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小区里城市细胞显活力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2-07-01 10:08
罗湖家园网讯:“您放心,小区的难题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这是龙岗区南岭社区鸿荣源尚峰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对业主的回应。近日,南岭社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区居民诉求议事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住宅小区被称为城市的“细胞”,也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是完善基层治理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关键一招。目前,深圳已专门下文,力争3年内实现党组织在全市住宅小区全覆盖,以党建引领业主自治。
深圳市龙岗区党群服务中心。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支部进小区服务零距离
“大到疫情防控、危楼旧改,小到邻里纠纷、电瓶车乱停乱放,我们都会管。”李强是罗湖区东晓街道百仕达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作为小区居民推举的干部,他的任务就是在工作之余,上传下达街道和社区党委的最新指示、收集来自小区居民的各类诉求。
为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在深圳市委组织部的统筹安排下,“在小区里建党支部”正在深圳加速推进。据悉,在小区里建立党支部,旨在推进治理单元下沉小区,促进党组织在小区内部的功能发挥。着力把党建事业做到千家万户,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服务汇聚党心、凝聚民心、传递爱心。
小区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罗湖区东晓街道的百仕达小区陷入困境。关键时刻,小区党支部主动承担起抗疫防护的重担,发动党员冲锋在抗疫一线,为小区居民提供买菜上门、体温监测和疫情信息推送等服务,以实际行动打消居民顾虑,筑牢疫情防控线。
今年3月,宝安区新安街道新乐社区凯旋城小区突发通报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时间小区内部人心惶惶。小区党支部接到上级通知后,迅速开展行动,在社区党委指导下完成“平急转换”,及时分配人员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居民分拣快递、运送物资以及保障生活物资配送到位,助力小区居民平稳度过封控期。
小区党支部有助于居民和社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目前,深圳市小区党建已大致形成“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三方联动格局,致力于推进更加严密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社区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光明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业主自治。据悉,光明区已在全区标准化建成住宅小区党支部82个,覆盖约100个小区。组建1.1万人规模的“党群战疫先锋队”,延伸下沉至122个全科网络,将党群便民服务大集市真正开到群众“家门口”。光明区组织部把支部建在小区,让居民群众随时随地能够看到党组织,推动党的“神经末梢”与基层治理单元深度融合,便民利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
深圳市近年来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实事,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制度,下大力气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小区党建的主心骨作用,推动“小区域大治理”。
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的龙福一村小区,是最早一批由区政府投资建设的福利性住房,由于面临房屋老旧、配套设施不完善、小区租住人口流动性强等问题,长期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制约当地社区的治理水平。面对治理困境,龙福一村小区党支部主动承担治理难题,结合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一室多元”“32+联建”等工作机制。党建引领下,小区物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优化提升,居民生活也获得较大幅度改善,一批老旧公寓楼安装上了新式电梯,小区公共空间得到升级改造功能更加多元,众多居民加入小区巡查队为小区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集众智,聚众力,有效阻绝疫情输入风险,成为居民仰赖的“主心骨”。小区党建带动了社区治理新风尚,助力龙福一村小区实现蝶变,获评“龙岗区文明风尚示范小区”。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基层治理同样需要因地制宜,加强方式方法创新,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创建城市社区治理新生态。南山区蛇口街道大铲社区党委结合工作实践,以民为本,创新打造“党建引领互联网+居民协商议事”新模式。社区居民利用“小程序”即可参与小区党支部与社区的线上议事,足不出户诉求即达。大铲社区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建服务,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不仅有效提高小区事务的民主高度,也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党建赋能破解基层难题
“小区党支部成立后,我们小区真的大变样,到处都井井有条,看着都舒服!”这是坪山区马峦街道金地朗悦花园小区的业主杨先生参加小区社团活动时,发出的由衷感慨。
业主是小区的主人翁,物业是小区的服务主体。过去,由于普遍存在业主组织缺位和物业公司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小区的业主和物业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小区治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近年来,深圳市多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推动物业管理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鸿荣源尚峰花园小区地处龙岗区南岭社区,该小区现有六千余住户,居民大事小事带给小区治理工作不小难度。为强化党建赋能,小区党组织在南湾街道的支持和引导下,大力构建“党支部+社团+物业+业主”的小区治理模式。即建立由党支部、社团、物业、业主组成的“四方议事团”,规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议事会议,对各类居民关心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共同商议,共同解决。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解”,在议事团的努力下,目前鸿荣源尚峰花园小区已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治理格局,为全市城市花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提供了可复制的“龙岗经验”。
位于坪山区马峦街道的金地朗悦花园小区,从2018年设立小区党支部伊始,便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主动联合6个邻近小区党支部共组“党建联合阵线”。在坪环社区党委的指引下,小区积极践行坪山区关于党建赋能小区治理“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全新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和问题导向,通过党建渠道联系职能部门行政资源下沉,切实解决小区居民的关心事、烦心事、困难事,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成就感、参与感。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崔璨 潘欣宇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