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1亿元!罗湖这个“小目标”厉害了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1-11-04 14:45
罗湖家园网讯:11月3日,在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罗湖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范德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到2025年,罗湖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突破41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在2020年,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GDP产出为13.9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全市都达到罗湖的目标,深圳的GDP还要翻两番。
而罗湖每平方公里产出GDP超过30亿元,按建成区面积算,这个数字还会翻倍。但距离41亿元的“小目标”,还差11亿元。
怎么实现“含金量”飙升?
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罗湖区委书记刘胜曾表示,“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学中心的历史大潮中,罗湖不能缺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产业立区”,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范德繁表示,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作用,加强产业规划引领,以更大力度、更多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更主动的作为融入深圳科技创新版图,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大健康、现代时尚等产业起步成势、汇集成群。依托“一主两区三带”发展平台,实现“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科技”与“服务”双翼支撑,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要从优势主导产业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侧发力,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其中包括: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发挥深南总部经济主廊道引领集聚作用,聚焦金融投资、高端商务服务业等领域,引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在罗湖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积极对接香港资源,争取跨国企业在罗湖设立湾区双总部。实施总部企业培育、融资、人才与创新支持发展计划,新增总部企业20家以上,提升总部企业配置资源、辐射带动的能级和作用。
做优做强主导产业。依托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大力发展财富管理、金融科技、数字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业态。支持保险业开展专利保险、绿色保险等业务创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30家以上,建设产业集聚、实力强劲的“金融+”引领示范高地。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内涵式发展,建成湖贝、蔡屋围商业综合区,完成东门步行街改造,升级万象城商圈,复兴人民南商圈,打造业态多元、各具特色的“一河六圈”全域消费格局。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提升会计、咨询、律师等行业竞争力,打造软件信息服务、人力资源、设计及装饰、旅行社等特色专业服务业集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全市“20+8”产业部署,重点布局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新材料、大健康、安全节能等7大产业集群。依托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清水河人工智能、布心生命健康、莲塘5G等产业聚集区,打造新兴产业专业园区10个以上。加快建设细分垂直领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引进培育重点产业头部企业20家以上,形成一批百亿级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提升发展特色产业。设立黄金珠宝原材料交易平台,构建集原材料进口、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品牌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知名的珠宝玉石集散中心。高标准建设视效创意产业基地、工艺美术集聚区、国际时尚创意设计产业园、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提升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影响力,引进优质影视、传媒、动漫、创意设计企业入驻,培育和塑造一批受市场欢迎的原创IP,打造湾区文化创意高地。
来源:南方+ 记者 夏凡 编辑 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