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南方眼丨罗湖四问之二:幸福生活,隐藏怎样的“未来代码”?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1-10-20 09:15

罗湖家园网讯:在深圳,找一处奋斗工作与享受生活的平衡点,罗湖会成为你的选择吗?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城区配套完善,生活气息浓厚。

如今,这些区位和配套优势,正在“变现”,年轻人仍在不断流入罗湖。

得年轻人者,得未来。

这是共识,也是发展的“未来代码”。

1

在罗湖,这些年有一个数字悄悄从低位回升——职住比,即区域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的比值。

一个半世纪前,英国有一位城市学家,叫埃比尼泽·霍华德,首次提出“职住平衡”理念,这也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城市职住空间布局模式。

所谓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给定区域内,居住的就业人口数量与就业岗位数量大体相当,可以使大部分居民就近工作,达到缩短通勤出行距离、时耗,减少各类交通拥挤或拥堵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上班的地方可以离家非常近,不用把时间耗费在路上。

当职住比低于1时,表明部分居民可能需要跨区就业;反过来,则表明区域的岗位数量比较充足,居民更有可能“在家门口就业”。

根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16年,罗湖区独立指数约为50%,表明只有一半的人能在区内同时居住和上班。而《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罗湖区2018年的职住比已经达到了1.01。

职住平衡,减少通勤时间,是居民幸福感的来源之一。要达到职住平衡,一方面需要合适的住房供应,完善的配套。另一方面,需要经济活跃,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目前,罗湖拥有金融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两大特色产业。其中金融业总资产占全市1/3,持牌金融机构超过80家;商贸业繁荣,拥有多个热门商圈;黄金珠宝市场主体超过7000个……

这些活跃的市场主体,为居民提供了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就业选择。

“旧城改造,让罗湖的居民的结构更优化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迁居罗湖。”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表示,另一方面,罗湖也能为这些人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近年来,罗湖区着力构建“一主两区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轮廓初显。其中,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位于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上,城市更新加快,释放了大量的产业空间。

目前,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已经引进了29家创新级企业、4家10亿级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兴研发机构。

这些企业为罗湖带来了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充足的岗位,让聚集的年轻人,有了“呆得住、留得下”的理由。职住比能够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

2

种种迹象表明,年轻人正在朝罗湖“集结”。

来看一组数字:

7月,深圳全市二手住宅备案2557套,其中罗湖区529套,占比超过20%,居全市第二。

一个事实是,深圳的二手房统计,不是以现在的十区和深汕为单位,而是以”老六区“为单位,成交最高的”龙岗“,是原来的”老龙岗“地区,包括现在的龙岗、龙华、坪山等区。罗湖这个”第二“,含金量不一般。

专家认为,经历去年“715”和今年“208”购房新政后,深圳二手住宅市场出现全面降温。罗湖二手住宅价格与指导价普遍相差不大,加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使得这部分二手住宅市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哪些人在坚定地“买入”罗湖?

据统计,80后和90后二手住宅购房者合计占比达到80%,购房者更青睐于购买60㎡-90㎡的2-3房,该面积段的占比合计超过80%。

罗湖二手住宅中,350万—500万元的总价区间的成交套数占比最高。考虑到银行按揭收入要求和家庭收入安排,大致算来,总价350万—500万元的二手住宅,首付款最低需要105万至150万,家庭月收入需要达到大约2.6万至3.8万以上。要达到这样收入,对购房者的工作和收入的要求并不低。

罗湖的“高性价比”,吸引了不少80后和90后来此置业安家。他们普遍年富力强,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里。人才、货物、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正加速聚集。

3

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是否完备,是衡量一个城区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罗湖区0—14岁人口占比达16.96%,在深圳“10+1”区中,仅低于成立不久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孩子多,意味着对教育资源需求旺盛。

罗湖对教育的投入,可谓“大手笔”:

2011—2021年的十年间,区政府投资项目在教育领域共实施78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86亿元,累计已投入39.1亿元。

要在仅35.08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上,新建学校、增加学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三五”期间,新改扩建学校17所,累计增加学位1.1万个。对应的,罗湖区在校小学生人数,从2012年的6.77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8.67万人。

根据罗湖区发改局统计,教育领域的运营经费每年大约在30—40亿元;每新增一所学校,每年要增加运营经费大约8000万元。

2015年以来,罗湖区每年教育支出占一般财政支出的30%—40%,也就是说,每花3块钱,就有1块用在教育上。

说到医疗资源,罗湖凭借医改强社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5.4名;家门口就有三家医院,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1.7岁。

而在养老服务方面,罗湖推动建设5家养老服务机构、6家日间照料中心、10余家长者食堂,打造15分钟“长者服务圈”。

孩子的教育、老人的颐养、全家人的健康都有了着落,幸福生活就近在眼前了。

4

年轻人聚集形成的人气,是“宝藏”,尤其是对于消费而言。

罗湖是深圳商业的发源地,正在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上半年,罗湖经济增速能够跑赢全市,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费这张“王牌”:

今年上半年,罗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71亿元,增长36.1%,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增速超全市12.9个百分点,超全省16.5个百分点,超全国13.1个百分点。

细看消费的细化领域,更是一种“全域飘红”的感觉。

罗湖高端品牌汽车实现零售额37.27亿元、增长37.5%;规模以上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29.23亿元、增长52.6%;规模以上批零业网上零售123.30亿元、增长213.3%,占区规模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42.3%,比全国网上零售增速高194.6个百分点,这表明罗湖区网上零售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特别刚需人群,他们往往初入职场、结婚生子或创业不久,需要买车,有外出就餐、网络购物、夜间消费等习惯。这与罗湖蓬勃发展的汽车零售、餐饮、网上零售、夜间经济等高度契合。

更多的年轻人“入场”,将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提供新的助力。

根据GaWC最新的世界城市排名,深圳已成为世界50个一线城市之一。“从其他世界一线城市的经验来看,老城区都有一个复兴的过程。”在刘晓博看来,罗湖与伦敦的国王十字区十分相似,曾经都是仓储和火车站所在地。国王十字区历史悠久,经过再开发,如今已经成为伦敦最受追捧、最时尚的片区。

存量的资源、增量的产业和不断流入的年轻人口,有望成为支撑罗湖振兴发展的“未来代码”。

来源:南方+记者 夏凡 编辑 彭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