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什么是深圳?

  • 来源:南方网    2019/12/03 14:22

    分享到:

“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8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深圳如此评价。

这份长约4000字的《意见》,为深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锚定了航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什么是深圳?


从“杀出一条血路”走向“闯出一条新路”

“从发展成就看,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佳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广认为。

1980年,党中央创建深圳特区的战略意图就是“杀出一条血路”,积累改革开放的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全国经济局面的好转。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诞生第一个“万元村”,注册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开启第一次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建立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一脉相承、使命相续。试点先行、服务全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

“先行先试”积累起来的成功实践、发展成就,让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深厚、条件成熟,有信心、有能力从“杀出一条血路”走向“闯出一条新路”。

科技创新“引擎”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

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北京和上海分别高37.9%和42.2%。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深圳的创新发展能力不仅在国内领先,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开始在全球显现出其巨大的影响力。

今年5月,被称为“DNA修复之父”的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实验室在深圳光明区启动。随着更多的世界顶尖科研团队和机构落地光明区,光明科学城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大步前进。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190家,其中国家级116家、省部级587家,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

深圳将系统布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化基础科研的“短板”为“潜力板”,力求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


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

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对100个地级以上市政府进行评估,深圳以790.13分(总分1000分)荣登各城市榜首。

法治,意味着政府和各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崇尚规则、遵守契约,一个良好的法治政府,意味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必须为。不少人认为,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成功发展的两大密码就是创新和法治的相辅相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市场主体若对政府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深圳行政机关败诉率近年持续下降,2018年仅为4.7%,说明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全国首创法律顾问制度、全国首创城管“律师驻队”模式……法治领域的多项全国首创反映出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法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保障。

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方面,深圳持续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


创意设计书写“文明典范”文化地标升级“城市气质”

8月8日,深圳4部作品入围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而在2个月前公布的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深圳获奖数量最多。这背后,是深圳文艺创作活力的迸发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备。

连续举办的十五届文博会,映射出深圳近15年来文化与经济的齐头并进。“创意之都”在这个平台进行“国际亮相”,参与文博会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十五届的103个。

每周日的深圳音乐厅门前,都人头攒动,“美丽星期天”公益音乐会是不少深圳音乐迷的必去活动。“南山文体通”上的免费购票也总是一抢而光。

几十年来,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发完善。截至2018年3月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640个,基本实现每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目标。

深圳歌剧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科技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对标世界一流的新十大文体设施拔地而起,升级深圳的文明气质。

民生“短板”也是最大的“潜力板”

“初来深圳,我便感受到了它的开发和包容,深圳教育也具有同样的特质。”今年上半年,丁成来到深圳一所小学实习,在即将到来的9月,他将正式入职,成为一名深圳教师。

丁成在被深圳教育的热情感染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深圳目前的教育水平还无法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要求。

在医疗方面,截至2017年,深圳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34家,分别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广州的58.5%;每千人病床数仅为3.5张,分别为北京、上海的2/3,广州的1/2。

对此,多年来深圳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投入。过去五年,全市九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占财政支出的六成以上。

《意见》以“民生幸福标杆”为战略定位,提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是深圳的契机。正如广东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李军晓说:“这些‘短板’将是深圳最大的‘潜力板’。”


为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碧水蓝天皆风景,山海相依绿意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无缝结合,这是很多人对深圳的爱之初体验。

2018年,深圳PM2.5平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15年以来历史最佳;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跨界河流水质实现历史性转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3个区新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数量为全国最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正用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为八方人才搭建追梦筑梦的舞台。

去年上半年,国务院分别批复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为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到2020年,深圳力争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深圳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到2030年,深圳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张光岩崔璨郭悦何雪峰陈熊海

【摄影】朱洪波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

搜索

论坛精华



居民诉求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