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2-11-16 16:46

罗湖家园网讯: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以评价改革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核心议题。11月12至13日,2022年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在主会场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分享了罗湖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监测的区域探索与创新。

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一直以来,罗湖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在园所布局上,目前,罗湖全区共有147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66所,民办园81所,普惠园127所,顺利完成“5080”任务。罗湖符合条件的儿童,100%实现了“有学上”。

在队伍建设上,截至2022年10月,罗湖区幼儿园教职工合计6352人,专任教师3175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3131人,占比98.6%;本科以上学历1731人,占比54.5%。近三年,本科以上学历提升了23.6%,罗湖坚持通过引进、培育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

在财政投入上,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围绕“5080”建设,该区出台普惠园补助政策,推进普惠园改善办园条件;制定了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与学历补贴办法,鼓励教师稳定从教,激励教师提升学历等。这些政策的落地,保障了罗湖学前教育优质发展,让罗湖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在幼教体系上,罗湖学前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即:以“区+园”监测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以区域监测评价督导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党建+四位一体”学区化治理体系建设为支撑,推动了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整体构建。

逐步形成“区+园”教育监测共同体

监测评价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学前教育督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湖在学前教育监测上做到了“先行先试”。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和“完善幼儿园评价”。

2021年,罗湖教育局发布《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罗湖教育“四强区”。其中,“打造教育治理样板区”的基本思路就是: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创新,完善教育评价、督导和质量监测机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把罗湖教育打造成教育治理的样板区。

罗湖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于2018年启动,历经了启动、完善、深化和优化四个时期,实现了区域幼儿园监测全覆盖,并逐步形成“区+园”教育监测共同体。在国家、省、市推进教育监测评估工作中,罗湖学前教育始终走在前面,为当前省、市启动学前教育监测试点提供了罗湖经验。

“四建一抓”整体建立学前教育监测体系

按照“四建一抓”,罗湖区整体建立了学前教育监测体系,包括建方案、建流程、建模型、建平台和抓应用。

建方案。罗湖制定了《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监测方案》,以幼儿园为监测对象,三年一个周期,以“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和学习活动”为监测内容,共设计20个监测指标,252个观测点,主要采用现场观察的监测方法,使用“4个等级水平+7个等级赋分”的监测量表等。特别是,罗湖监测指标与国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建流程。罗湖制定了《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监测工作手册》。监测流程分为前、中、后三个环节。特别是,在监测过程中,坚持将幼儿园自测与区域监测相结合,并逐步推进幼儿园园本监测走向常态化。

建模型。罗湖区监测报告分为区域报告、园所报告和诊断报告三种类型。其中,园所报告中建立了得分分析、发展分析、质性分析等分析模型;区域报告中建立了得分分析、分段分析、差异分析等分析模型;诊断报告的分析模型主要为问题清单,具体反映到指标、到幼儿园。

建平台。《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监测工作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监测组织实施、结构性基础数据采集、过程性监测数据采集、监测结果数据统计分析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并为每一所幼儿园建立了监测数据跟踪档案。

抓应用。罗湖切实将监测转化为生产力,强化监测结果应用,落实反馈问题整改,提出了“实证+”应用模式,将监测结果应用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相融合。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问题引领,形成整改清单;坚持部门协同,推进上下联动;坚持项目驱动,建立整改流程。

坚持推进“督导共建”

为强化区域督政、督学、监测工作组织实施,罗湖设立了督导科、督学事务中心和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接受罗湖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领导,由区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形成了高效融合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罗湖学前监测评价督导内容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督导内容构建为方向,并呈现体系化特点,注意整体构建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常规项目与适时专项相结合,抓规范落实与质量发展相结合,建立了“监测、评价、督导”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罗湖还建立了区域“全覆盖+网格化”监测评价督导运行模式,在区域内设立了10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12-15所幼儿园,每名专职督学负责1个责任区,建立了“专职督学+视导员+兼职督学”的工作模式。

“5个突破”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罗湖学前教育聚焦教育治理改革,创新教育治理方法和模式,构建区域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实现五个突破,有效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模式走向体系。2012年以来,罗湖学前教育经历了从督学分片巡视、片区化治理、责任区督导模式、“四位一体”治理模式等的实践探索,到“党建+四位一体”学区化治理体系的全面建立,罗湖学前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

从分散走向协同。“党建+四位一体”的基本内涵是发挥党建引领、行政统筹、督导推动、教研指导和培训助力的作用,实现党建、行政、督导、教研和培训等部门在治理上的整体构建。罗湖学前教育在全区和片区层面都实行了“党建+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党建+四位一体”既是一种部门联动机制,也是一种教育治理体系。

从随性走向有序。罗湖教育制订了联席会议制度、联系机制、联合工作机制和部门协同工作制度等,为“党建+四位一体”教育治理、“督政、督学、监测”有效协同提供了保障。其中,“党建+四位一体”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召集,参会人员由行政、督导、教研和培训等相关人员组成,专题研究学前教育工作中需要沟通解决的相关问题。

从经验走向实证。罗湖学前教育监测为教育治理提供了实证,提出了“实证+”学前教育治理模式,打破了单纯依靠经验的教育治理状况,提升了教育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党建+四位一体”,我们为党建引领、行政统筹、督导推动、教研指导和培训助力等提供实证,实现了学前教育精准治理。

从增量走向提质。基于“实证+”学前教育治理,推动了罗湖学前教育质量从数量增加走向内涵发展。“实证+”又涵括实证+党建、实证+行政、实证+督导、实证+教研、实证+培训等。

学前教育监测推动内涵发展

2018年以来,罗湖学前教育监测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共对约600个班级进行了现场观察,1200多人次参与了监测工作,形成了150份左右区园报告,提出了100多条整改建议,再推动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创建区园监测共同体,提升了学前教育治理水平。罗湖学前教育坚持以区域监测带动园本监测,不断推进园本监测走向常态化,形成了“区+园”监测共同体。“共同体”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教师以及面向教育全过程,即“全体”“全员”和“全过程”。“共同体”的建立,提升了区园教育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区域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再者,通过激发园所发展内驱力,实现了教育质量持续发展。罗湖学前教育注意发挥监测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作用,充分激发了全区幼儿园发展的内驱力,区域、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逐年提升。2018学年至2020学年,全区学前教育在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学习活动以及总体表现上均呈递增趋势;8所重复监测的幼儿园中,有7所在两次监测中都有进步。

还有,通过打造名师成长孵化器,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以督导监测评价为契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培育罗湖学前教育名师,一直是罗湖教育的坚定信念,也是罗湖学前教育监测的突出亮点。如,2018学年至2020学年,该区幼儿教师在规则培养、师幼互动和游戏支持等方面的表现均呈现递增趋势,充分反映了在监测过程中伴随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同时,罗湖还有一批专职督学被选聘到幼儿园担任园长、副园长或教学管理人员,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骨干力量。

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探索,罗湖学前教育监测的影响力在增大,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例如,“罗湖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监测”被选为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罗湖学前教育监测成果在《广东教育》和“学习强国”上被推广宣传。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叶淑萍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