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垃圾填埋场蝶变“再生”
- 来源:中国商报网
- 时间:2025-08-29 09:29
罗湖家园网讯:在深圳罗湖银湖山麓,一座昔日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蝶变。据悉,原玉龙垃圾填埋场,是早年深圳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如今正通过全国体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环境修复工程,逐步转变为清水河数字新城的核心拓展区。预计到2026年年底,这里将释放出约30公顷的集中连片产业用地。
玉龙填埋场自1983年启用,1997年停用,2005年底正式封场。治理总量达255.15万立方米,需全量开挖搬迁的陈腐垃圾超过410万吨,堆体体量可填满1000个国际标准游泳池,相当于再造1/5个杭州西湖。项目自2024年7月正式开工,目前正以“顶格”标准全力推进,计划于2024年年底完成60%工程进度。
修复工程面临多重挑战:场地三面环山,地形高差达70米,最大开挖深度约52.4米,且毗邻市中心、周边居民密集。为此,项目采用了国内最大天幕系统覆盖11.69万平方米作业区,最大跨度280米,配备除臭喷淋系统,实现降尘除臭、阻隔视觉、防可燃气体聚集。每日开挖量达6000立方米,筛分5000吨,运输车辆500—600车次,垃圾经分类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
科技赋能是本次修复工程的突出亮点。项目总投资21.7亿元,首次系统化采用“快速好氧预处理+天幕遮蔽开挖+多维复合除臭+筛分资源化利用”工艺路线,并构建“数字孪生”智慧管控系统,实现对环境、边坡、气体、水体、噪声和土壤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向堆体注气排气,激活好氧微生物加速有机物降解,完成“清创消炎”式预处理,大幅提升治理效率与安全性。
罗湖区将玉龙项目作为“1号工程”重点推进,组建了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样本。项目彻底解决污染与安全隐患后,将初步规划开发超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超150亿元,布局研发、中试等数字产业链,打造“山水云台 数创智谷”。
从“环境负资产”到“生态正资产”,玉龙片区的蝶变是罗湖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三力三区”建设的生动实践。这片曾经的垃圾填埋场,正蝶变为深圳中心区的数字产业智创高地与生态绿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出宝贵的空间与资源支撑。
来源:中国商报网 记者 赵石羊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