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内容

先锋罗湖的“焕新”代码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2-01-21 10:53

罗湖家园网讯:回首2021,罗湖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

这一年,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二线插花地”棚改开启回迁模式,中洲坊创意中心开始建设……新空间、新地标让罗湖旧貌换新颜。

这一年,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50个、投资总额833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新产业、新项目让罗湖势头强劲、动力十足。

这一年,“暂停”22年的围岭公园建设按下加速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4.0版上线,“反向办”服务模式出台……新服务、新优惠让罗湖更加贴心、温暖。

罗湖区委书记刘胜在民心桥节目中说:“罗湖的建区历史确实是长一些,但有新气象、大潜力。”发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向着高品质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迈向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的目标,罗湖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全新的面貌,书写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

罗湖区2021年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罗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机遇▶▷全力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

对罗湖而言,2021年是机遇满满的一年。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公布,罗湖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聚焦“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定位,加快提升畅通联通、融合协同的湾区枢纽功能。

不久前,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深圳火车站开出了首趟高铁列车。百年老站迈入高铁时代,进一步巩固了罗湖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提供了新的助力。

作为交通枢纽,罗湖迎来了人气兴旺、更加繁忙的一年。

百年老站焕发新生,罗湖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双高铁”格局正在形成;城市轨道网密度全市排名第二,备受关注的东部通道、春风隧道、深南路东延等工程不断推进;莲塘口岸开关一周年,日均货车流量约1400辆次,全年共查验出入境车辆近36万辆次,深港跨境货运“东进东出”分流效应初步显现。

2021年12月7日,尚创峰百名港医医疗城项目在罗湖区正式启动。80名香港医生签约入驻,可以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港式医疗服务。

作为交流枢纽,罗湖努力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作用。

深圳“十四五”规划对罗湖提出了“深港社会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一年来,罗湖举全区之力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全力促进深港设施联通、规则互通、民心相通、产业融通。罗湖在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实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筑梦起航”计划,引入港澳专业人才200余名。

2021年最后一天,罗湖率先启动了2022新春购物季,以数字人民币等形式发放500万元消费券。全年,罗湖区促进数字人民币消费超过7000万元。

作为消费枢纽,罗湖这一年“流量”十足,“热搜”不断。

其中,超级文和友开业,吸引全城关注,成为热门打卡点;万象城引入首店、旗舰店超过20家,“首店经济”发展迅猛。在“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榜单中,罗湖区位列第八,是深圳唯一进入十佳榜的城区。

罗湖奋力迈向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罗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动能▶▷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50个

产业兴则城区兴。2021年,罗湖区提出坚持“产业立区”,构建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去年12月16日,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该片区是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核心区域,也是罗湖未来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年来,罗湖区重点片区建设持续推进,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的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中金岭南等重要项目开工建设;笔架山河复明及沿线更新改造稳步推进,泥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公示等。同时,城市更新进入收获期,“二线插花地”开启回迁模式,船步街片区棚区改造项目于去年12月底开工。

这些建设项目,释放了大量空间,为罗湖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2021年罗湖区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下称“招商大会”)上,罗湖一口气拿出12块共18.9公顷土地面向全球招商,“十四五”期间,罗湖区还将持续释放约8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只要是符合罗湖产业发展方向的好企业、好项目,我们一定有空间可以落地。”刘胜表示。

2021年,是闻泰科技在罗湖设立华南总部和研发中心的第一个年头。在这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产品集成企业的吸引下,5G、物联网、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优质资源正在向罗湖集聚。

“创新”“智能”正在成为罗湖产业领域新的关键词。一年来,罗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省认定工程技术中心11个、市认定重点实验室3个,辖区授权发明专利增长超过90%。

通过招商大会,罗湖合计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50个、投资总额833亿元。其中包含雄安科融环境能源新材料应用中心、国家城安院城市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全球领先、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金融”“商贸”的招牌仍在持续擦亮。如今,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释放源源不断的吸引力,罗湖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和新兴金融、特色金融,巩固金融、商贸核心地位,牢牢守住现代服务业“基本盘”。全市首个设计创意产业综合体中洲坊创意中心开始建设,吸引了茑屋书店、MINDPARK等知名企业品牌入驻。罗湖通过创意赋能,引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共生共荣、创新发展。

新服务▶▷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新增4290个

百姓的幸福感,是衡量城区发展的重要标杆。罗湖锚定“服务升级”,以更贴心的服务为辖区居民、企业提供更多的获得感。

在罗湖,高颜值、有内涵的校园越来越多。

教室安装了巨大的落地窗,绿色植物点缀着空中花园,学习“小装置”在校园里随处可见……2021年9月,罗湖未来学校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这是罗湖区重点打造的九年一贯制公立新样态学校。

一年来,罗湖有14所学校开工建设,17所学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翠园实验学校、笋岗中学小学部、泰宁小学腾挪校舍和未来学校4所义务教育学校建成,合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290个;银湖蓝山幼儿园、水贝村幼儿园2所幼儿园建成,实现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

在罗湖,靠谱的医疗服务是居民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家住莲塘街道的黄婆婆患有宫颈癌,治疗后引起了并发症,需要定期到上级医院复诊、开药。2021年,儿子为黄婆婆向仙湖社康中心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贴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帮助黄婆婆走出了心理低谷期。

一年来,罗湖医院集团举办的社康中心平均业务用房面积由495平方米增加至1066平方米,增长115.4%;罗湖全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51.4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5.85%,每万人全科医生数5.7名,全市排名前列;2021年,罗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54.99%,全市排名第二;罗湖卫生健康系统公众满意度连续5年位列全市前三。

在罗湖,“让市场主体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干事顺心、发展安心”,不仅仅是一句承诺。

“是罗湖区委、区政府的满满诚意和暖心服务打动了我们。”中保不动产(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杰表示,罗湖区委、区政府一直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还在假期期间专门开启了业务系统,半天就完成了商事注册、印章刻制、账户开立等一揽子业务,帮助公司顺利落户。

一年来,罗湖区率先开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4.0版,全市首推营商环境白皮书,出台营商环境任务清单37条;构建“1+3+N”产业政策体系,产业扶持资金将超过10亿元;聚焦企业服务“六个一”,全年办理企业问题近1000个,重点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企业问题解决回复率达100%。

新品质▶▷首创“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

2021年,罗湖努力修炼治理功夫,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个品质更好的“万象罗湖”正在走来。

“孩子很喜欢这里,经常玩到舍不得回家。”家住东晓街道翠岭苑的刘海丽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到东晓儿童友好公园玩。这是罗湖区首个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2021年7月投入使用。通过小微空间改造,公园增加户外滑梯、沙池、秋千、光影小品等游乐设施,备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一处处“微改造”,让治理更精细,悄然改变了城区面貌。2021年,罗湖区一共建成8个社区公园、5个花园路口、2个花漾街区;“暂停”22年的围岭公园建设重新启动,罗湖中心“绿岛”建设步入快车道;玉龙坑垃圾填埋场签订代管协议……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罗湖自然环境品质增强,“一半山水一半城”优势凸显。2021年,罗湖PM2.5浓度降至16.7微克/立方米,河流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均为满分,深圳河河口断面地表水达到有检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去年,在短信的提醒下,住在笋岗街道的何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工作站,做了免费的“两癌”筛查。“我以前从来不知道罗湖区有免费的‘两癌’筛查,从来没有去做过。短信提醒服务很方便!”

数据赋能,能够增强基层治理的效能。2021年,罗湖在全国首创“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应用大数据构建企业多维用户画像,定位“应享未享”服务人群,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目前,民政、企业服务等八大领域23个事项已纳入“反向办”,共服务超50万人次群众、533家规模企业。该模式获得全国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铜奖。

如今,生活在罗湖,办事变得非常便捷。通过部署自助终端、增设服务专区及专窗,实现汕头、贵阳、大连等6地共319个事项可在罗湖跨域通办,打破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2022年,罗湖将继续“焕新”“更新”“革新”,焕发城区新活力。“通过‘焕新罗湖’,让高质量发展成为罗湖的显著特征、高品质生活成为罗湖的亮丽底色、高效率服务成为罗湖的领先优势。”刘胜表示。

罗湖2021年度热词

这是一份罗湖年度热词总结,回顾2021年共同关注过的热点事件。我们试图用这些不完全的记录,把过去一年的365天,罗湖的闪亮和突破,刻进时间的长卷。

1.先锋精神、奋斗文化

踏上新征程,罗湖需要什么样的“精神IP”?

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区“两会”相继闭幕,“弘扬罗湖先锋精神、奋斗文化新征程感恩奋进再出发”干部大会紧锣密鼓地召开,充分体现了新一届罗湖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狠抓执行落实,大力推动发展的坚定决心。

罗湖对照区党代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5年工作部署进行梳理,形成了《弘扬罗湖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全面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根据方案,罗湖将形成“十四五”时期每一年度的工作安排,逐年逐季抓好落实。

再美的蓝图,要实现,都离不开踏实苦干。

2.深港融合

在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的总目标下,坚持产业引领、服务升级,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是两大重要发力点。

罗湖,联通深港的枢纽门户。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已经成为深圳重点区域。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出台支持港澳专业人才创业专项政策,对来罗湖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最高11万元补贴,深港社会融合发展进展顺利。

以民生规则衔接促进社会融合发展,以文化认同促进两地民心相通,将为罗湖的未来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围绕深港融合做文章,罗湖大有可为。

3.一主两区三带

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罗湖将依托大平台载体、大片区牵引、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而“一主两区三带”是重要载体。

过去一年,各片区的建设动态屡屡更新。罗湖率先完成《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发展规划》,提出关于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举措;清水河重点片区完成投资超百亿元,红岗国际创新广场等核心项目建设提速;“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基地)”成功签约落户,将推动构建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体系。

总部经济主廊道,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深港口岸经济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和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从传统优势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南到北,罗湖精心布局,为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做足铺垫。

4.学党史、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贯穿罗湖全年的重点工作。

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290个,为39个老旧住宅区新装管道燃气,建成多个长者饭堂,推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成4个市重点民生项目和区级百件重点民生项目……“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罗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区,罗湖始终牢固树立“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观念,街区更旺、服务更优,民生幸福才更有底气、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5.消费中心

4月2日,深圳文和友与茶颜悦色共同开业并登上热搜榜,成为了2021年深圳人消费的名场面。

人气是罗湖稳坐消费旺区地位的“法宝”。持续擦亮消费招牌,罗湖一直在行动。罗湖以布吉河为轴,依托蔡屋围、东门、湖贝、人民南、水贝、笋岗六大特色商圈,构建“一河六圈”为主体,万象城、KKmall、金光华、文和友等重点商业地标为核心,打造全地域消费空间格局,助力罗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区,全力助推深圳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无论是东门步行街升级改造,还是打造黄金珠宝的全球高地、跨境贸易的前沿阵地、夜间经济的打卡地,多维度多层次提升的消费,是拉动罗湖经济主要、稳定、持久的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祁觊

榜单上的罗湖

获奖

◎“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第一名。◎“2021年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第七名。◎“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榜单位列第八,是深圳唯一进入十佳榜的城区。◎“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获全国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铜奖。◎区政府门户网站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区县级)第一名。◎企业服务平台二期获2021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错峰共享停车”改革在省级“先锋杯”和市级“党建杯”比赛均获一等奖。◎“慈善+社工+社会组织”多元社会救助模式获评“2021年度治理创新示范项目”和“2021年度广东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悠·图书馆”获2020年度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文化类银奖。◎2021年度深圳市“垃圾分类百分百”评比活动中,东门街道、湖贝社区获“百优社区”称号,东门社区书记获选“百优书记”。◎区委组织部“为‘来深建设者’党建赋权赋能,加快外来人员融入城市”,荣获南方日报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类)优秀案例。◎区委组织部“把党支部建在城中村——罗湖区创新探索城中村农业转移人口党建,助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荣获南方日报“圳治2021——深圳治理现代化十大优秀治理案例”。

排名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6件,114家企业完成国高认定。◎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城市轨道线网密度全市排名第二。◎辖区河流水质指数全市第一。◎建立全国首个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全国首创核酸检测物资标准化配置,累计检测破千万例。◎日检测量均居省公立检测机构第一。◎推进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被广东省教育厅作为唯一优秀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18所,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创建全市首个信访“话聊”工作室,重复访倒流件化解率排全市第一。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夏凡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