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活动 媒体聚焦 新闻

代表热议“产业引领、服务升级”新城区关键词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1-10-22 09:48

罗湖家园网讯:“报告大篇幅强调了产业工作的新定位、新发展,将产业放在了显著重要的位置,我感觉非常振奋”“报告提出‘产业塑造新动能,服务激发新活力’,这对企服工作者来说,既是目标也是动力”“这是一个务实的报告,让我们对罗湖区未来的发展和布局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10月1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区委书记刘胜代表深圳市罗湖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提及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时表示,将坚持产业塑造新动能、服务激发新活力并提出打造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推动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提速等系列措施。

这在关注产业和企业服务方面的党代表之间引起了热烈谈论。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提到的产业和服务新定位和规划,让自己对罗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未来也会在各自的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产业塑造新动能”怎么做?培育未来产业受青睐

“党代会报告用了‘产业塑造新动能’为题,大篇幅强调了产业工作的新定位、新发展,将产业放在了显著重要的位置。我在罗湖做产业工作已有20多年,现在也在做科创工作,听到了报告后,尤其是报告最后用了豪气、锐气等字眼发出动员,我感觉非常振奋。”罗湖区党代表、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郭桂林说道。

报告指出,罗湖要打造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对罗湖创新科技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期许。

“新的定位和规划,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义。”郭桂林表示目前罗湖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已经有了一些布局。“包括以软通动力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中金岭南和恒力华南石化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基因测序和第三方检测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都已经跑上了新赛道。未来,我们还将按照深圳未来产业布局,着力培养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一批未来产业。”

“产业塑造新动能”如何实践?在郭桂林看来,科创产业要勇于担当,肩负起责任。“科技创新工作就是新动能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如何塑造,我认为关键在于培育。虽然罗湖的新兴产业发展已经上了轨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础相对是薄弱的。如何补齐短板甚至实现弯道超车,要从“培育”二字着手。”

他强调,要拥有前瞻性的眼光,做好专业科学的研判,培育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目前我们也正在专业顾问团队一起开展调研,包括智能汽车、智能传感等领域,寻找未来产业的风口。”

围绕产业培育,除了判断产业方向以外,配套政策的制定也格外重要。“一旦锚定了某一个产业方向,相应的产业政策也要跟上,摸清产业链、创新链和生态链的发展链条,制定符合其特点的‘专属政策’,迅速完成相关产业配套,实现体系化、全链条建设。”郭桂林表示,人才因素也不容忽视。“党代会报告提出将引进高层次复合人才,这将给科创工作带来利好。因为科创基础研究、创新载体等方面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期待未来罗湖在人才引进方面有新的突破。面对产业新定位、新发展,我们有信心。”

以产业引领促进企业发展,罗湖着眼服务激发新活力

产业兴区向未来,服务升级焕活力。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加快发展动能换挡固然重要,但搭好平台后,怎样吸引“金凤凰”们集聚到罗湖“筑巢”?罗湖区党代表、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晓杰在听完报告后,结合日常工作,总结了对推动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提速的思考。

“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来‘产业塑造新动能,服务激发新活力’,对企服工作者来说,既是目标也是动力。”刘晓杰介绍称,今年以来,区企服中心推出系列“大礼包”精准服务企业,包括打造全区大协同的服务体系,把全区18万余家的商事主体全部纳为服务对象;实行分级分类的管理服务,推出七大措施服务重点企业,同时对中小微企业开展阶梯性培育服务。

此外,建立从企业落地选址到诉求办理、资金扶持以及政务办事等方面的全流程办事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上面自主发布产品、进行产业空间供租售等;为服务企业家和助力企业发展,罗湖还创立“企聚罗湖”服务品牌,推出“1+3”转型升级服务政策和风险代偿机制,破解企业难题、促进企业融资。

“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进行企业阶梯式培育计划,开展专精特新的培育、数字化转型的培育,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刘晓杰思考道,接下来,区企服中心将围绕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引领,做到“有事服务、无事不扰”。

具体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深化全区大协同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标准化体系建设;其二,通过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创新性产业用房的筹集和管理,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格局解决企业空间需求;其三,持续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保证更合理、公正的分配;其四,深化数据支撑,实现精准服务和预制性服务的双方向发展。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才能带给企业更多“反向办”、精准推送,让企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还要注重以产业引领促进企业发展。”刘晓杰透露,接下来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细化大中小企业服务发展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帮助企业实现向新兴业态和战略性产业发展融合。

报告传递系列“新信号”,为企业注入“强心剂”

“产业引领”明确“施工图”,“服务升级”做好“计程表”,罗湖传递出的“新信号”给辖区不少企业注入“强心剂”。罗湖区党代表、闻泰科技财务总监曾海成感慨道:“报告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构建高效能、全周期的企业服务机制,实现企业与罗湖共生共荣,身为罗湖的企业,我们备受感动与鼓舞。”

曾海成坦言,长期以来,在罗湖发展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困难不知道找谁”的问题可以轻松解决。“企业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省心省力,可以集中力量做好该做的事情。如果企业对政策不了解,相关职能部门会主动上门‘送政策’,让企业感受到服务更贴心、舒心、暖心。”他指出,这也是闻泰科技华南总部落户罗湖的重要原因。

优良的营商环境,也激发了企业用高质量发展反哺社会的动力。曾海成透露,闻泰科技计划通过产业集聚在罗湖打造5G和半导体产业的千亿级高地。

“报告提出,罗湖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体系,这个战略与我们的行业高度契合,也符合闻泰重视研发创新能力的发展理念。”他说,闻泰科技将充分利用罗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独特的区域优势以及大湾区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优势,与罗湖一起推动加速发展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在5G、IoT、光学模组和半导体等相关产业资源、人才等向罗湖集聚。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张一鎏 撰文 陈杏花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