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上新”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时间:2022-12-14 15:41

罗湖家园网讯:芬芳满园的紫薇花谷、处处皆景的绿色庭院,在高楼林立的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街道桃园路,出现了一所生机盎然的“绿洲校园”。因地得名的桃园小学致力构建一所“有趣、有爱、有力量”的校园,一所“师生每天都愿意来”的校园。今年9月,罗湖区启用桃园小学等5所新建校园,有处于高楼大厦之间生机盎然的“绿洲校园”,有融入童话般美好的森林式学校,有户内外融合交流的创新型花园式学校……这5所学校,不仅校园环境美丽,而且办学模式、理念都有所创新。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凸显。近年来,罗湖区强化政府主体责任,通过新改扩建、棚户区改造、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等途径,努力破解老城区“地少人多”等难题,千方百计建学校、增学位、提质量。

为保证学位供给措施落实到位,罗湖区成立教育领域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指挥部。该指挥部构建“1+4+N”建设项目攻坚组织,其中包括1个总牵头单位、4个责任部门、N个成员单位,形成“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的良好局面。

“罗湖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先把最好的资源、最优的地块投入在教育上。”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介绍,罗湖区教育局作为总牵头单位,会同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教育领域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统筹综合、议事协调等七项机制,并狠抓落实。

为确保学位建设工作提质增速,罗湖区发展改革局会同区教育局,对中小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后,对桂园中学等10所老旧校园率先进行改扩建。罗湖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了该批10所改扩建学校的前期工作。

罗湖区在教育领域项目中,强化高位沟通和日常监管,组织建立“1+2+26+33”工作群机制。针对26个攻坚项目以及其他33个教育领域项目,该区构建了“一项目一群”的工作方式,畅通每日反馈、定期报告等信息沟通渠道。罗湖区利用罗湖教育云平台,开发实时监督报告系统,相关责任单位利用该系统,随时认领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为强力推进攻坚行动落深落实,今年1月至今,牵头区领导多次带队赴市级部门,沟通协调学校建设问题,组织召开14次区级教育领域项目调度会、专题会,协调130余项项目堵点难点问题。罗湖区教育局加强统筹,建设项目每周一协调、每月一督办。该局还协调各责任单位,倒排工期计划,推动翠园东晓集团筹办棚改木棉岭学校(创新学校)等。

针对建校较早的学校,罗湖区分期分批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通过现代设计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罗湖区以适当超前、辐射周边为原则,在解决城市更新项目学位需求的同时,统筹周边学位需求,结合更新项目同步实施,缓解学位压力。

存量学校挖潜,新建学校创优。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是罗湖区着力打造的重大民生项目之一。学校位于深圳市罗湖区金稻田路与稻花路交界处,是翠园东晓教育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建筑别具一格,借鉴了岭南传统建筑中“骑楼、庭院、遮阳、冷巷”等建筑特点,整个校园庄重沉稳、清新大气。

罗湖区银湖实验小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笔架山麓、银湖之滨,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银湖实验小学是一所童话森林式学校,是孩子们读书的好地方。”银湖实验小学校长刘建东表示,学校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创建一所面向未来的“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成就儿童”的儿童友好型实验学校。

如何设计校园,让学校颜值、内涵俱佳?罗湖区自规划之初,就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园文化等注入校园,还通过“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及教科院专业孵化等多种模式,从学校品牌、文化输出、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培育校园文化底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就传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术传统,成立少年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等四大学院,与大学相关学院和研究院深度合作。礼文学校将大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内化为中小学科普教育课程,开设“院士(教授)大讲堂”等活动课程。

新开工建设项目3个,续建项目12个,建成项目11个,新增公办教育学位9855个,数量接近“十三五”期间的总和……这是今年以来,罗湖区推进学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2020年到2025年,罗湖将新增3.5万个学位,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罗湖区努力建一所美一所,办一所优一所。”殷刚表示,到2025年,罗湖区要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满足人民群众对罗湖教育的期待,形成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 刘盾 通讯员 徐军 黎鉴远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