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深调研团队走进莲塘 :优服务暖民心,做好深港融合大文章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4-10-31 09:35
罗湖家园网讯:香港太太杨女士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每天清晨,居住在上水的杨女士目送完娃登上校巴,背上包乘坐城巴到莲塘口岸过关,去莲塘森照肉菜市场买餸,然后不紧不慢地去旺东生酒楼喝个早茶,吃饱喝足后,找个美甲店安排个最时兴的款式,收获满满的就能过关接娃返家了。若是赶上初一、十五,还能改道去弘法寺烧炷香,祈愿一家老小幸福安康。
据深圳边检总站莲塘边检站大数据检测显示,2024年,莲塘口岸出入境人员日均达7万次,较2023年大幅增加133%,进入四季度更是突破10万人次。近水楼台先得月,莲塘街道吸引了越来越多像杨女士这样的港客。他们为何奔赴莲塘,甚至在这里度过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莲塘街道究竟有何魅力,引得无数港客留“莲”?
莲塘,作为深港融合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凭借着口岸流量频频吸引眼球。再细看莲塘,不难发现其消费、养老、文旅等领域的发展也是亮点纷呈。近日,南方日报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团队走进深圳罗湖区莲塘街道,围绕莲塘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和经验开展座谈,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流量”变“增量”
点燃“口岸经济”一把火
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罗湖区的第二大出入境口岸——莲塘口岸又“火”了。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经莲塘口岸出入境的人员达到了51.9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充分展示了其作为深港跨境“新宠”的巨大吸引力。
自2020年正式开通以来,莲塘口岸便以其便捷的通关服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了深港两地居民跨境往来的首选。截至10月13日,莲塘口岸2024年出入境人员突破2000万人次。
为将“口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塑造深港融合发展新增长极,莲塘街道围绕深港两地居民所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有序保障每天超7万游客顺利通关。同时,积极开发消费场景,吸引日均超1.5万名港人到莲塘消费,上半年限上批发零售业增长高达35%。此外,街道还积极拓展产业空间,招引落地项目10个,新注册商事主体1164家,新增纳统企业5家,1-8月实现营收1.18亿元。
南方日报深调研团队走进莲塘街道发现,口岸周边的商业氛围格外浓厚,莲塘口岸商业城、盒马鲜生、森照肉菜市场和坳下肉菜市场等场所,随处可见背着五颜六色双肩包、穿着舒适运动鞋、推着塞满食品的拉杆购物车的港客。
“人流多了,经济旺了,管理与服务的压力也增大了。”莲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坚表示,为了给深港两地消费者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街道联合市监创建了“莲联与共 花开满塘”商户共建联盟,口岸商业城经营范围内的73家商铺全部参与“放心消费承诺”,成为深圳市首个放心消费承诺全覆盖的深港口岸“放心消费承诺商圈”,放心消费商圈 “圈”来信任感,更“圈”出人气和影响力。如今,口岸商业城人气两旺,已经成为过关旅客消费首选地。
在硬件设施方面,罗湖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口岸广场破损地砖已全部更换,商业城进口连廊、口岸地下车库挡水板也已建好,口岸连廊空调、广场公厕也在加紧实工改造中。
同时,莲塘街道还安排了70名保安及4名义工在口岸周边开展秩序维护及咨询指引工作,U站及港邻服务空间也已建成使用。今年以来,这些服务设施已累计为4.5万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过境游客解决物品遗失、搀扶进站等事项45宗,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擦亮养老服务“金招牌”
莲塘作为深港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的“桥头堡”。文化与地缘的接近造就深港两地居民天然的亲近性。
近年来,莲塘街道正重点培育养老产业,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莲塘有发展养老产业的良好基础:这里山水与城交相辉映,四季温暖如春,空气清新宜人,市集肉菜丰富且价格亲民,更有那耳熟能详的粤普乡音萦绕耳畔……截至2023年末,莲塘街道60岁以上的老人占辖区居住人口已超过10%。如今,随着深港两地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莲塘也越来越吸引来自香港长者的目光。
养老不必东奔西跑,为满足居民的养老服务需求,2023年,莲塘街道提前布局港籍长者到深颐养市场,并以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牵头,联合中医院、康馨养老院及仙湖植物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计划打造有1300张床位,集合名中医医疗、国家级生态景区生活等众多优势资源,融“医养愉乐”于一体的颐养联盟,为深港融合养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莲塘思路”。
位于东海富汇豪庭的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是莲塘街道发展养老产业一个很好的样本。中心建筑总面积达1052平方米,内部设有功能餐厅、活动厅、休闲书吧、心理咨询室、康复理疗室等12个功能区,涵盖了家庭养老看护、家政养老人才培训以及长者饭堂运营等多项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9点时分,大厅内已经聚集了许多老人,他们欢声笑语,氛围温馨而融洽。中心内处处体现了适老化设计,如扶手、AED设备、智能灯具以及落地音响等。室内光线柔和明亮,装修风格清新自然,墙面上挂满了彰显香港元素的装饰画。在生活起居区,各种家具一应俱全,三人一间的房间配备了落地窗帘,充分保障了老人的隐私。
据莲塘街道相关负责人陈刚介绍,该中心由广州雍美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目前拥有32张托养床位,已有5名高龄长者签约入住,其中3名为港籍老人。中心还提供港式餐食及康复服务,并聘请了港籍护工进行日常照料,深受港籍长者的喜爱。
自运营以来,长者服务中心已服务长者超7000人次,开展健康讲座17场,组织郊游活动2场。未来,莲塘街道将继续深耕精细化养老服务,以长者服务中心为基点,为长者提供包括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性养老服务,让港籍长者“想来、爱来、常来”莲塘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深圳唯一可骑行过关的口岸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系列文旅活动
文化的共融和认同感,是紧紧联结深港双城的无形纽带,一场围绕深港互融的文化建设在莲塘街道展开。
据《莲塘村史》记载,莲塘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和嘉庆年间。这里不仅有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还有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和山水文化。弘法寺、仙湖植物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都坐落于此,莲塘口岸还是深圳唯一一个可以骑行过关的口岸。一直以来,莲塘犹如一块磁石,对深港两地的游客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前不久,“粤韵金声 相约莲塘”粤剧快闪活动燃动了莲塘口岸,一曲耳熟能详的《帝女花》勾起来往游客的无尽回忆。来深圳旅游购物的香港游客徐女士表示:“一过关口就听到熟悉的粤曲,非常温馨,我是忠实粤剧粤曲爱好者,深圳市粤剧团每周在凤凰的演出,我都会过来观看。”
徐女士认为,地理位置相邻是两地居民生活习惯相近的很大的原因。“莲塘和香港之间只有一条深圳河,自己亲戚在莲塘村有老屋,每年都会回来吃大盆菜,这种地理、历史的渊源,使得两地居民在文化沟通、语言、饮食、生活方式上同根同源,走动交流毫无障碍。”
文化的共融和认同感也让越来越多港籍居民加入到辖区社区活动中,为此,莲塘街道以“港人服务中心”“港邻服务空间”等为阵地,围绕促进深港紧密交流合作,策划吸引港籍居民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居深港人同胞的幸福感、获得感。
不仅如此,莲塘还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采取联办、承办等方式,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项目与活动,如梧桐山新年音乐会、仙湖赏花季、碧道骑行、深港文化月等。其中,深圳粤剧团、潮州潮剧团的不定期演出,以及隆林非遗文化“快闪”“跨境骑行”“党员汇·益街坊市集”“阿珍阿强带你游莲塘”等品牌文化活动,已在深港两地居民中具有较高人气和良好口碑。
为了吸引更多深港青年,莲塘还加快推进港风街区建设,西岭自建房整片改造,通过整治利用第一工业区、鹏基工业区厂房屋顶空间,建设露天球场等休闲设施,引进江门五邑楼、佛山禾悦食品等特色知名餐饮,通过整合——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美食品牌知名度。同时,结合港风港味街区及园区厂房空间屋顶整治建设,莲塘还在剧场表演等方面广泛发掘两地资源,力求通过新颖的形式,点亮时尚潮文化,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展望未来,莲塘将紧抓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提前谋划西岭北片区、罗沙南整片区域的开发与发展,通过推动坳下村整村公寓化改造、建设更多港式港风街区、开展口岸门户地区统筹片区发展规划研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让口岸的“硬联通”文化的“软连通”变成乡情的“心相通”,让港人在莲塘“宾至如归”。
来源:南方+ 曾南希 摄影 朱洪波 通讯员 陈兵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