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30分,湾区1小时”,罗湖的“朋友圈”距离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1-11-04 14:58
罗湖家园网讯:11月3日,在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罗湖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范德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深港设施联通,打造“深港30分、湾区1小时”通勤圈。
通勤圈意味着两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度融合。
更快的速度拉近双城的物理距离。加快推进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枢纽片区改造升级,推动香港东铁北延至罗湖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推动建设深港东部快轨,建成深汕高铁罗湖北站;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试点开通“港车北上”。双城交通通勤化,深港亲密度将大幅提升。
日前公布的罗湖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显示,打造以罗湖为中心的30分钟到城市外围组团(坪山、大亚湾)、机场,45分钟到临深城市中心(东莞、惠州),60分钟到大湾区各城市中心(广州、河源、中山、珠海等)的交通圈,基本实现罗湖对湾区城市中心的高速通达。“湾区枢纽”罗湖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
范德繁表示,罗湖因开放而兴,也必须靠开放而强。要持之以恒做好开放发展这篇大文章,聚焦国家所谋、湾区所向、香港所需、罗湖所能,以更高的站位、更主动的作为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谱写畅通畅联新篇章,罗湖将全方位对接香港重大规划部署,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重大平台。
“软联通”体现在规则衔接方面。率先在社会民生领域积极与香港推进规则衔接、开展深度合作,为港人就业生活提供高品质的服务配套。探索两地在通信通勤、创业就业、就学就医、休闲消费等领域规则衔接。深度对接香港“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打造品牌型创新创业基地5个,吸引港澳青年人才8000名以上。
轨道交通和规则衔接,将大大增加两地来往的便利度、紧密度,深港的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双城经济典范,依托内地广阔市场,在消费、金融、文创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推动深港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共赢。
经济合作空间进一步打开:建设全球消费引领区,探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争取跨境消费优惠及配套性策,打造国际品牌“引进来”和本土品牌“走出去”的桥头堡。打造黄金金融特色名片,加快筹建深圳黄金回购及流转服务平台,助力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金融市场联动发展,创新跨境支付方式,拓宽深港跨境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来源:南方+ 记者 祁觊 编辑 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