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织锦绣,城区建设呈现新景象
- 来源:
- 时间:2021-10-27 09:34
(三)内外兼修织锦绣,城区建设呈现新景象。我们坚持为民建城、建管并重,持之以恒补短板、提品质,城区功能不断优化,环境更加宜居。一是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东湖立交、坂银通道相继开通,建成道路总里程达到292公里。已开通地铁线路增至8条,总里程超过42公里,实现街道全覆盖,线网密度跃居全市第二。顺利完成26条道路品质提升行动、17条道路“机非分离”交通设施整治,改善交通堵点19个。开展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提供车位3万个,被列入市级重点改革项目全面推广。强化市政工程统筹管理,建立协调管理机制,严控道路反复开挖,减少对市民工作生活的影响。二是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投入77.3亿元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完成21个城中村综合整治、10条道路沿街建筑外立面刷新、21座人行天桥升级改造。新建改造34个社区公园、19条花景大道、35个花漾街区和1个自然教育中心。完成176.8公里绿道网建设,建成梧桐绿道、淘金山绿道等品牌绿道。成功举办24场花市花展、4届深圳森林音乐会,形成独具魅力的“花城”景观新名片。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住宅小区、城中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创建清水河、渔邨和黄贝岭3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社区。全市率先推出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及规范化管理,作为优秀案例入选国家《绿色智慧物业蓝皮书》。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市容乱象、不文明养犬等综合执法专项整治,累计立案1.6万余宗,市容秩序明显提升,圆满完成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三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PM2.5年均浓度降至18.2微克 /立方米,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7%,居全市第一。投入水污染治理资金21亿元,统筹推进“厂、网、河、库”一体化建设管理,完成32条暗涵整治、137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市政雨污管网33.2公里。全面消除劣 V类水体,5条黑臭水体、7条小微黑臭水体消除黑臭,20条河流断面水质显著提升,辖区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持续深化河长制湖长制,率先聘任人大代表河长、军人河长、民间河长,实现河湖精细化治理监督全覆盖。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1.2平方公里。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新时代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