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罗湖新IP 中共罗湖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1-10-20 10:22
罗湖家园网讯:10月1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区委书记刘胜代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回眸五年来时路,奔赴前程擘画新五年。
站在新起点,罗湖也释出了“城区新IP”——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可持续发展先锋’既是国家赋予深圳先行示范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也是深圳‘十四五’规划中交给罗湖的重大使命,我们最有条件、最有基础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答题人’,回答好这道‘时代命题’。”区委书记刘胜掷地有声。
“新IP”加持下的罗湖,未来五年将以赶超奔跑的姿态,高质量发展成为显著特征,高品质生活成为亮丽底色,高效率服务成为领先优势,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成为鲜明标签。
党代会会场。
发展新IP
可持续发展 推动城区焕发新活力
2020年,罗湖区招商大会惊艳亮相,一举打破“没土地、没空间”的刻板印象,不少企业总部纷纷落户。这其中,大部分的空间是罗湖通过城市更新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瓶颈拓展而来。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罗湖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实现了“再造一个新罗湖”。
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2020年初,历经十年困局的木头龙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居民们回家的路又近了一步;和这些居民一样,不久前,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选房启动,首批业主年底前将回迁,棚改,成为罗湖继城市更新之后,补齐民生短板、改善城区环境的又一把“金钥匙”。
城市更新与棚改的探索,为何都是从罗湖开始?作为深圳最早建成区,罗湖最先面临着城区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命题,更肩负着探索高密度建成区发展新路径的使命。如何破题?罗湖提出了城区“新IP”——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通过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社会发展可持续和生态发展可持续,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城区焕发新活力、出新彩。
众所周知的是,罗湖建成区面积不到城区土地面积的一半。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有限的面积上,罗湖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过30亿元,是全市的2.2倍,万元GDP综合能耗更是处于全市最低水平。
小空间创造高价值,罗湖的可持续发展俨然起步。软通动力、中金岭南、恒力华南石、真迈生物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已在罗湖茁壮成长,未来产业与新兴产业丰富着罗湖科创版图的同时,更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
如何实现社会发展可持续,罗湖的脚步也已经迈出。在罗湖,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最受市民欢迎的地方,这座3层建筑里,除了全方位的党建、政务服务之外,也是居民家门口的幼儿园,还有多功能图书馆以及全链条的医养服务。
这正是罗湖区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街道社区下移,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城区特点、罗湖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实现社会发展可持续的生动写照。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党群服务中心、先行示范社区也将越来越多。
一半山水一半城是罗湖生态的写照,也是罗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底色。罗湖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充分释放罗湖生态资源禀赋,笔架山河全域复明工程加速,建成沙湾河、梧桐山河、环银湖水库等碧道,一个天朗气清、水清岸绿的罗湖迎面而来。
罗湖区委书记刘胜。
产业新IP
产业引领、服务升级实现发展有动能、民生有品质
走进罗湖笋岗-清水河片区,目之所及多个项目都在建设之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到处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仿佛又回到特区创业之初的火热场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以生命健康、数字创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将在此崛起,成为罗湖的城区新名片。
产业兴区向未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罗湖深知产业引领的重要性。立足城区现代产业体系和良好的产城融合格局,罗湖提出打造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将目光和视野看向更远的未来。
目标照进现实,优势产业焕发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欣欣向荣、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才是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的正确打开方式。罗湖持续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吸引一流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总部集聚,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和新兴金融、特色金融,更好服务大湾区。突出创意赋能,以“创意+”赋能文化、旅游、消费、黄金珠宝等优势行业,打造大湾区创意产业集聚新高地。
在笋岗片区,一处色彩鲜艳的围挡格外醒目,2023年,这里将成为深圳首个以设计和创意产业定位的城市综合体——中洲坊创意中心,打造辐射湾区的全球创意公园。“设立这样的目标,罗湖给了我们信心。想要吸引国际化创意设计产业的目光,打出深圳设计之都品牌,就需要建设一个国际化的高质感的设计中心,罗湖最有机会做到这一点。”中洲商置总经理吕华说。
产业已兴,服务有向。优化城区营商环境、完善生活配套,是城区产业发展软实力的体现。深谙其道的罗湖,在“服务升级”中提出建设最宜居宜业的服务品质典范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让各类企业在罗湖经营都能感受到关心有温度、服务有实效。提供最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服务更贴心、暖心、舒心。
今年,一大批服务措施陆续上线:罗湖企业服务2.0平台正式上线,能够实现产业扶持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企业范围覆盖全区;全国首创“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将“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做好为民服务“贴心管家”;一大批公租房、人才房持续筹措供给,在罗湖安居变得更容易。
枢纽新IP
交通、交流、消费提升“湾区枢纽”能级
人类向海,世界向湾。罗湖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口岸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开放前沿,更是融通湾区、连接世界的“双循环”重要连接地。
作为深港最紧密联系的城区,罗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三口岸”、“双高铁”的加持下,罗湖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交通先行,带来的首先就是商贸上的流通。近年来,数字人民币在罗湖试点,直播经济在罗湖孕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区的目标也愈加清晰。
时代风口,湾生万象。罗湖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打造“联通深港、通达湾区”的交通枢纽,打造“开放包容、深度融合”的交流枢纽,打造“品牌汇聚、潮流引领”的消费枢纽,加快提升畅通联通、融合协同的“湾区枢纽”能级。
畅通联通,交通先行。去年8月,莲塘口岸正式开通,罗湖正式进入三口岸时代;9月深汕铁路规划公布,罗湖北站赫然在列,罗湖会有南北“双高铁”驶入。未来,罗湖将加快推动深港双城交通“通勤化”,实现罗湖,强化湾区城市群连接,不断扩大“1小时生活圈”。
交通通达,人才涌入。对于很多香港居民来说,罗湖与香港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山水相连,自然是他们来深选择的首站。在笋岗艺展中心、佳宁娜广场的尚创峰众创空间,都留下不少香港创业青年的身影。罗湖正不断深化与香港在社会民生领域的深度合作,以优质服务吸引香港青年北上就业创业。
去年以来,拟在人民南的大湾区免税城的建设就备受期待。未来的罗湖,“万象城”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年轻时尚商圈。发挥深港地缘优势,打造烟火气与国际范融合的港味消费商圈。孵化国潮本土消费新品牌,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拓展罗湖消费新流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 陈杏花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