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深圳设立768家社康机构,开设11家港资医疗机构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1-10-14 10:38

罗湖家园网讯:卫生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深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大幅增加,医疗卫生高地格局初步形成,初步建立起一个“顶天立地”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龙华区中心医院章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仔细为患者检查治疗。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陈玉摄

▲患者在龙华区中心医院章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有序排队取药。

改革新举措

社康慢病用药品种增至233种

为减轻患者负担,深圳市逐步完善社康机构药品的优惠政策,实行二档、三档参保人绑定社区首诊、一档参保人在社区首诊个人账户打7折政策以及8种特定疾病社区首诊打“5折”、签家医打“2折”的医保用药优惠政策。

此外,深圳市社康机构慢病用药覆盖面扩大,2021年新版目录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6种疾病,药品品种增至233种,还建立了“慢性病长处方机制”,保障慢性病患者在社康随访和复诊的用药需求。

此外,深圳市社康机构慢病用药覆盖面也已大幅扩大:原有慢病用药目录仅有高血压、糖尿病2种疾病共63种药品,2021年新版目录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6种疾病,药品品种增至233种,保障了慢性病患者在社康随访和复诊的用药需求。为了解决患者隔三差五就要到医疗机构买药的烦恼,在安全的前提下,社康对已经签约家庭医生并纳入慢性病管理,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医保参保慢性病患者,可开具1~3个月用量的慢病治疗性药物。

探索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新路

深圳聚焦“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瞄准“病有良医”总体要求,围绕“塑造健康湾区”全面发力,用足用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作为深化大湾区医疗领域合作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健全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优化港澳来深办医、行医、就医环境,打造更多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深港澳医疗服务合作平台,创新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新路径。

深圳将港大深圳医院作为大湾区进口使用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首批试点单位,累计获批使用9种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和2种进口医疗器械。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率先开展港籍医生正高级职称认定工作,与香港大学、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合作成立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开展临床肿瘤科专科试点培训。

百姓“微故事”

市民李梅香:社康护百姓健康

“如今,家门口的社康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就医、拿药也越来越便利了。”前不久,家住罗湖区景贝南小区的李梅香在罗湖医院集团怡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了免费体检,并一次性在家庭医生那开了2个月的降压药。

说起家门口的社康,李梅香连声称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她算是社康的常客了。“对慢病患者来说,去社康复查、取药很方便,还有免费体检。”李梅香说。她表示,这几年罗湖基层社康的医疗资源几乎能与综合医院媲美,慢性病、常见病去社康看诊就行了,各种基本公卫服务都能免费享受,“小病去社康、大病去医院”逐渐成为居民的普遍共识。

李梅香说,社康对高血压病人实行社区首诊打“5折”,签约家庭医生打“2折”等优惠,在社康看病、拿药算下要比去大医院就诊便宜不少。

市民杨女士:不用去港澳打针

4月29日,家住深圳的杨女士(化名)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功注射了第一剂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她成为自该药品获批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使用以来的首位患者,也成为“港澳药械通”首个药品运抵港大深圳医院以来首个受益者,政策的试点实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

据杨女士介绍,她是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的产妇如分娩过Rh阳性血型的宝宝或有流产史,体内可能会产生一种针对Rh阳性血型的抗体。到下一次怀孕的时候,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Rh阴性血型的宝宝体内,破坏宝宝的红细胞,导致宝宝严重溶血性贫血。

杨女士怀孕后便在港大深圳医院产科建册定期产检,作为“熊猫血”准妈妈,她对怀孕的担忧大过欣喜。怀孕28周时,她原计划去澳门购买并在当地医院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但却因4月23日突然胎膜早破收治入港大深圳医院产科,通过医生了解到让自己踏破铁鞋的注射液已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使用,她直呼“太幸运”!

“原计划准备去澳门注射,没想到还没出发,就遇到了突发情况。”杨女士回忆说,“听到医生告诉我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现在有需要的妈妈们再也不用去香港澳门注射了!”

据了解,自4月16日“港澳药械通”首药“抗D球蛋白注射液”和首械“磁力可控延长太棒”正式运抵港大深圳医院。截至8月15日,“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已使用165支,而“磁力可控延长钛棒”也造福了3位患者,均无不良反应。除了“首药首械”外,还引进了包含治疗血液肿瘤、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癫痫等疾病的新药。

民生大数据

17家医疗集团768家社康

目前,全市有17家区域医疗中心、17家基层医疗集团、768家社康机构,每个行政区至少有1家区域医疗中心、1家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至少有1家社康机构。

15个防治中心15个防治联盟

深圳列出了宫颈癌、冠心病、脑卒中等15类可防可控的重大疾病,成立15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组建15个重大疾病防治联盟,形成“防、治、管”一条龙的闭环。

11家港资机构118名港澳医生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设11家港资医疗机构和1家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平台),118名港澳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深长期执业,试点开展37名港籍医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周倩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