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百件重点民生实事在罗湖“开花结果”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2-01-29 09:15

罗湖家园网讯: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奏实效。2021年,罗湖建立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库,从535项民生实事中,梳理形成10类“一百件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桩桩件件紧扣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区推广智慧共享停车,破解困扰居民的“停车难”;最优资源最大投入用于教育,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290个……细数蕴含在罗湖人美好生活里的细节,不难发现,罗湖始终关注民生所需,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湖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罗湖在全区10个街道打造一批“罗小湖e站”,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温暖港湾”。

“四办模式”+月报制度推动535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到位

如何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如何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质量?罗湖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印发《罗湖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区领导领办、单位主办、处级干部承办、督查室督办的“四办模式”与实事项目进展月报制度,推动535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到位。

期间,罗湖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罗湖区委书记刘胜到任以来,召开三次专题会议,听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研究推进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深入现场实地了解东门步行街改造进展。区四套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广泛深入调研问需,确保民生实事服务群众所需,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各部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抓好本单位为群众办实事的整体谋划和推进落实,形成分类分层、齐抓共管的局面。

罗湖多个“长者饭堂”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健康、实惠的饭菜。

道路通畅、学校上新、棚改交房

民生“小目标”蕴含幸福“大满足”

围岭公园原有集体林地87万平方米,涉及3个街道4个村股份公司,但由于返还用地诉求与征地补偿政策存在较大分歧,22年来,该建设项目迟迟未能动工。去年6月,罗湖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围岭公园建设工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3个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党建引领,创新思路全力推动协商谈判。历时5个月,成功促成相关土地整备项目正式签约。围岭公园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正是罗湖坚持问计于民,统筹全局抓推进,集中发力打好重大项目“攻坚战”的生动写照。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交通、住房、教育等方面无不关系群众利益,罗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力求“点”上突破,实现“面”上提升。

住在翠竹社区的居民周先生在去年1月见证了沁翠路道路面貌的焕然一新——路面铺设了平坦沥青,通行标志清晰明亮,道路旁的墙面描绘着城市风景。他开心地说:“路通了,还变美了,我们困扰已久的出行难题得到解决,生活幸福感也自然增强了。”

未来学校学生家长陈女士在去年9月迎来了女儿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随着未来学校开学,孩子能就近入学,大大减少路上接送的时间。新学校环境无可挑剔,小孩能够在这里学习和成长,我们家长很放心。”

罗女士是二线插花地棚改交房第一户,成了首户选房业主的她在选房首日选中了位于48层的一套75平方米房子。她说:“48,是‘发’嘛!楼层高、视线好,新房方方正正,实用性强,我很开心。”

过去一年中,每个民生“小目标”的实现,都蕴含着幸福生活的“大满足”。一件件为民解忧实事的落实推进,凸显罗湖全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聚力突破历史遗留难题的强大行动力。

为骑手造驿站、为长者开饭堂

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服务的“心头大事”

“以前我们只能就近在街角休息,一到夏天最是辛苦!‘罗小湖e站’启用后,边吃饭边吹空调,还能给手机充电!”去年,罗湖在全区10个街道打造一批“罗小湖e站”,暖心解决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温暖港湾”。

在罗湖,像“罗小湖e站”一样为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量身定做的暖心服务比比皆是。成立罗湖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加强对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港人服务中心覆盖10个街道,有效推动港人扎根罗湖、融入湾区;为150名跨境学童提供多元服务,提升跨境家庭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建设深圳国际珠宝玉石保税交易中心,服务入驻企业会员427家……结合城区实际,罗湖突出重点抓关键,用心解决好基层和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关心的桩桩件件具体“关键小事”,罗湖都当作为民服务的“心头大事”办好办实。

其中,对于老年人的贴心服务也是亮点多多。近年来,罗湖建成东晓社区、东乐社区、翠平社区等多个长者饭堂,让老年人用餐更舒心放心。“平日吃午饭都是一个人在家,量把握不准,也有些孤单。长者饭堂餐食好吃便宜,还有一堆老伙伴们聊聊天。”在翠平社区长者饭堂,前来就餐的金奶奶对长者饭堂的做法竖起拇指。罗湖早在2019年就正式出台了《关于开展罗湖区长者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对补贴和助餐标准、经费保障、运营管理、食品安全、发动宣传、职责分工等予以明确。

此外,针对独居老人居家晕倒、浴室摔倒等意外频频发生,罗湖在全市率先推出“智慧用水监控”项目。当独居老人安装了“智慧水表”之后,一旦遇到用水异常时,将倒推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并第一时间预警至社区,并转至对口的民政专干或网格员处理。

为推动医养结合创新发展,丰富和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以缓解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的矛盾,罗湖区创新实施“千手兰计划”,通过“政社联动、家院共建、智护康养”,创新“两床合一”居家康养的“罗湖模式”,打通幸福养老的“神经末梢”。

创新“服务找人”、搭建惠企平台

现代智慧科技提升服务质量效能

去年6月,54岁的罗湖居民何大姐在家附近的一类社康中心完成了“两癌筛查”。她感慨地说:“去年5月份,我收到了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的相关政策短信,了解到原来可以享受这样的免费体检福利。顺利体检之后,我也呼吁身边的好姐妹们都来参与筛查。”

何大姐的经历不是个例。贴心为民举措的背后,凸显了罗湖在全省政务服务方面的创新之举——全省首推“反向办”模式,打造数据治理新路径。罗湖区打破“人找服务”传统思路,创新建立“服务找人”的主动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精准梳理服务事项与服务人群,实现服务信息精准推送,整合街道社区服务资源实现上门帮办,持续推动服务落地。截至目前,已推动8大领域共23个事项纳入“反向办”,服务群众近50万人次、规模企业533家。

这也是罗湖区注重创新工作思路,用科技力量和改革举措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减负担、为企业解难题的精彩缩影。科技赋能下,罗湖区在全市率先推广地质灾害和危险建筑边坡隐患自动化监测,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出“无感申办、秒批、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全年新增14个秒批事项、121个无感申办事项;完成政企服务平台二期建设项目,已累计注册用户635个,并完成对23797家企业进行产业分析。模式的创新、平台的搭建、审批的智能化,都为居民与企业的幸福感层层加码。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罗湖区区级层面百件重点民生实事、各部门各街道主办的535件民生实事均已全部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也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其中,“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获得全国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铜奖,“罗湖智慧共享停车”项目荣获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群众组第一名。这两个项目在省级“先锋杯”和市级“党建杯”竞赛中均获一等奖。

下一步,罗湖区将充分发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总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为罗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许舜钿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