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解题“棚改第一难”,深圳“二线插花地”棚改进展顺利

  •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2-12-20 11:35

罗湖家园网讯:日前,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标段6栋回迁楼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交付使用。这是深圳首个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和棚改典范项目,也一度被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

据悉,罗湖“二线插花地”曾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安全隐患“高危区”、旧城改造“难点区”,改造“插花地”成为广大居民多年的心愿。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容纳约10万人,再造一座现代化县城,棚改范围之大、建筑体量之大、复杂程度之大前所未有。作为消除隐患、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深圳市、罗湖区和龙岗区两级党委政府将其列为“一号民生工程”。

该项目于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其中回迁房约99万平方米,保障房和人才住房约32万平方米。该工程划分为六个标段,此次验收的6栋回迁楼,由中建三局二公司华南公司承建,建筑面积占全部规划的三分之一,涵盖安置住房、中、小、幼儿园学、社康中心、市政道路等多个业态。

高标准打造深圳“一号民生工程”

中建三局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在工程质量上也远超出了常规棚改项目要求。项目以“一流设计、一流管理、一流施工”的高标准建设人居环境示范社区,打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秉持“精益建造”理念,实行“N-10”模式,在高达51层的回迁楼施工中,从结构上到第10层开始,进行门窗、二次结构、阳台栏杆等穿插施工;创新采用构造柱一次成型、楼梯踏步压槽、电梯预埋优化、预拌固化土等新技术、新工艺,确保一次成优,不仅提高了效率,缩短工期,更减少了质量隐患和环境污染;利用数字化加工平台,在加工库房将管件按照图纸预制加工,运输到作业层处安装,批量加工,既节省了人工,也增加了工效;搭建“一平台、五体系”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多方位实现智慧应用;组织开展“渗漏纠察”等专项排查,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深圳市政府设立的住建局、代建方、外请第三方“三道防线”基础上,项目也建立了“三道防线”,从班组、质量员到项目团队层层把关,以“百年民生工程”为目标铸造精品。

在严格的安全、质量管控下,该项目多个施工地块获得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党建引领促进质量管控

项目党支部采用“五位一体”推进模式,与住建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协会成立联合支部,通过制定党支部责任清单、建立党支部工作制度、形成党建工作指引,紧抓安全生产和质量施工,推动“党建廉建共建,安全质量共管”。

项目上相继开展“党员示范岗”“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党员安全示范队”“党员质量示范队”“党员突击队”等创建活动,全方位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同时,还启动“百日攻坚”行动,为项目履约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在质量月活动中,围绕项目生产开展砌筑技能比武大赛和实测实量检查评比活动,助推项目质量管理跃上新台阶。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程远州 杨红梅 李玉峰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