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攻坚春风隧道 突破交通瓶颈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3-09-01 16:14

近年来,罗湖在大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厚植城区可持续发展根基的过程中,以交通强国建设总体要求为导向,优路网、通断点、疏堵点,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在文锦渡口岸地下28米处的春风隧道盾构现场,高温、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工人们正把重100公斤的刀片装上盾构机。据了解,春风隧道罗湖段有11条断层破碎带,地质软硬不均,最高岩石强度相当于日常建筑工程石料强度的6倍左右,目前,春风号盾构机正以平均每天掘进4米的速度前进。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春风隧道项目负责人 巫远辉:

西段的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了,那么隧道段现在盾构已经接近到3142米,剩余还有460米,是我们今年一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个收尾的工程,那么东段头那边主体结构也正在做,还有敞开段的开挖,总体的我们的形象进度大概在68%左右。

春风隧道,西起滨河大道上步立交东侧,东至新秀立交南侧,工程全长5.08千米,是深圳市“南环”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罗湖加强对外通道规划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极大缩短福田与罗湖之间的通达时间,推动罗湖 “一环六射” 路网体系建设,强化对外通道通行效率,目前,罗湖已从东面、北面、西面着手推进,打造高密度、高覆盖、高支撑、高服务的道路交通网络。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规划建设科二级主任科员 林楠:

我们在南面规划的,并且在施工的是春风隧道项目,在东面,目前完成了项目前期的是罗沙路复合通道的项目,目前在开展项目建议书的工作的是翠竹路北延项目。这三条通道主要目的还是要缓解我们目前的罗湖区在东西方向,以及往东部滨海片区以及布吉片区固有的一些瓶颈问题。

高效的对外路网正在形成,区内窄小、破损的微循环道路也得以提升,今年以来,罗湖率先开展道路挖掘修复费用征收试点,以路政许可为抓手,减少道路开挖,并对10个街道129条未移交道路进行整治,从检查井盖、路灯,到加铺沥青、改造慢行系统,完成总长度22公里改造,实现建养一体化,而对于如何连通辖区各大商圈,实现道路营商环境进步,罗湖也交出自己的答卷。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规划建设科二级主任科员 林楠:

除了那些未纳管道路的一个升级改造,我们同样的为了支持像东门、人民南这些商圈的品质提升,这次我们就是要转变设计理念,然后做到以慢行优先、行人优先这样一个角度去做好我们东门路的一个综合提升。

截至目前,在道路养护方面,罗湖已开展道路坑洼专项整治行动1927宗,推进布吉路、洪湖公园、文锦北路等6座人行天桥改造提升;面对停车供需矛盾,罗湖以商圈、医院、老旧小区为中心,筹划立体停车项目32处,预计近三年将陆续释放车位1800余个。

如今,罗湖已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朝着“三力三区”发展目标前进,通过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构建湾区一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发展格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规划建设科二级主任科员 林楠:

重点就是要做好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对接,同时,要做好我们文锦渡口岸的生鲜货运的转移工作,转移到莲塘口岸,也在积极推动文锦渡口岸,看能不能试点,作为港车北上的这样一个口岸。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罗湖区将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重大项目规划,以高铁、轨道快线、对外通道等战略资源布局,巩固罗湖湾区枢纽地位,以慢行交通、物流场站、智慧管控等多方面,打造交通强区,引领支撑罗湖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