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活动 奋进罗湖

罗湖区教育局 打造“向美而生”育人特色 建设素质教育先行区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1-12-31 17:46

罗湖家园网讯:先行示范,教育先行。

罗湖教育创造了多项辉煌,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区”。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改革创新始终是罗湖教育发展的主脉。

今年初,罗湖区全面启动“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用3到5年时间,建设素质教育先行区、智慧教育创新区、教师发展示范区、教育治理样板区的教育“四强区”,全面推动罗湖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把罗湖打造成一个区域性教育高地,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将素质教育先行区排在教育“四强区”中的首位,可见罗湖对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建设路径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罗湖将“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通过打造“向美而生”育人特色,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这也是“双减”的核心要义所在。

作为广东省教育强区,罗湖正朝着素质教育先行区的方向阔步向前。

提升育人高度打造“向美而生”特色

教育事关民生。要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必须首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心怀美好,自然就能摒弃假恶丑,自然就能向美而生。”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表示,蔡元培先生力倡美育,认为美能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美能求真向善丰己救国。殷刚希望罗湖的学子用美浸润心灵,用美立言立行,以美回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罗湖区要建设的素质教育先行区,是‘向美而生’的素质教育,是‘大美育’下的五育融合,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生态。”

美育,一般也称审美教育,其概念和内涵随着时代有所创新。其中,“大美育”的概念最早由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他认为在所有的课程中,在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美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美育在新时代日益受到重视。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今年以来,罗湖区以“大美育”的理念加强五育融合的育人研究与实践,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德美融合立德树人”罗湖区新时代学校育人模式改进项目,打造“向美而生”罗湖育人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是教育部唯一一所以“青少年道德成长与生活德育”为研究方向的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道德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孙彩平教授说:“我们的德育改革遇上了新时代,作为改革前沿的深圳教育要有前瞻意识。德美一体,立德树人,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大美育’下的五育融合实践,罗湖走在了全国前列。”

有了殷刚的方向指引、专家的理论支撑和路径建议,罗湖区教育局正结合罗湖教育实际,以打造“向美而生”的育人特色为发力点,从把握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资源、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四个维度,全面提升育人高度。

教育路上,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罗湖通过“向美而生”育人特色的打造,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体系,在教育主体上从“单”转向“全”,在育人过程上从“分”转向“合”,在育人空间上从“点”转向“体”,纵深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思政先行从心出发

树高千尺,根在沃土。

罗湖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思政主题活动150余场,覆盖全区各中小学,在10余万青少年心中播洒红色种子、涵养家国情怀。

各学校也结合特色开发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思政课程。其中,滨河小学的《“画”说党史》主题系列微课,选择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经典作品赏析中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在故事讲述中了解和理解党的百年历程,增强爱党、爱国、爱深圳的自豪感,从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怡景小学为代表的许多学校致力于厚植文化土壤,开设了包括国学经典、诗词吟诵、剪纸、书法、礼射、武术、舞狮、民乐等课程,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历史底蕴、中国特色、罗湖风格的精品思政课程。

在罗湖,思政课的学习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户外、在云端。“走,今天去罗湖桥上课!”通过“追寻罗湖桥”的项目式学习,罗湖在全市率先开展“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让青少年成为历史印记的参与者、讲述者。梧桐山的毛棉杜鹃花开了,青少年们拿着画笔和相机,登高望远,在花海中聆听红色故事,记录所思所想。“小手拉大手”万个家庭学党史活动,上线10天就吸引4万余个家庭45万人次参与,一家人比拼学识的经历让孩子们记忆深刻。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育人的基础工程,罗湖教育统一思想,提高站位,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增强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及应急处置响应,率先完成学生心理档案及危机学生预警库的建设,率先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应查尽查工作,实现早发现、早干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以锦田小学为例,学校组建了专家顾问、专职教师、班主任、家长助力团、学长义工组五支队伍。其中5位专职心理教师以“大课+小课”的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做好特殊学生的个案跟踪和应急预案;关爱学生心理,班主任队伍做好联动,把一些可能产生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学长义工作为心理朋辈辅导员,参与班级管理,协助老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边探索边实践,为孩子的成长编织好“防护网”。

阅读打底以书为友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罗湖一直把阅读作为习惯养成、夯实底蕴、精神打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持续深化“大阅读”行动,不断完善校园全民阅读设施,不断丰富阅读活动载体,不断强化阅读指导服务与阅读课程建设,不断加强与家庭、社区阅读联动,让阅读成为人生最美的样态,让阅读成为校园、家庭乃至社会最美的风景。

12月8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第十八届语言文化节暨中英文阅读节“经典点亮童年Reading is fun”闭幕。当哈利波特遇上岳飞,当苏轼遇上李白,当小红帽遇上霸王龙,当花木兰遇上美人鱼,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热闹的校园仿佛开启了“任意门”,孩子们纷纷“从书中走来”,怀揣着对书中美好世界的憧憬、对奇妙故事的想象,扮演成自己最喜欢的书中人物,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罗湖的“大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节,是图书馆,更是以课程的形式走入每一所学校,走向每一个孩子。

爱阅读,也要会阅读。多年来,罗湖在区域阅读课程建设上稳扎稳打,形成了“共读书目推荐”“共读书目教学”“共读书目阅读测评”的整体推进模式,绘本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图书馆阅读等区本阅读课程也早已实施。

今年读书月,百仕达小学获评“全民阅读示范单位”称号,也是全市首所集齐学校、图书馆、个人各奖项“大满贯”的学校。百仕达小学的阅读,借鉴了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研究成果,聚焦“阅读理解能力”,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核心目标,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生态。

健康第一运动为伴

没有健康,何谈未来?

近年来,学生近视、肥胖等问题突出。据教育部今年10月发布的2020年监测数据,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其中约10%的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肥胖率同样不容忽视,教育部4月发布另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中小学肥胖率超过了10%。

“健康第一”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罗湖教育扎实推进“大体育”行动,积极创造条件增加体育课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办好校园体育节,创建校园体育特色品牌项目。

校园足球的“翠园模式”是罗湖体育教育的金字招牌。广东省首家注册的中学生足球俱乐部在翠园,首个从中学足球俱乐部到中超俱乐部的“学生球员”在翠园。其实,自“大体育行动”推进以来,罗湖的校园体育可谓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罗湖区被教育部评选为全省唯一、全国仅四个的校园足球优秀满天星训练营;螺岭获广东省小学生游泳比赛乙组团体冠军,莲南小学罗攀老师获全运会冠军。罗湖区还率先引进了奥运冠军于洋,为罗湖区校园羽毛球项目实施增添强劲的力量。

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罗湖坚持推动作业、手机、读物、睡眠、体质“五项管理”,率先开展“慧眼工程”,全面预防青少年近视,成功主办“AI科技环境下的学校体育新生态”研讨会,华丽小学原创的“慧眼姿态操”获教育部肯定并将在全区推广。

艺术同行梦想绽放

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

从“一生一艺”到“一生多艺”,保障罗湖80多所学校的10万多名学生人人都会合唱,人人都会一种乐器,人人都会戏剧表演,是罗湖音乐教育的目标。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佳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去表达所见所思所悟所想,去创造一个美的世界,是罗湖美术教育的追求。

时而婉转时而欢快,时而激昂时而温润……11月13日晚,深圳大剧院内天籁童音惊艳全场,深圳市笋岗小学童声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在此举行。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合唱团85位孩子和6位老师合作,先后演唱了《我心歌唱》《灯火里的中国》等17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为在场的近500位观众带来了一场童声合唱的艺术盛宴。

罗湖探索“乐器进课堂”“舞蹈进课堂”等校本课程,推行“学校音乐特色艺术团建设”“课堂+音乐教学”“音乐研习基地”模式,全面推进罗湖音乐教育发展。从城中村的孩子到登上大剧院舞台,笋岗小学的童声合唱演出就是成功范例之一。

翠北实验小学以“儿童参与”为宗旨,师生共同打造了一间具有高度审美感的厕所,利用常规课让儿童参与社会化设计,让创新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发生。紧贴深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孩子们从校园厕所文化出发,以美育滋养文明。

学生自主审美社团是罗湖区美术学科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项学校美育品牌。在全面加强中小学美育工作的时代背景下,罗湖区美术学科自七年前开始以生活美育表达为核心,通过跨学科的探究,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领孩子们自主探究。从最初部分学校的初步尝试到一批学校的深度挖掘,自主审美社团已经成为红桂小学等一批罗湖中小学的美育基本模式。

携手科创面向未来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罗湖区中小学第四届大创客节从7月开始,至12月正式结束,全区中小学校5万多名师生参加了系列活动,近4000人次参加线上展评和线下现场竞技大赛,共评选出2244个学生奖项。

本届大创客节以“智慧、融合、创新、成长”为主题,倡导智慧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实践成果分享,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选拔创新型人才,展示罗湖科普教育、科技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成果。

近年来,罗湖积极构建“科技教育”生态体系,分别建立了学生创客指导中心,开展14个类别的创客课程实施服务,建立了12个区级学校创客实践基地,在全区已有26个市级优秀学生社团和23间市优秀创客实践室的基础上,再建成10间人工智能实践室。

此外,罗湖还积极推进项目式学习和STEAM教育活动,先后举办4期项目式学习课程达标培训,举办两期PBL教师赛事,正在举办首届学生PBL赛事。

不仅如此,罗湖还积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教育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翠园中学连续两年4个作品入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广东省10强和全国60强,其中两个获创新潜力奖(金奖),两个获银奖;罗湖“区域推进‘大创客’行动”2019年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项目。

以劳育德与美共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0月31日上午,洪湖小学与洪湖公园组织举行“洪湖公园聚荷园——园校共建劳动、科技、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在致辞中明确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和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洪湖公园与洪湖小学的携手合作基地建成,是罗湖大力推广劳动实践教育的一个缩影。

“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这里的美食全是纯手工制作。”

“我们的牛轧糖提前一周买材料,前后要经过七八道工序,又香又好吃又健康。”

“这是我的刺绣作品叫《一路平安》,扫二维码就可以根据网上的教程来学。”

……

12月3日下午,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靖轩小学校园内热闹非凡,这里是罗湖区2021年劳动教育嘉年华分会场现场。

彩灯手工坊、巧手剪纸阁、靖靖美食餐厅、心甜意洽烘焙坊……学校一至六年级28个班全参与,家长老师学生齐动手,均在本班开展“劳动与生活”家校课堂,从低年段的整理收纳、简单的手工制作,到中高年段的烹饪、烘焙、职业体验等等,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劳动带来的成就与喜悦。

家社协同赋能成长

育人不止于教师,育人不止于教材,育人不止于教室。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构建教育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良好生态,是罗湖建设素质教育先行区的重要举措。

2018年开始,罗湖实施家庭教育改革,主导并推进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育人模式。目前,罗湖已建成34个家庭教育试点学校,81所学校家委会全覆盖,落实100%家访制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区域中小学家委联合会,校校都有法制副校长、卫生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家校社协同,合力托举孩子的明天。

翠北实验小学的夜晚灯火通明,坐在教室里的不是上晚自习的学生,而是家长。2017年至今,“父母夜校”在翠北实验小学已经开展了82期,为近万名家长普及家庭教育基本理念,让家长和教师成为学习共同体、育人共同体。

罗湖区教育局于2021年9月至12月开展未成年人关爱季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活动,通过“现场讲座+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主题为“向美而生”的系列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尹烨、南兆旭、王秋英、王人平、赵志祥等专家做客罗湖,与家长一起探讨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教育之美,累计参与学习的家长达20.6万。全国优秀教师、翠北实验小学校长李巍说,罗湖已率先指向了家庭教育的高地——以美育人。

教育是为明天服务的,教育就是为了塑造美好的明天。罗湖在前期持续开展“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四大行动及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建设素质教育先行区,打造“向美而生”的育人特色,是传承,更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 叶淑萍 肖新宇 徐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