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成为罗湖最明亮的民生底色

  •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1/07 09:27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在居民眼里,生活在罗湖有种踏实感。

“盼了那么久,终于能用上管道气了!果园西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动工,让居民老李兴奋不已;

“这里空气特别好,租金又便宜。搬来之后,我的睡眠都变好了。”青年汪月刚住进配租给他的人才房,奋斗的劲头更足了;

“现在孩子养成了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不参加补习班也能提高成绩,我们都很满意。”参加罗湖家庭教育课程后,陆扬军与儿子相处有了秘诀;

……

一年落实一所新建学校的用地、超过一半的居民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空气质量比肩欧盟、交通便捷步行一公里内必有一座地铁站、十分钟生活圈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大力推进学校新改扩建,办好医院建好社康,新开工筹集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上万套,着力推进养老床位和长者饭堂建设,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罗湖区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

“用心用情用力,多办民生实事,多解民生难题,让幸福成为罗湖最亮的民生底色。”他说。

教育改革有深度

教改2.0营造优良教育生态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肖导游,今天由我来带大家游览长城。”在罗湖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扮演“小导游”,把《长城》的课文编为导览内容,台下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叶文凤在一旁用平板拍摄,不时点拨。

让学生“唱主角”,正是罗湖区“课堂革命”的关键。“现在老师说的话不多,但要求更高了。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提炼,这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了解。”锦田小学语文老师许国云认为。

近年来,罗湖教改进入2.0阶段,抓住“一体两翼”,即学校教育改革、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不断提升课堂质量,营造功能完整的教育生态。

“兄弟,我来给你讲讲人生。”在翠园中学初中部念初一的陆雨轩常常拍着爸爸陆扬军的肩膀开玩笑,这样放松的父子关系让陆扬军感到欣慰。参加罗湖家庭教育课程后,陆扬军指导儿子制定学习计划,扮演学习导师角色。儿子的成绩进步很快,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

家庭教育方面,罗湖聘请一流家庭教育专家,开发出一套科学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2018年共开展2400场次以上的家庭教育讲座和活动,直接服务家长超过3万人。

深圳市“年度教师”连续两年花落罗湖,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和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暨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论坛成功举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获评全国“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胜奖……改革令罗湖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罗湖也在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努力保障学位供给。2019年,罗湖区新开工建设黄贝学校、未来学校,推动2所学校拆建、新增学位540个,中小学扩班119个、新增学位6049个;新增及转型公办幼儿园16所,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1%。2020年,罗湖还计划建成莲塘片区、红岭片区2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完成梧桐小学、红桂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700个。

医疗改革有力度

家庭医生签约累计52.2万人

2019年5月24日中午,47岁的市民林先生因咳嗽25天,到罗湖一家社康中心就诊。在等候期间,林先生突然卧地,呼之不应,社康医生评估林先生为心跳呼吸骤停,立即与护士对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球囊辅助呼吸,并呼叫120请求支援。经过社康医护人员和急救医护人员接力抢救约半小时,林先生的心跳和自主呼吸恢复。

强而有力又近在身旁的社康中心,是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以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为目标,罗湖医改逐步推进。5家区属医院23家社康中心整合成立了紧密型的医联体——罗湖医院集团。专家、家庭医生实现共同协作,为辖区104万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和预防服务。

过去的一年,罗湖共新建5家一类社康中心,集团社康机构诊疗量占比提高至45%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累计52.2万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4.07名,提前十年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1.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罗湖医改入选2019年度“深圳市市长质量奖”。

“罗湖实现了分级诊疗,这就是医改成功的标志。”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顾东风说。

清蒸红立鱼、丝瓜炒肉、炒青菜和紫菜鱼丸汤,这是黄贝岭长者饭堂开业当天的午饭菜单,由营养师刘子惠为长者精心研制。黄贝岭长者饭堂根据不同长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需求,可为普通长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提供量身定制的饭菜。

罗湖辖区目前有14家长者饭堂陆续建成,实现街道全覆盖,累计服务辖区长者近7000余人次。

除了营养又丰盛的饭菜,黄贝岭养护中心还设置了社康中心、颐养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拟设置养老床位131张。“这里设施完善,24小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我们很放心。”86岁老人惠发安的家属表示。

在罗湖,慢慢变老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如今,罗湖首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翠平日照中心建成,全年新增51张养老床位,普惠性床位达到952张,全市排名第一。今年,罗湖将新增1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探索长期照护、居家养老防护为一体的新模式。

宜居环境有广度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52%

在刚刚过去的平安夜,伴随着一曲《蝙蝠序曲》,2019深圳森林音乐会在仙湖植物园奏响。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德国汉诺威交响乐团、意大利米兰交响乐团,连着3天,3个欧洲知名乐团带来3场古典音乐盛会。

森林音乐会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在森林环抱的露天剧场聆听交响乐,感受仙音缭绕,呼吸森林的新鲜空气,真真是此曲能得几回闻!”罗湖精心打造的文化名片获得市民点赞。

目前,罗湖区森林覆盖率达53.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5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区17平方米/人,位于全市前列。

以国际化宜居街区为目标,罗湖坚持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动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发展。

“经过一系列治水工程,罗湖的水变清了,河道里,鱼翔浅底,河岸上,鸟语花香。”罗湖区环水局局长孔德斌介绍,2020年,罗湖的绿道和城区慢行道将山水和城市打通互联,百姓将享受到更大的亲水空间,在雨季也能享受到清清的水环境。

今年,罗湖还将启动沙湾河(罗湖段)等10公里碧道建设,实现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80%以上,让“无废城市”成为社会共识。

每逢周末,位于太白路2009号的罗湖区文化馆,总是会聚集一批大话剧迷,翘首盼望《军哥剧说》开演。《军哥剧说》系列至今已演出600多场,观众超30万人次,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如今,《军哥剧说》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也是深圳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一个宜居街区,离不开文化的浸润。2019年,罗湖区新增2个街道图书馆、10个悠图书馆;新增1.6万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获评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围棋之乡”称号。今年,“两馆一中心”、粤海体育休闲公园等一批文体设施会陆续开工,罗湖人的文化生活会更丰富多彩。

基层治理有温度

118个无物管小区完成综合整治

“着火了!”一天,罗湖区莲塘街道名骏豪庭小区的居民突然发现,骏骊阁5楼一户人家的窗口冒出浓烟。居民立刻拨通了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华兵的电话。杨华兵召集由物业保安员组成的“应急消防队”。

他们拿着撬棍、绳索、灭火器来到5楼,破门、关闭煤气电闸、扑灭火源一气呵成。这场初期火灾得到了妥善处置。

近年来,罗湖区鼓励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1011个物业小区纳入“物业分级管理+考核奖惩”体系,11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完成综合整治,经验做法入选全省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和全市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

“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城市治理创新最终的合法性来源,也是评判城市治理创新的最终标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表示。

罗湖居民一件件烦心事、操心事,通过基层治理创新得到了化解——

“同一条路,一年挖三次的现象,在罗湖不会再出现。”罗湖区发改局局长周小建表示,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罗湖将全面推广涉路工程的统筹机制,同一路段的施工项目由发改部门在同一时间范围内集中立项审批,在审批时根据施工要求确定建设时序,由深至浅,一次性完工。5年内同一道路不再批准开挖。

东晓街道独树社区车位缺口达600余个,社区停车难是居民心中的痛。部分住宅小区业主甚至自发组织起来,阻止外来车辆进入小区。

通过人大代表社区议事会平台,东晓街道推动水贝珠宝集团与独树社区11个小区管理处达成协议,住户没车位时能停在水贝珠宝总部大厦地下停车场,充分利用资源。

桂园街道桂木园社区建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果园西小区仍有16栋楼、近200户居民的家中没有通管道天然气,家家户户只能“背煤气瓶上楼”。

社区从技术上寻找突破,优化施工方案,并发挥小区党支部书记的作用以及小区党员先锋带动作用,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2019年11月15日,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正式施工进场。“感谢党和政府,让果园西这个‘角落’不再被人遗忘。”居民老李开心地说。

“罗湖区提出,要准确落实‘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种从幼儿到老人全覆盖的理念,让人非常暖心。”在罗湖居住了20年的居民臧建鸣期盼,在新的一年,罗湖可以聚焦并解决突出问题,为居民群众提供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吕冰冰 夏凡 祁觊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