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首届梧桐山诗歌节在深圳举行

  • 来源:广州日报
  • 时间:2023-11-21 11:43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自然城市:首届梧桐山诗歌节”在深圳罗湖举行。首届梧桐山诗歌节通过名家采风、专题研讨、讲座交流等方式,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展示深圳“山海连城”城市名片及“湾区枢纽万象罗湖”良好生态人文形象,打造深圳本土诗歌活动品牌与文化话语场,让诗歌成为生活本身、让市民感受美好诗意。

“自然城市:首届梧桐山诗歌节”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指导,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作家协会承办,笋岗街道办协办。

《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王久辛、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娜夜、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秀美、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玉琳、《十月》编辑谷禾、《诗潮》主编刘川、翻译家董继平、诗歌评论家张德明、《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等来自全国的名家与深圳本地诗人30余人参会。

深圳市作协副秘书长秦锦屏表示,活动对于深圳意义非凡,希望诗人们以诗发声,把宝贵的经验留在这里。“今天我们可能聚焦几首诗,但是未来你们一定能给我们远方。”

罗湖区文联主席杨冰表示,罗湖体现了从改革开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与"自然城市"主题高度契合,在罗湖不必远行也可以拥有诗和远方。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以诗歌为媒,让大家见证美丽诗意的罗湖,通过大家的诗意表达,呈现深圳山海连城的城市名片。

来自全国各地诗歌界的顶流和大咖围绕自然城市这个生态文明话题,共同交流、碰撞,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也讲好深圳、罗湖的故事。

打造“自然城市”文化IP,为文学创作写下经典样本

罗湖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是城市建设的先锋,此次“自然城市”的命名,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以自然城市为媒,以诗歌艺术为魂,呼吁公众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活动的发起者,诗人、罗湖区作协主席谢湘南谈到他提出“自然城市”主题的思考时表示,2020年深圳发布“山海连城计划”方案,这与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区结构,与深圳整体地理环境很是贴切。自己作为一个居在梧桐山下的诗写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40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城市的脚步在放慢,自然不再只是远方和风景,而是与城市融合在一起,“自然城市”也必将成为重要的写作主题。近年来,生态写作是文学界的一个热点,各种文体的文本都有很多呈现,但是将自然和城市结合谈的不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以后写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与领域,当代诗人、作家,如何更好地将自然与城市结合在自己的写作中,如何感受日新月异的城市以“自然状态”生长,这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一个话题。

诗人卢卫平认为,要给城市里所有的东西进行再命名,通过诗歌节这样的活动,为罗湖每一个和自然有关的东西进行一次命名,通过命名写出好的诗歌。诗人安石榴认为,这次的主题点明了诗歌的意义,也点明了深圳、罗湖应该走向何方。诗人彭争武呼吁,从这里开始,用我们手中的笔打造城市的品牌。

以“自然城市”理念,探索更富诗意的生活“打开方式”

诗人刘川表示,因为诗人的存在,罗湖可能在未来依然被传承,要通过文化的维度,让深度的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结合,把家园传递下去。

罗湖区文联副主席魏文芳表示,诗歌大咖们就如何用时代的语言讲好罗湖故事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好的思路,既具专业的深度、也有大众的广度、更有诗歌的温度。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 轩慧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