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城市生息” | 听说蘑菇、⻨秆、啤酒瓶也可以做展览?
- 来源:晶报
- 时间:2022-12-04 09:15
罗湖家园网讯: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将于12月9日开幕。在本届展览“城市生息”的主题下,策展团队不仅在话题上回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更是将理念加入了行动中。
本届展览倡导参展人更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或通过现成品的合理利用及废料循环利用等方式制作展品;同时鼓励参展人制定完整的展品回收计划,尽量避免材料和资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从材料的取材、生产、应用到回收的全链路“循环模式”,实现从材料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起来看看展览中都用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可持续材料吧!
#01椰糠
椰糠是一种非纤维状、类似海绵和软木的材料,重量较轻。椰糠由椰子外壳加工而成,是椰壳纤维提取的联产品(co-product),它是一种自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应用在园艺、种植中,并成为一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种植的基质。
“共同行动_青年深双”参展项目:阳厨计划(姜山+黎乐源2022 © UABB)
#02塑料拼贴
将不同用途、形态、尺寸和颜色的塑料零件拼装在一起,赋予它们新的结构和材料上的功能。各色各样的塑料制品相互间挤压、张拉、缠绕,如拼贴画一般组成新的复合材料。
“寰宇对话_寰宇城市”参展项目:雨房子(李天颖+张昊天2022 © UABB)
#03彩色啤酒瓶玻璃骨料混凝土
彩色啤酒瓶玻璃骨料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着玻璃和混凝土的材料,重量较重,是由混凝土混入玻璃骨料一体浇筑而成,玻璃骨料由废弃啤酒瓶渣碾碎加工而成,它是一种回收的、温和的材料。
“特别板块_循环共创”参展项目:啤酒泡泡(椅) (陈曦2022 © UABB)
#04菌丝体纤维
采用全生物质原材料,如玉米秸秆、甘蔗渣、麸皮等农作物废弃物作为结构底料,再加入培养的特定食用菌,利用其菌丝,将所有原材料结合固化在一起,制成特定用途的负碳排可持续性材料。经使用废弃后可以直接作为家庭堆肥或园艺覆土,条件合适60-180天内完全降解。
“物灵之旅”参展项目:反方向的构筑(陆轶辰2022 © UABB)
#05火山岩
材料使用了凝固的熔浆变成的火山岩,而大量使用火山岩,它发生的碳矿化是二氧化碳变成固体矿物质的过程,当某些岩石暴露在二氧化碳中时就会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碳不能逃逸回大气,从而起到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
“寰宇对话_再寻他乡”参展项目:火山重塑(指明研究室2022 © UABB)
#06再生海绵
再生海绵由回收生产生活中再利用的废弃海绵加工而成,是一种较轻质的再生材料,具有环保、耐用、经济等优点。再生海绵有多种花色和硬度供选择,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场景,如室内装饰面、家具填充物等。
“寰宇对话_虚实相生”参展项目:一座物质 /虚拟的矿山(Studio10 |深圳市十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22 © UABB)
#07生土
生土是指未经焙烧过的土,来自于我们的脚下,自从人类在一万年前学会建造房屋和城市以来,生土无疑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几乎没有一块宜居大陆,甚至可能没有一个国家,不存在使用未经焙烧的土建成的建筑遗产,甚至在今天,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类都居住在用生土建造的家园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传统民居使用生土墙体。
“寰宇对话_寰宇城市”参展项目:与土相会(业余建筑工作室+王澍+陆文宇2022 © UABB)
#08回收卡车篷布和波纹金属板
以卡车为代表的货车是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物流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带来的碳排放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货车只占全部车辆总数的1%,却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公路总碳排放量。受FREITAG可持续与循环理念启发,本项目回收利用卡车篷布以及集装箱的金属板,将耐久的工业材料用于背包的改造与展陈设计中,探索货车再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可能性。
“特别板块_循环共创”参展项目:气候救生原型包(FREITAG x朱钟晖&赵璇2022 © UABB)
#09秸竹板
来⾃95%的农作垃圾⼩⻨秸秆+竹生产边⻆料;零甲醛零VOC;在长三角产出。此材料已获得碳减排证书,每使用1立方米板材可降低碳排1.67吨,结合材料用量,此作品从板材角度共降低碳排187.88kg。
“特别板块_流浪动物之家”参展项目:猫邻居(靳远(多重建筑)+材料乘以设计2022 © UABB)
#10蜂窝纸板
蜂窝材料是人类从密封的六边形蜂巢中根据仿生学的启示开发的新型材料。带有连续的六边形空气填充单元的核心,使蜂窝状材料比传统纸板更轻、更坚固。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蜂窝纸板由可循环再生的纸材制作而成的,可节木代木,替代EPS塑料缓冲衬垫,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及边角余料可全部再回收再利用。
寰宇城市展陈设计 (PILLS2022 © UABB)
#11芦苇秸秆砖
芦苇秸秆砖是一种利用生长在沙漠湿地的芦苇和芨芨草等植物的茎杆压制而成的建筑墙体填充材料。在我国荒漠草原牧业地区至今依然有芦苇房等建筑形式,芦苇草编织抹面形成的早期棚屋,展现出回应自然的本土建造技艺。今天,它被视作一种自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有良好热惰性的填充材料,同时易于运输和建造。
“未来聚居”参展项目:巴丹吉林游牧“幻影”/沙漠散居实验住宅(梁宇舒2022 © UABB)
#12羊毛毡
擀毡是蒙古族古老的手工制作工艺,用羊毛制作的毡子可以铺作地毯,也可以制作毡靴、毡帽等服饰。除此以外,它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毛毡是会呼吸的表皮,可以有效的调节蒙古包在冬夏内部的温湿环境,既隔潮又保暖,同时参与增强结构,被称为蒙古包的“肌肉”。
未来聚居”参展项目:巴丹吉林游牧“幻影”/大漠之晶(梁宇舒2022 © UABB)
#13可食用材料的新探索
“寰宇对话_虚实相生_安住当下”参展项目:可食用材料的新应用媒介探索 ©️胡方(Atelier Fang食物设计工作室)
当我们用一种可食用材料将泡泡们固定下来,成为半永久的材料,它会是什么样子?这件作品的原材料,都是在厨房中最常见的食材,如来自动物皮或骨中水溶性蛋白质、棉花糖、果冻、冰激凌、酸奶等可食用材料,易堆肥降解。借用泡泡水将制作果冻的凝胶食材吹出、晾干后,可制成性状不一的薄膜材料,用气泡将液体随机带出,让材料拥有水分子间张力的秩序之美,像极了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现场观众可触摸感受不同的泡泡材质,它们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坚挺像板材,有的可穿戴……
#14植物根系
“寰宇对话_虚实相生_安住当下”参展项目:交织 -生长中的纺织品(戴安娜·谢勒2022 © Diana Scherer)
通过一种特殊的种植方式,艺术家戴安娜·谢勒将土壤、种子、光将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融合,植物的根系被转化为一种成熟的纺织品,作品被“种植”出来。她与生物学家和工程师密切合作,将自然的几何原理与人造图案相结合,用通用的符号:圆形、方形等,将根系结构以纺织品或活雕塑呈现。
材料图书馆介绍
材料图书馆为本届深双“寰宇对话_虚实相生”板块的参展作品。在材料图书馆中,精选了来自“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中国可持续材料系统”中的中国本土材料,通过三大主题,由小及大的呈现兼具低碳、健康、审美与趣味的60件可持续材料样板实物。
UABB材料:板块将呼应UABB双年展,以归档的性质和索引的方式,展示参展艺术家作品中在材料方面的创新尝试。
深圳材料:板块将聚焦深圳的特征材料,如海洋垃圾再造材料,电子制造业废料再造材料等。
中国材料:板块将围绕城市和建筑场景中的典型废料,如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红砖等,亦将呼应中国文化中特色材料的创新再生,如废弃陶瓷。
诞生在中国、源于垃圾废材、负责任生产、健康零甲醛、可100%回收或在地降解、媲美传统材料的高性价比、可标准化大批量供应等,是此次材料图书馆中呈现的全部可持续材料的共同特点。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09日至2023年03月12日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
来源:晶报APP 综合深港双城双年展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