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蔡洪亮:蔡屋围是农村城市化缩影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2-09-01 09:20

罗湖家园网讯: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深圳罗湖人,与新中国同龄。1968年6月,我从深圳中学毕业后回到蔡屋围,至2018年8月退休,为村民服务整整50年。

提起蔡屋围,深圳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多个地标建筑。其实,现代化气息浓厚的蔡屋围,是深圳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已经有63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蔡屋围曾是原宝安县委、县政府所在地。40多年来,蔡屋围人从“洗脚上田”到“洗脑进城”,结束了袓袓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历史,融入现代化大都市。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发展到引进“三来一补”企业;从原村委到改制成立股份合作公司;从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到金融商贸核心区正在崛起……蔡屋围的发展是罗湖乃至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缩影,我参与并见证了这其中的沧桑巨变和华丽转身。

蔡洪亮1949年出生。1992年至2018年连续担任第一至五届蔡屋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1994年至2016年连续担任罗湖区第二至六届人大代表和深圳市第三至六届人大代表。罗湖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常委。

125张“过境耕作证”成发展第一枚“金钥匙”,赚取外汇发动捐款解决村民用水难题

上世纪70年代,淡水源稀缺始终是蔡屋围农业生产中的一块短板。1975年,我担任蔡屋围大队支部书记时,以蔡屋围人在深圳河对面的香港廖坣村有少量耕地为由,向宝安县最多时申请到125张“过境耕作证”和“下海证”。

1979年,我们利用村民过境耕作上交的外汇,加上发动定居香港、侨居海外的蔡屋围乡亲捐款,购买了自来水管等设备,自此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此外,还利用经济特区开放政策以及过境耕作赚取的外汇,村集体进口泥头车、推土机、挖泥机,成立车队。

可以说,这125张“过境耕作证”,是蔡屋围发展的第一枚“金钥匙”。

将5000多亩水田和旱地应征给政府,引进3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投入时代发展洪流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深圳,也吹进了每一个蔡屋围人的心田。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为了特区发展,蔡屋围人积极拥护党的发展方针,将赖以生存的5000多亩水田和旱地应征给政府,仅获得了1500万元征地款,平均每平方米不到5元钱。按照当时市政府文件规定,每个村民仅留下15平方米工商业发展用地。这是蔡屋围人“听党话、跟党走”“舍小家顾大家”的写照。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蔡屋围人得以“洗脚上田”。村里充分利用当时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最早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开办了蔡屋围(香港)时代手袋厂、服装厂、电子厂等30多家企业。此外,村里还采取多种创新形式,先后创建了蔡屋围大酒店、华登宾馆、河东宾馆等一批独资、合资、合作企业,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快速增长。

成立股份公司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完成农村城市化踏上物质精神并重发展快车道

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大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农村城市化的重大决策,蔡屋围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同时成立了“金龙”“金塘”“金华”3家子公司。蔡屋围自此实现了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两个“历史性转变”。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蔡屋围股份公司党支部、董事会制定了针对股东及子女的奖学金制度,鼓励莘莘学子勤奋学习。自2001年起,蔡屋围股份公司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3个老年活动中心。成立蔡屋围老年健身操队和中年舞蹈队。2004年年底,蔡屋围完成了全公司干部、员工、退休人员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投保,解决了蔡屋围人的后顾之忧。

深圳城市更新“蔡屋围模式”创造“五赢”局面,京基100大厦建成诞生深圳新地标

2004年,因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地下金库扩建,需拆除14栋村民房。为了响应城市建设号召,我带领党支部、董事会多次组织召开支部会议以及股东(村民)座谈会,提出了片区整体改造的可行性。

项目通过后,在拆迁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了字,接着动员自己的家人、族人、亲朋好友签字。相关工作取得了绝大多数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在拆迁动员会之后短短20多天里,拆迁签约率达98%。

最终,这一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深圳城市更新“蔡屋围模式”,实现了政府、人民银行、集体、业主和开发商“五赢”。比之改造前,租金水平翻了一番,股东收入和分红分配大幅度增加,集体经济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迎来新一轮城市更新东风,蔡屋围转型升级“提挡增速”助推罗湖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深圳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缩影,那么蔡屋围40多年的发展,也是深圳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作为罗湖区和深圳市的人大代表,我也一直在为蔡屋围和罗湖的发展出谋献策。

听党话,跟党走,才有好日子过。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上级政府的支持,再多的土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祝福新一轮城市更新让蔡屋围发展进一步“提挡增速”,创造新的成绩,赢得新的战绩,为罗湖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扫码了解更多《口述罗湖》信息

出品:罗湖区政协深圳特区报

口述时间:2022年7月29日

口述地点:蔡屋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果展览厅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冯庆 通讯员 麦日炯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