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利剑出鞘 守护一“夏”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2-07-29 09:12

罗湖家园网讯: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为持续维护社会治安平稳有序,深圳公安结合夏季社会治安特点,于6月22日起至9月底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攻坚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百日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环比下降12.3%。本期《特区卫士》走近扎根一线的办案民警,听他们讲述“百日行动”中的办案故事。敬请垂注。

李汉金

快速出击擒获“算命大师”团伙

小板凳一摆,宣传标语往地上一铺,再立个佛像,一个“摊位”就能出街了。一名50岁左右的“大师”身穿灰色大褂,还戴着一顶帽子,托起蹲在面前的“顾客”的手看了又看,神神秘秘地说着“破财消灾”等话语。“顾客”则对“大师”的预测深信不疑:“对对对,你算得真准!”

这样的场景,曾一度出现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菜市场门口。今年6月底,深圳警方对看手相算命的诈骗案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一个专门坑害中老年人的诈骗团伙。侦办这样一起嫌疑人数多、被害人更多的诈骗案,主侦该案的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李汉金直呼“不容易”。

今年6月12日,市民邹女士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马田派出所报警称,她花了900元在光明一菜市场附近看手相算命,怀疑被诈骗。经初步侦查和研判分析,光明警方敏锐察觉到此类手法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并迅速成立专案组,由刑警大队、马田派出所、公明派出所共同侦办。

“邹女士报警当天,我们就到菜市场走访调查,发现这个团伙有四五个人。”李汉金说,他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根据该团伙的出行规律、资金往来、人员关系展开侦查,一路追踪到东莞市某镇,发现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成员达20多人的团伙。

6月19日起,李汉金接连3天带队到东莞摸排。他们来到一个个摊位前,当起了围观群众,看这个团伙是怎么骗人的。李汉金说,该团伙以沈某、浦某为首,两人是夫妻,沈某负责管理算命先生,浦某负责召集、培训“托”。这些“托”基本都是夫妻俩的老乡、邻居。在该团伙中,5名算命先生每人带着四五个“托”分别到东莞黄江、清溪、塘厦等多个镇,以及深圳、惠州的菜市场摆起流动的“摊位”。

收网时机成熟后,深圳光明警方出动70余名警力,于6月23日清早前往东莞。原来,沈某团伙抓住老年人早晨出门买菜的规律,每名“算命先生”带着四五个“托”,选择6点作为出门作案的时间。李汉金说,他们分头抓捕,过程还算顺利,25名嫌疑人均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在东莞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李汉金和同事们顺利将犯罪嫌疑人带回深圳。完成审讯的时间已经是次日早上,李汉金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虽然很累,但能把这个团伙抓获归案,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他说。

侦办该案,前期的研判、抓捕并不算很困难,难的在后头。抓获犯罪嫌疑人后,为把案件办得扎实,不漏罪,李汉金和同事们初步梳理出200余名被害人。“这些被害人大多是老年人,他们有的很迷信,不觉得自己被骗。”李汉金说,目前只有不到100名被害人愿意出面指证。经初步查证,该团伙近3个月仅通过微信收取的诈骗资金就达12万元。“这还不包括现金,但他们大部分都是索要现金的。”李汉金说。

这不到100名愿意指证的被害人,也是李汉金和同事们一个个找出来并多番劝说才配合做笔录的。一位来自湖南的阿婆被骗,李汉金把电话打了过去,得到的答复一直都是“没被骗”。“我曾经找过很多被骗的老人,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阿婆肯定是被骗了,只是不愿承认。”李汉金转而找到阿婆的子女,请他们劝劝阿婆和警方多聊一些。后来,经过李汉金锲而不舍的劝说,阿婆终于答应配合警方调查。

刘建锋

秉公办案热情服务两不误

7月22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福民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民警刘建锋接到嫌疑人家属胡先生打来的求助电话。刘建锋细细听说胡先生的诉求后,答应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帮他们一把。

胡先生的哥哥胡某2020年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刘建锋抓获。今年,胡某被法院判刑,罚金100多万元。胡先生说,一家人东拼西凑,还差几十万元,哥哥就想着把自己名下的房子卖了交罚金。由于哥哥还在服刑,而转让房产需要公证,公证又需产权所有人在场,询问能否通过警方远程提审的方式和公证处连线。刘建锋说,如果公证处认为该方式符合规定,他愿意帮这个忙。

我们作为执法者,办的不仅是抓捕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的案件,办案背后更关乎他们的人生。”刘建锋说,从警6年来,他一直秉持着办案公正、案后帮助嫌疑人走好人生路的信念。

遗失身份证的向某没有工作,深夜在竹村东区路边闲逛时发现一辆没上锁的私家车,于是起了歹心,在车内盗窃100多元现金。没过多久,车主回到车上便发现被盗,于是向福民派出所报警。当晚值班的刘建锋到现场发现,除了100多元现金被盗,车子完好无损。

刘建锋立即研判追踪,发现向某的一个落脚点,但赶到时却发现向某刚离开。后经连夜追踪,向某终于被找到。刘建锋询问其身份信息,但向某一个字也不说,身上也没有手机、身份证。刘建锋不愿放弃,再次多番询问,没想到向某这一次却承认其拉车门盗窃的行为。但对于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还是一个字也不愿说。

为此,刘建锋和同事们加大研判力度,终于获知向某的身份信息。今年28岁的向某前科累累,多次被判刑。由于有前科且再次偷窃,向某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刘建锋后来得知,向某身份证丢失后,担心补办证件时会被公安机关查出前科,就一直没去补办身份证。因为没有身份证,向某也没法找个正经的工作,总是过着游荡的生活。得知缘由后,刘建锋又带着向某到派出所户政窗口咨询补办身份证的相关事项。

刘建锋帮忙补办身份证,为向某结束游荡生活、找个正经工作铺平了路。在办案过程中,刘建锋不仅关注案件本身,还关心案件背后的问题。

福民派出所辖区有许多城中村和老旧商圈、住宅楼,当前正面临旧改方面的难题。这也导致矛盾纠纷多发。在某商业广场,一家商铺的负责人刘某对拆迁赔偿协议不满。今年6月,在工作人员拆迁过程中,刘某赶到后发生推搡,还拿着一个灭火器朝现场人员喷射,现场一片狼藉。双方均向福民派出所报警。

刘建锋赶到现场后,立即将两方分开,并带回派出所调查。经法医鉴定,双方都未见明显伤情,无需就医治疗。因涉及较为复杂的拆迁纠纷,刘建锋在固定证据后,先行调解当天的矛盾。后来半个多月,刘建锋又搭建平台,进一步调解双方的拆迁纠纷。

在福民派出所调解室,刘某和拆迁项目部、物业负责人在驻所调解员的主持下有序展开谈判。搭建好了平台,刘建锋退居“幕后”,时不时到调解现场维持秩序,防止刘某和对方因谈不拢而争吵、激化矛盾冲突。今年6月底,这一纠纷在刘建锋搭建的平台圆满调解,双方互不追究责任,并就拆迁达成协议,带动该商业广场一批矛盾纠纷的调解。

黄明

小案不小看用心用力办

在部队时,黄明开坦克,开装甲车,整日与这些“大家伙”相伴。转业后,黄明来到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六约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成为一名办案民警,昔日的“重器”变成了一桩桩小案。虽然环境变了,但他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不管在哪里,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他说。

今年6月21日10时许,市民彭女士来到六约派出所报警称,她前一天晚上被男友贺某踹了几脚,并推搡着把她撞到了墙上。当天值班警力立即接待了她。彭女士无法说出男友工作的具体地址,且伤情为轻微伤,报警后便回了家。后续由黄明跟进警情,进一步展开调查,向彭女士打了多个电话,没想到电话一直被拒接。

“彭女士短信不回,电话都要打‘爆’了。”黄明说,后来当天接警的同事打电话后,彭女士终于接听了,黄明这才联系到彭女士,前往埔厦社区走访调查。贺某的理发店离他俩租住的房屋很近。平日里,贺某和彭女士经常争吵,邻里对他们的评价并不好。

6月28日,贺某被黄明找到后,承认了对彭女士实施过暴力行为,并向女方道歉。后来,女方对男方的行为表示谅解。黄明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向贺某发出告诫书,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虽然从警不到两年,但黄明办理的行政案件结案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刚来到警队时,他就努力转变角色,把往日的坦克、装甲车换成一本本案卷学习办案。今年4月,因长期熬夜加班,黄明眼睛角膜结膜发炎,眼压升高,上皮梢脱落。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返回岗位继续工作。

“黄明对案件的理解悟性很高,总能准确把握复杂案件侦办的着力点。”探组组长郑文扬说。在办理一起涉嫌恐吓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案件时,黄明在涉事小区反复走访,制作了十几份笔录。男子刘某和女子史某在怡锦社区分别开了茶室,两家是竞争关系。疫情期间,为查看史家是否营业,刘某让儿子小刘前去“盯梢”。小刘回家后告诉父亲,他遭到史某儿子小王的威胁,让他“小心一点”。

担心儿子安危的刘某向六约派出所报警称,11岁的儿子遭到陌生男子威胁、恐吓,吓得不敢出门。这一警情立即引起黄明的重视。他查看公共视频,并走访邻居、物业,还了小王清白。原来,小王对小刘说的原话是:“你回去跟你爸说,疫情期间小心一点,最近咱们两家都不要开门了。”

就在调查即将结束之时,小王的母亲史某突然从楼上冲下来,不依不饶地指着刘某大骂,说刘某是“恶霸”“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可怜”……这时,刘某又立即报警,要求追究史某的法律责任。当时,黄明也在场,执法记录仪清晰地记录着史某的辱骂过程。后来,六约派出所依法对辱骂他人的史某处以行政处罚。

高茂盛

奔赴三地不懈追踪打架逃逸男子

在一宗打架警情中,嫌疑人宋某酒后殴打他人逃之夭夭,并在三地频繁切换。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南山派出所案件办理队队长高茂盛锲而不舍,连续追踪了半年多的时间。7月11日,长时间的追踪终于有了“意料之外”的结果。高茂盛说:“心思放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2021年10月,宋某的朋友在南山一酒吧喝酒,和酒吧其他顾客发生争执,进而发生肢体冲突。他的朋友联系他前去劝阻,没想到宋某当晚也喝了酒,来到酒吧就一顿踹,打伤人后逃之夭夭。高茂盛接手这起涉嫌寻衅滋事案件的侦办。由于酒吧环境昏暗,公共视频只见一个模糊人影,这给案件侦办带来一定难度。此外,打架人群中,仅有宋某的朋友认识宋某,而宋某的朋友拒不承认打架行为,不愿配合高茂盛办案。

后经查实,嫌疑人宋某是个生意人,经常在深圳、广州、武汉三地跑。高茂盛多次电话联系宋某,但对方一直置之不理。这半年多以来,宋某知道高茂盛在找他,而他也忙着在各地做生意,行踪一直不固定。即使这样,高茂盛也没有放弃对宋某的抓捕。在宋某的家和公司附近,高茂盛几次带队蹲守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蹲守中,高茂盛发现宋某的车在停车场,怀疑宋某在家。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高茂盛拨通了宋某妻子的电话,却被告知宋某“不在家”。

在这次蹲守后过了七八天,喝了酒的宋某竟“自投罗网”。7月11日凌晨,宋某酒后不慎遗失手机,而手机存有刚开发的新客源的联系方式。一向看重生意的宋某慌不择路,走进南山派出所求助。更巧的是,当天正是高茂盛值班。他一看名字,竟是那么熟悉。把宋某控制后,高茂盛又帮着找手机。

高茂盛从2004年从警至今18年,其中办案时间长达16年。许多案件的侦办都面临不小的难度,但他没想着放弃。“在案件办理队是很辛苦,但案件办完后,很欣慰,辛苦也是值得的。”高茂盛说,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办理的一个涉嫌11个罪名的团伙案件,23名犯罪嫌疑人无一漏网。近年来,高茂盛在打击涉侵财类案件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今年4月,一名女子报警称,她在二手交易平台和一名李姓男子约定在华联城市中心见面,期间准备交易的价值5万元的手表被对方偷走。事发时,她和朋友一个在打电话,一个在窗边看风景,李某趁两人不备,拿上手表就溜了。

高茂盛在研判时发现,公共视频只有一个模糊人影,且李某行踪一直不固定。李某逃之夭夭后,高茂盛一直关注着这一案件。后来,随着李某的身份信息越来越明朗,高茂盛发现李某此前因涉嫌犯罪被福田公安分局香蜜湖派出所抓获,当时正处于取保候审阶段。高茂盛果断出击,立即联合香蜜湖派出所将李某传唤归案。

扶将权

遍寻五名目击证人揭开打架真相

7月22日一大早,深圳市公安局龙岗轨道交通派出所案件办理队队长扶将权又如往常那样,身着便衣带队来到地铁3号线巡逻。该所辖区从3号线木棉湾站一直到双龙站,每逢早晚高峰,通勤客流都能让车厢挤得水泄不通。这也给了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发生在地铁里的刑事、治安案件并不多,但每一起案件都影响当事人的安全感,也影响城市形象。扶将权从警13年,日常工作就是和乘客及违法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再小的案件,到了他手上,他都认真办、仔细办、严格办。

7月11日晚,从福田开往龙岗方向的3号线车厢里乘客寥寥。在聚会上喝了酒的唐某醉得不省人事,打着呼噜,躺着占了四五个座位。他旁边坐着一名男子李某,也喝了酒,便对唐某说:“你这个人真没素质。”唐某醒来后,李某仍在指责他。唐某很生气,于是两人在车厢里吵了起来,进而动起了拳脚。

列车到达大芬站后,唐李二人下了车,又在站台上发生肢体冲突。

当晚正在值班的扶将权闻讯后立即赶到大芬站。由于双方醉酒,头脑不清醒,且都没有受伤,扶将权把李某送到医院醒酒,唐某则由同行的女友带回家。第二天一早,扶将权便将唐某、李某传唤到派出所。扶将权说,办理该案的难度在于,双方当时都喝醉了酒,醒酒后对打架一事甚至没有印象,“要查清真相,需要依托客观证据来认定事实。”

扶将权首先查看车厢及站台的公共视频,又把当晚在场的唐某女友、列车安全员、站台工作人员及其他乘客找了出来。幸运的是,当晚乘客不多,反而有利于寻找目击者。其中一名乘客不便到派出所配合调查,扶将权就上门询问,笔录也是在他家附近手写的。制作这份笔录,扶将权用了两三个小时。通过5名证人还原现场,扶将权逐步查明当晚打架事件的经过。案件虽小,扶将权却办理得细之又细。

累,是全面搜集证据期间最直接的“反馈”,但扶将权每次办完一起案件、拿着厚实且完备的案卷材料时,疲惫感也随之散去。2009年从警以来,扶将权大部分时间都扎根在办案一线,一个个“流动的辖区”就是他坚守的阵地,扶将权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公交车、汽车站抓“扒仔”了。

现在深圳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但乘客们也对地铁里的环境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号线清晨6点多就开站迎客,这也使扶将权的便衣巡逻一大早就开启了。如果第二天一早值班,即使家离派出所不远,扶将权也常常在前一天晚上就到派出所住下,为第二天早高峰巡逻做准备。

张永清

凭借小玉坠戳破大谎言

初见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黄贝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打击组组长张永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步子快、语速快和声音洪亮。在办案过程中,他总有使不完的劲。当前,深圳公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张永清和他的团队更加忙碌了。7月22日格外燥热,张永清也在办公室忙得火热,一张张案卷材料在打印机中沙沙作响。

打印机之所以动静大,是因为张永清和他带领的团队在“百日行动”中,打击战果丰硕。今年6月底,张永清带领团队死磕一起入室盗窃案,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前不久顺利将犯罪嫌疑人移交检方批捕。

案情并不复杂。两名男子潜入罗湖区怡景路一老旧小区,开启“扫楼模式”,专盯贵重物品实施盗窃。然而,张永清在查看小区门口的公共视频时却发现,案发前只有两个模糊人影进入楼道,暂时无法清晰辨认两名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但针对该案的调查没有停止。

后来,罗湖警方加大警力投入,逐步摸清这一盗窃团伙的底细——3人姓郭,一人姓文,均前科累累,多次犯罪。锁定四人的落脚点后,罗湖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前往龙岗平湖,将其中3人抓获。“这伙人是惯偷,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早就想好被抓后怎么和我们较量。”张永清说。当嫌疑人被问及来小区的目的,3人的答复都是“找朋友玩”,但却说不出“朋友”住在哪门哪户。至于盗窃现金、珠宝,3人更是拒不承认。

郭、文四人虽然非常狡猾,但一块玉坠却把他们出卖了。张永清将文某抓获后,在他身上没搜出赃物,挂在文某脖子上的玉坠起初也没引起注意。“一般情况下,黄金好出手,玉石不好出手。当时我就想着,这些人大概率不会自己去买首饰挂在自己身上。”张永清说,“我怀疑他偷来玉坠后,不好卖,就戴在身上自己用。”在郭、文团伙犯下的另一起案件中,一名事主提供了一张玉石的照片,正好证实了张永清的想法。这名事主是做珠宝生意的,玉石成批进货,而文某佩戴的玉坠,正好和事主丢失的这批玉石一模一样。

随着调查的深入,郭、文团伙的作案手法也慢慢清晰起来。他们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一人在楼下望风,其余人上楼使用“万能钥匙”开锁入户、实施盗窃。如果看到有住户上楼,楼下望风的人便朝楼上大喊:“我走咯。”然而,这些再“高明”的手段,仍然没有逃脱张永清的法眼。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戚金城 苏畅 边夏 谢燕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