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全国首创自主审美社团,罗湖美术跨学科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1-11-25 09:45

罗湖家园网讯:11月20日,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主办,罗湖区教科院承办的罗湖区2021未成年人关爱季暨第七届罗湖区学生自主审美社团嘉年华活动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举行。

因疫情影响,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教授,课标组核心成员、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李力加教授,原《中国中小学美术》主编贾小川全程线上与会。课标组核心成员正高级教师房尚昆、广东省美术教研员钟国荣、正高级教师陈勇、广州美术学院黄露博士、张莹莹博士、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尹也和王荟姝莅临现场。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亚桥以及罗湖区各中小学的30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嘉年华活动。

在嘉年华开幕致辞中,陈亚桥赞扬道:“美术学科学生自主审美社团历经七年磨砺,孩子们自主探究能力不断提高,挖掘主题从艺术家、艺术流派的单纯解析,走向了中华文化传承的解读。从美术老师单一的学科参与,转向了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与整合。”

据悉,学生自主审美社团是罗湖区美术学科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项学校美育品牌。在全面加强中小学美育工作的时代背景下,罗湖区美术学科自七年前开始以生活美育表达为核心,通过跨学科的探究,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领孩子们自主探究。从最初部分学校的初步尝试到一批学校的深度挖掘,自主审美社团已经成为红桂小学等一批罗湖中小学的美育基本模式。

活动现场,来自罗湖区15所中小学的孩子们用精彩的讲解,展示研究成果,讲述美的故事。

红桂小学的孩子们以“黄梅戏”经典片段歌曲首尾呼应,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形式感强,课程资源丰富,完美呈现,视觉听觉感受美。

翠北实验小学以“儿童参与”为宗旨,师生共同打造了一间具有高度审美感的厕所,利用常规课让儿童参与社会化设计,让创新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发生。紧贴深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孩子们从校园厕所文化出发,以美育滋养文明。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小演员借助神奇可爱的VR眼镜与元四家的王蒙相遇,深入研究王蒙笔下的罗浮山,讲述中国山水画的“三远”和“皴法”知识,解读有趣而深刻。

人民小学和东晓小学的孩子们在舞台上一边设问激发听众兴趣,一边解答“南方醒狮服化道”和“马赛克镶嵌艺术”的美术知识。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水田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用拍卖、小品和舞蹈等表演形式呈现对艺术家、丝路文明、秋色之美、剪纸传承、瓷器文化、脸谱语言、鞋履绣品、粤剧服饰等艺术解读,现场精彩纷呈,与观众互动连连,获得现场观众的频频点赞,线上直播点击率达到2.3万人次。

水田小学的黄梓焮妈妈说:“这一次孩子们带着自主探究的跨学科学习成果来展示,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他们在探究中感知生活,在展示中细细体会,在合作中加深友谊,在欣赏中开拓了未来的学习方向。希望在明年的嘉年华中,孩子们更深刻、更自主、更创新。”

人民小学的詹鼎城妈妈看到孩子在学习成长中自信、自主的变化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给予了孩子们创意发挥的可能与展示的舞台。学校的醒狮队给了鼎城探究的欲望和灵感,他邀请了几个小伙伴,围绕‘醒狮’文化开展主题探究。经过有组织的分工、有计划的排练,孩子们呈现了令人惊喜的舞台效果和超乎意料的成长。”

红岭小学冯隆妈妈感触到:“感谢这个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沉浸式学习’的机会。通过多学科的探索、多元化的评价、多感官的刺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探索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付出中体会收获的成就感;感谢这个活动,给了家长们一个‘重新认识孩子’的机会。让家长发现了孩子们更多的潜能,发现平时隐藏的闪光点。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美育的惊喜,都是无可替代的体验。”

通过线上连线,教育部课程标准组组长尹少淳教授评价道:“学生自主审美社团模式坚持了7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嘉年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活动,美术、戏剧、歌舞等独具实践性的学习,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深圳是设计之城、时尚之城,活动中展现的内容很多已经融入城市的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李力加教授肯定了社团节目展示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特性及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化主题的深入探索。同时,李教授讲到,陈勇老师开创的全国唯一社团模式,符合美术新课标中欣赏和评述作为首选领域,感知和表达在嘉年华活动中体现明显、深刻,体现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特征。孩子们解读经典阐释经典,展示突出,立场鲜明。

贾小川主编以自身经历感慨道,以此真实的情景体验及观众观看的情境下,把课堂和教材变活了,正确的艺术导向、丰富的内容选择、人文科技等知识点新颖,用特殊的空间去表达时间的观念,探索模式值得全国推广研究和学习。

罗湖区美术学科学生自主审美社团以嘉年华为展示平台,引领学生通过跨学科研究,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凸显学校特色,构建浓厚的美育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国家课程对接,与地方课程融合,不断优化校本课程,以任务单中的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撬动学习的变革,聚焦学生体验和表达,关注教育的本质,提升核心素养。

来源:南方+ 撰文 叶淑萍 通讯员 彭雪玉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