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观察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破冰,为什么又是深圳罗湖?
- 来源:中国商报网
- 时间:2025-09-01 09:47
罗湖家园网讯:一笔6800万元的跨境货款,从指令发出到资金到账,仅需“秒级”!深圳罗湖,再次成为数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破冰者”。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指导下,罗湖区联合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辖区重点供应链企业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完成了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这是深圳首个重点供应链企业大额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案例,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深圳罗湖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新生态。(资料图,罗轩/图)
技术破局重塑跨境支付模式
与动辄需1到3个工作日的SWIFT系统不同,本次结算依托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多国央行联合共建的mBridge平台。该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真正实现了跨境支付“实时到账、零手续费、全流程可追溯”。
对于企业来说,它不仅能有效降低汇兑成本,还能大幅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不只是技术端的升级,更是财务结构的优化利器。
据悉,mBridge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联合推进,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强监管兼容的跨境支付新体系。其核心突破在于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实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的互通互认,摆脱了对传统代理行模式的依赖。这意味着,跨境支付从“层层代理”走向“点对点直达”,更安全、更透明、成本更低。
全力打造数字人民币创新高地
细数在数字人民币方面的创新,罗湖已不是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作为深圳最早的金融中心,从2020年全国首发数字人民币红包,到2023年发布“数币十条”专项政策,成立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示范区,完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真实交易、推出首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罗湖始终扮演着“改革试验田”的角色。
近年来,罗湖将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抓手,依托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等载体,构建起了“政策支持+场景拓展+技术赋能”的全链条推进机制。目前,全区已形成“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
本次完成大额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供应链企业是罗湖重点培育的“链主”企业,其成功经验预计将带动辖区427家国际货代物流规上企业(占全市30%)加速接入数字人民币体系。
剑指千亿级数字金融产业集群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罗湖再次证明了它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先行者、探索者定位。其系统性的“政策—场景—技术”推进机制,不仅为深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也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探索了新的实践路径。
目前,罗湖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还在持续拓宽至“智慧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加速推动数字人民币融入日常,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
未来,罗湖区将以数字人民币产业园为依托,集聚数字货币技术研发、跨境支付服务等上下游企业,打造千亿级数字金融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商报网 记者 文琳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