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渔民村推行旅业式管理成功破解城中村流动人口综治难题

[深圳晚报讯](记者 彭森 实习生窦爱) 昨日,是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罗湖区渔民村小区,与往常一样和谐有序,尽管这个村子的主人——占深圳总居住人口不到7%的原住民多半都还在外祭拜先人。    

这里是早期全国闻名的万元户村,也是今日深圳知名的安全闻名标兵小区;但这里也曾因利益诱惑导致遍地“握手楼”,一度成为脏、乱、差低品位城中村的典型。是“一步到位”的改造,是旅业式管理的推行,让这里成为住宅精品。

  新貌:亮丽和谐的精品小区

   渔民村地处深圳火车站周边,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可谓深圳住宅区名副其实的“门户”。

   从和平路滨河立交下往西拐,进入渔民村路,就来到了这个闻名遐迩的“渔村”。如今这里俨然没有一丝“村”的痕迹,它更像是一座座星级公寓。十几栋高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小区内满眼皆是绿色,各种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齐全;一条由19幅浮雕构成的文化艺术长廊贯穿小区,记录着渔民村的发展轨迹;宽敞洁净的广场,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休憩场所;楼宇下的各种便利店,让居民们一出门就可以购物;遍布小区每一个角落的花草树木,则为每一位居民添加了一份绿色的心情。

   “这里有空房吗?” “早没有了,这儿临火车站,房子很俏,我们现在多数时间都是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记者驱车绕村一圈,再来到村口的“客户服务中心”。值班的工作人员热情而又不无遗憾地招呼着。这栋楼是渔丰大厦,是渔民村的管理中枢,而客户服务中心就是专门为这里的住户提供统一租住和物管服务的。

   改造后的渔民村小区内,现有1幢20层综合楼和11幢12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共有单元房1360间(套),每户人均住房面积1320平方米,其中用于出租房屋1213间(套)居住人口6531人,其中户籍人口仅463人,流动人口6068人。几百原住民“散落”一群庞大的外来人员中,小区一样的安宁、文明。

  旧颜:隐患多低品位的城中村

   渔民村处于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深圳推行农村城市化改造的进程中,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渔民村村民一度也曾难于抗拒出租房屋获取利益的诱惑,一时抢搭违建成风,两三层的自住房仿佛一夜之间变成六七层的出租屋,“不是不见天,就是“一线天”的“握手楼”、“亲嘴楼”随处可见;低档快餐点、“小发廊”、士多店等低端服务业态与低收入、低学历、低素质流动人口群体构成彼此依存的经济链;治安、消防、安全隐患重重,渔民村一度成为“脏、乱、差”、低品位“城中村”典型。

   2000年,罗湖区把实施以整体提升社区品位为目标的渔民村改造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区位优势和现代城市人口管理战略,制订了改造方案,着力把渔民村打造成与深圳中高端服务产业聚集的核心城区相配套的精品住宅小区。改造后的渔民村居住群体定位为香港人、企业白领、高学历等中高收入人士为主。

   重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三高”原则进行。打破一户一栋的旧居住建设模式,将整个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与城市小区规划全面接轨,并科学规划设计整体空间布局,高效能立体利用空间。重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村面貌,新建成的村落与现代化城市协调统一。

  转折:成立物管实施旅业式管理

   改造后的渔民村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居住,流动人口的管理成了新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渔民村成立了渔丰物业管理公司,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对村内1210套共4万多平方米的出租物业,由业主全权委托物业公司,实行统一出租经营、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宣传、统一代缴税费的“四统一”“旅业式”管理。

   由于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措施到位,渔民新村社区实现了“六无”(无黑网吧、无黑诊所、无“房中房”、无黑发廊、无造假窝点、无非法任管门店)。近4年来治安刑事案件零发案,达到了及时处理小案件,预防大案件,实现零发案的管理目标,被评为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两度被评为区百日无案件社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政策生育率保持在100%,无一超生违规。

   实行旅业式管理,让渔民村出租屋租金不断上扬,出租率连年保持100%。渔丰实业股份公司年均收入从改造前的580万元提升到改造后的800万元,总资产从农村城市化前的80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9亿元。渔民村的居民和外来租住人员住得舒心,和睦相处,温馨和谐,实现了治安、安全、经济效益的“三丰收”,真正达到了“一了百了”和“一好百好”。


上一页     下一页


luoohu.com 罗湖社区家园网
CopyRight © www.luoo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