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奋楫扬帆》系列报道之七: 罗湖:时代“地标”见证高质量发展进程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3-04-24 16:46



导语:漫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街头,你抬头就可以看到代表“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展现“深圳高度”的京基一百大楼,还有最近频频“出圈”的城脉中心。在这方圆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个地标建筑的诞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罗湖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解说:在罗湖中燃大厦21楼,这里清晰地展示着企业三大业务板块的成就,除了人尽皆知的燃气、增值业务外,中燃近几年将目光对准双碳及新能源领域。于是,聚焦“数字化+双碳”的壹品慧科技公司应运而生,而“玉衡”系统,就是该公司在BIM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技术创新。

同期声:中燃集团壹品慧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 薛成宇

BIM它正常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目前已经做了大量广泛的一个应用,但是在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说,在运维阶段的应用还是刚刚起步。

解说:BIM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信息可视化,俗称“建模”。玉衡系统借助这项成熟的技术,打造出“数字+能源+多种应用场景”的新体系,让“能源”这个二维事物,通过三维模型变得可感知、可计量。

同期声:中燃集团壹品慧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 薛成宇

BIM+在运维阶段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结构化,我们就可以把它进行数据库化,有了数据库化这样的底层能力以后,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一个新的应用。通过BIM+的技术应用,我们就能通过知识图谱代替老师傅,从而大大地降低我们运维的成本。

解说:建筑行业与能源管理之间如何打破技术壁垒?中燃集团花了两年时间去思考。这期间,他们克服了数据庞大、物联感知等困难,自主研发出数据轻量化引擎和非侵入式感知卡扣。2022年2月,罗湖中燃大厦先行先试,以自己的楼宇为例,搭建玉衡系统。目前,大厦内部已经铺设了近1500个感知硬件,实现了对大厦能耗的实时监控。

如今,玉衡系统已经成熟推广、应用到了罗湖区的学校、医院、厂区等十几个重点建筑,助力罗湖打造“低碳先锋城区”。

同期声:中燃集团电力及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 李俊

BIM技术跟咱们能源结合之后,其实是两项专业技术,来助力于整个社会的绿色城市运营。我们从整个能源前期的规划,到能源的建设,到后期的运营,全生命周期就有了一个抓手,然后通过多平台的整合,在源、荷、网、储方面,对社会整个能源的结构就会有一定的优化,来推动双碳任务的执行。

解说:玉衡系统的突破,给建筑的低碳绿色运维提供了新方向。在罗湖区日前召开的“建筑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中燃带着这项技术参加会议,向全社会推广。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中建八局与罗湖一起推出的“工业上楼”技术包、中凝科技带来的气凝胶材料、中建深圳装饰推出的幕墙安全检测技术。

同期声:中建八局深圳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工 黄小星

“工业上楼”技术包是为了“工业上楼”提供的一系列建筑智能化的一个技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可实现三百米以上的跨度,并满足重型设备上楼、功能灵活可调等生产需求。

同期声:深圳中凝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天赋

我们在工业领域,是以气凝胶毡一种毯状的保温材料为主;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是以片材的变形隔热片为这个产品形式。它的生产是低碳的,它的使用过程能够降低碳排放量的,所以它是一个能够助力双碳的具体材料和产品。

解说:如今,罗湖区共有1337家建筑业企业,其中“四上”企业123家,一级资质143家。大批实力雄厚的“明星”企业落子罗湖,带来建筑新地标、新技术、新材料,得益于罗湖区优质的营商沃土。

同期声: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 马晓东

我们这几年发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我们辖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方等方面的探索,加快打造智能宜居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解说:未来,罗湖建筑业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向着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不断前进,为罗湖打造“三力三区”和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