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罗湖将全域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
- 来源:深圳+
- 时间:2022-12-31 11:26
罗湖家园网讯:12月30日,在罗湖举办的“双向开放、深度交融”——2022年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交流会上,《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重磅发布。《白皮书》分“新罗湖”“向未来”两大部分,在推进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展示了罗湖在基础设施联通、人才交流畅通、要素跨境融通、产业发展共融、公共服务交融、文化交流心融方面推出的一系列硬招实招。《白皮书》还从罗湖的区域定位出发,通过全域空间对接、产业深度合作、社会融合发展、规则要素衔接等维度,结合罗湖自身资源禀赋,展示了罗湖未来在深港深度融合发展阶段的全新布局。
罗湖全域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
罗湖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深港深度合作,为深港融合开拓新路径。
今年11月,罗湖招商大会推出50公顷的土地和2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面向全球招商,聚焦跨境流量经济,推动深港在商贸消费、商务服务、特色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还围绕金融、商贸、服务业紧密合作,加快深港跨境消费、投资、支付、征信创新等深港金融规则衔接方面先行先试,服务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巨大“增量机会”,将庞大的深港人流转变为消费流、资金流。
本次大会上发布的《白皮书》,更是明确规划了罗湖全域(78.8km²)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以口岸及周边区域(约9.5km²)为核心的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在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产业深度合作等方面,推动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双城三圈”。
社会融合发展方面,罗湖深港妇女儿童交流活动中心、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交流中心、深港青年人才公寓、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罗湖港人子弟学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等一批港味十足的民生项目涌现。
规则要素衔接方面,罗湖积极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如拓展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应用场景;促使人员、货物便捷流动,探索“入区不入境”“无感通关”“单边验放”等创新通关模式;促进民生事业紧密合作,积极争取跨境医疗转诊、港药通、跨境支付等;推动跨境执业便利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体系,令就业创业协同推进.....一条条措施,一批批项目,罗湖用实绩说话,用行动铺就深港深度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构建“1+1+N”规划统筹体系
引领深港合作步履不停
罗湖拥有“最香港”的城区形态。
罗湖区率先成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深港口岸经济带分指挥部,罗湖还加强与国家部委、省市部门联络,积极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组建“北部都会区发展联盟”,建立罗湖南-香港打鼓岭片区联络机制。
罗湖持续对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全新的“1+3+N”产业政策体系,即“1”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个实施细则,分别是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细则,“N”个专项政策,突出对优势产业和“7+1”产业集群的大力支持。
为促进深港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专项政策方面,罗湖推出了如《深圳市罗湖区支持建筑类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建筑类企业引进港澳专业人才在罗湖执业;《深圳市罗湖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深港金融合作发展,对深港跨境金融专营机构或专业子公司最高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落户奖励等政策。
在聚拢港澳人才方面,近年来,罗湖区依托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山水相连的独特优势,推出一系列人才政策、举措、服务,全方位提升对港澳人才的吸引力,聚合深港各类人才资源,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内地“第一站”,促进深港人才、平台、资本互融互通。
来源:深圳晚报 见习记者 黄馨莹 通讯员 易小婧 陈彦洁 陈浪波 刘晓妹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