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深圳市东晓小学:五个维度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1-11-23 09:15

罗湖家园网讯: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优秀的教师,“双减”政策出台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深圳市东晓小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注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旨在打造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开拓进取、勤奋向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今年1月,东晓小学校长汤文钦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课题圆满结题,课题从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名师引领和专家指导、专题研究促进教研结合、聚焦课堂和内部挖掘、以赛促学提升素质共五个维度介绍了该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

在以省级课题为中心的顶层设计下,东晓小学于2019年科学系统性地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三年规划,教师顺着“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这一阶梯有序而健康地快速成长。教师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美誉度也在不断提高。

师徒结对▶▶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师是一个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我们不能等也不能靠,只能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树立‘输血不如造血’的思想,坚持以师能建设为重点,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汤文钦表示。

每年9月,东晓小学都会启动“青蓝工程”,实行“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双导师制”包括学科教学指导和班主任指导,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职责。学校同时明确师徒职责,其中包括:青年教师每周要听指导老师或其他骨干教师课1—2节,听课后要对照自己的教学情况写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则要按学校要求,切实履行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指导与检查,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指导任务。

大学毕业后,曾灵娜通过校招入职东晓小学任语文老师。因为大学期间考的是高中教师资格证,实习也是在高中,初到东晓小学时,曾灵娜感到非常迷茫。“感觉不是自己的专业,因为小学生和高中生年龄差距太大,心理特征也不一样,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是我入职时感到最困惑的。”事实上,这也是青年教师新入职时的共性困惑。

“好在入职后学校马上举行师徒结对,师傅对我们的帮助润物细无声。”曾灵娜介绍,作为她的其中一位指导老师,学校语文科组长、副高级教师何海东对她可谓倾囊相授。“除了向我们公开他的课堂、进行研课磨课教学指导,班主任的工作他也会很细致地指导我们,细到课前、课中、课后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桌面上的课本应该怎么摆放,如何高效地开家长会等,让我们在教学和带班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和曾灵娜不一样,刘思彤入职东晓小学时,是一名有着多年小学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她的困惑来源于职业瓶颈期如何寻求突破。“到了东晓小学后,通过一次朗诵比赛,学校领导和导师很快发掘我在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根据我的特长和优势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这种赏识一下子激发了我的学习内驱力,让我坚定地朝着名师的目标努力。”刘思彤表示。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基于对教育的大爱,有着32年教龄的东晓小学教科室主任陈荪,依托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带领了包括曾灵娜、刘思彤、周飞飞在内数十个徒弟,通过压担子、给位子、指路子、搭台子,激发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看着弟子们一个个快速成长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陈荪欣慰地说“她们越优秀我越有成就感!成长是双向的,我从她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例如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等。”

在东晓小学,“师徒结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它构建的是一个教师发展共同体,一种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教研文化。首先,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上课、听课、评课。在榜样的带动下,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传帮带,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名优教师。

其中,陈荪成为罗湖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也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骨干教师、罗湖区名师;梁秋美、刘思贝老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李红梅老师被评为罗湖区教科研骨干;曾灵娜、刘思彤、吴晓燕、覃文倩、黄文思、李昕、毛文雯等7位老师被评为罗湖区教坛新秀。

教研结合▶▶以赛促学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既是“双减”政策下学校提质增效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摸索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早在2019年,东晓小学各教研组就在各学科主管行政的带领下,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深度学习的要求,东晓小学把“朝阳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疑、探、展、习,形成了“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式,同时要求各学科积极探索,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学科的“变式”,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东晓小学,认真写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教师们共同的习惯。课前反思教学设计,课中反思教与学,课后反思成功与不足,通过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指导老师备课,教研组老师集体评课,如此反复试教,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让教师们乐在其中,专业水平也得到了真正提升。

在夯实教师基本功方面,除了常规培训和教研,东晓小学还常态化组织教师撰写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教育教学论文、课堂实录、读后感、编写课改“三案”(预习案、导学案、练测案)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校同时精选优秀文章和获一等奖的教学设计进行展览,起到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的作用。

走出去,也要请进来。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东晓小学定期邀请全国、省、市、区专家来校传授教育教学理论、相关学科知识和素质教育典型经验。“我们同时鼓励老师小题大做,把问题当课题,把日常教学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做到教不离研,研不离教。”东晓小学副校长房梓东介绍称。

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四年来,东晓小校教师研究的课题已结出丰硕成果:省重点课题2项、深圳市规划课题1项、罗湖区规划课题5项、罗湖区教改课题6项、罗湖区“智慧课堂”小课题68项,其中有19项荣获罗湖区优秀小课题。

教学相长▶▶共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师努力进步,学生全面发展。近5年每次罗湖区调研考试中,东晓小学语数英科四门学科均超区平均线上,教育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除了学业成绩突出,近年来,东晓小学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频频获奖,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在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罗湖区选拔赛中,东晓小学的乔予凌等十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在2018年“第三届鹏城杯语文邀请赛”中,东晓小学李秋文荣获一等奖;黄思嘉、邱凯琳、李熙宸等7位学生在2019年罗湖区中小学第二届大创客节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蔡金霖等21位学生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在2019年罗湖区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中,东晓小学小乐器陶笛合奏《四季的问候》获班级小乐器比赛第一名和最佳演奏奖,班级合唱《歌声与微笑》获一等奖。

教学相长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罗湖区第二届大创客节中,东晓小学以综合总分全区第一的成绩,被评为罗湖区第二届大创客节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汤文钦校长被评为“罗湖区第二届大创客节活动组织优秀校长”,江毓光老师被评为区“十佳优秀辅导员”,冯敬荣、李志明、毛文雯、宋佩君、刘文丽等老师被评为区“活动组织先进工作者”。

2020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经专家初审、复评等环节,东晓小学喜获“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是东晓小学以“朝阳教育”为出发点,以特色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成果之一,也是该校落实罗湖教改推进“大艺术行动”取得丰硕成果的最美见证。

看今朝,万众齐心育新苗;望明日,东晓桃李更芬芳。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叶淑萍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