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罗湖未来学校建校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来源:晶报
  • 时间:2023-10-24 14:07

罗湖家园网讯:笔架山麓,银湖之侧,一所依山而建的透明建筑分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美丽的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从建筑特点上就给人一种“向未来”的感觉。老师们说:“未来学校整体氛围充满正能量,在这儿我又找到了人生的发展方向”;家长们说:“孩子在这儿的每一天都很快乐,未来学校让孩子找回了自信”。幸福和快乐,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就是罗湖未来学校给人的深刻印象。

美丽的罗湖未来学校全景。

动手又动脑的课堂深受学生喜欢。

教室门口的走廊就是种植园,学生可在此体验劳动的快乐。

学校自2021年9月建校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先后荣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实验学校、国家重大项目样本校、科技部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英语教研基地学校、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首批未来教育基地学校、罗湖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罗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23年4月20日揭牌成立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学校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环境很别致!开放包容有活力

2022年9月,钟雅芝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毕业选择来罗湖未来学校担任地理老师,她说最初吸引她的是学校的岩场。她认为一所学校居然会有一个存有天然岩石的岩场,可见这所学校一定很重视地理。后来,她发现学校还有一个屋顶可开合的天文台,这样的学校真是太棒了!

走进罗湖未来学校,你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这里有天然岩场、林间剧场、开合式天文台、空中运动场、全透明教室、体验式走廊……让学生在温暖、开放、自由、阳光的环境中展露自我、彰显个性、快乐成长。

在这里,“教室即书房”“校园即图书馆”“图书漂流”“特色阅读课程”等让学生处处可阅读、时时可阅读。“微型博物馆”,以“校史馆+学生成长馆”的结构,以“云空间+实体场”的形式,记录展示未来学校与未来师生共同发展的足迹。

家长戴琼茜说,当初他们放弃了一所资历较老的公立学校,而为孩子选择了这所新办的学校,正是被学校优美别致的环境所吸引。来了之后她发现这是一所开放包容有活力的学校,让他们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

课程很超前!动手动脑重能力

这样的一所学校,注定她的授课形式也会与众不同。

学校办公室主任杜庆伟博士介绍,学校聚焦未来人才关键能力培养,建立课程图谱,积极推进创新教学探索,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学科性+数字化+实践性+综合性”的多元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下真实地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

这里动手又动脑的课堂,促进学生体验实践。学校基于新课标整合课本内容,组织开发学生“学”的活动材料“学案”,实现学科知识迁移转化,促进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

开展跨学科融合活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开展小升初衔接综合活动,小学一年级入学课程整合活动,项目式学习创新活动,内容注重贴近生活,将知识嵌入真实场景或学科探索情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力、团队合作力、动手创造力。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学校小学部主任黄立谨的感受是:以前关注怎么教,现在更关注学生、关注生活;以前可以凭经验,现在则要寻求转变,对他们语文老师来说就是“生活处处皆语文”,需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他举例说,比如“天”,原来的教法是这个字的横撇竖捺的写法,现在教则要分三个层次:文字、文学、文化。他从甲骨文中的“天”的寓意、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再讲到有国才有家、树立文化自信等,授课内容大大丰富。

罗琰是深圳市名师,她坦言刚来时也摸不着门道。作为资深教师,她勇于突破自己,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场景,注重学生思维层级的提高。如教《紫藤萝瀑布》,以前的教法是从远到近进行描述,现在则是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受,总之是“越描越细”。

老师很幸福!体贴关心重成长

罗湖区学科名师、学校教研处主任徐平说,选择来未来学校,是因为学校领导的真诚务实。学校鼓励他们去探索,她在这儿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罗湖未来学校,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幸福”,一种找到奋斗目标的幸福,一种受重视、被关怀的幸福,一种不断成长不断收获的幸福。

生活上学校给予暖心、细心关爱,改善食堂伙食让老师们吃得好;提升老师办公环境,每个人配有储物柜。

工作上致力为老师们专业发展赋能,除了通过“开放课堂”观课、“青苗工程”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方式,还借力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的合作研究项目,为老师作专业指导。同时通过举办未来教育论坛、青年教师研习营、专家前沿讲座等活动,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平台。

学校现已建立起专业背景多样的高素质、高标准、高水平师资队伍,79名专任教师中有6位博士(其中包括1位博士后)、30位硕士,硕博教师共36位,占比46%。

2022-2023学年度,教师获奖共计83项,其中参与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6项,区级项目56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年轻老师钟璨表示,罗湖未来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整体氛围好,老师们乐于分享,她在这儿很幸福。

学生很快乐!个性育人受关注

罗湖未来学校的学子是幸福的,在这里每个学生都会被关注。

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学生个个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通过分析数据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因材施教。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是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张晶瑾表示,导师制使每个学生都会“被关注”,她的孩子原来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不爱说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现在不仅积极举手发言,还担任了“六一”活动的小主持人,自信心有很大提升。

不仅如此,学校建立知识—习惯—素养的立体式评价,赋能学生多元发展。落实“双减”下的智慧作业创新,实施“限时限量、全批全改、分层分类”,基于学科素养设计考察项目测评,制定“学习可见”评价方案以及综合评价报告。

学校践行全面且个性育人。构建“自主学习+导师活动+特色社团”的课后服务形式,贯彻“报名者皆参与,有志者给舞台”的方针,以兴趣为主导,提供文化、运动、艺术、科创、天文等多元选择的社团课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被评为“2022年深圳市罗湖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

学校还通过举办合唱比赛、体艺节、心理健康月、辩论赛等年度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仅2023年1月至6月,该校学生获奖共计151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34项、市级56项、区级47项。

学校很努力!创新积极向未来

罗湖未来学校是深圳市罗湖区重点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新样态学校,是深圳市最早筹办、全国首个以理念为设计概念而建成的未来学校。学校以“面向未来、适应智能时代”为定位,秉承“以习得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有担当、乐求知、勤实践、会协作、善审辩”的开拓创新者,致力于打造深圳未来教育先行示范样本。

办一所“有灵魂的”未来学校,“寻找每个人的蓝海”是学校的愿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熊荣介绍,学校构建“尊重、平等、信任”的去中心化治理体系,实施扁平柔性的组织架构,为师生创造幸福感。

学校党建工作有特色,党员教师自觉主动佩戴党员党徽,积极承担学校工作;全校师生唱响国歌;管理团队人人上思政课。

目前学校已形成知行合一、全员全域全程育人的办学特色,学生精神风貌佳,师生员工幸福感强,学校办学实力得到家长、社区的高度认可。

面向未来,罗湖未来学校探索不止,脚步坚定!

来源:晶报 记者 顾蓉 通讯员 徐爱华 曾颖欣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