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黄贝街道全市首推“三大率先” 夯实监管力量推进垃圾分类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1-12-24 08:58
罗湖家园网讯:12月21日下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带队在罗湖区黄贝街道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罗湖区副区长肖嘉睿参加调研,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廖齐梅、副总工陈红忠,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胡维衡、副局长魏明来,黄贝街道办事处主任钟远锋,各街道分管领导及市分类中心、区分类办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杨雷一行首先来到黄贝街道景贝南小区,调研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情况,现场了解"不分类不收运"实施情况,就宣传发动、志愿督导、居民参与度、垃圾收运等情况,与区、街道、社区、物业管理深入交流。
据悉,景贝南小区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共有49栋楼房,居民约5000人,属街道辖区内大型小区,但小区原先的每天厨余垃圾回收量却只有1桶,存在回收量不匹配住户量的异常情况。街道执法人员结合收运台账及垃圾分类数据进行溯源追查,巡查发现该小区存在将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厨余垃圾倒入其他垃圾桶的情况,街道执法人员对物业单位进行了多次警告,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黄贝街道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在全市率先执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规定,倒逼景贝南小区物业,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主体责任,经过整改,景贝南小区厨余垃圾日收集量从1桶升至10桶,"以罚促改"取得显著性效果。
针对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街道执法人员将会向当事人开具整改通知书,告知违法事实,让当事人立即改正。没有严重违法情节的居民,引导其通过微信小程序"深分类",参加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督导等活动,免于行政处罚。
在调研完黄贝街道"不分类不收运"的落实情况后,杨雷一行于街道怡景社区工作站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各街道积极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杨雷对罗湖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屡现创新,实施"不分类不收运"、牛奶盒资源回收校园实践活动等先进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罗湖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新要求。杨雷强调,要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坚定信心,用发展的眼光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指出,要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监管,抓好垃圾分类前端投放,推动垃圾分类管理更加精细化,推进罗湖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黄贝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主动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新模式,率先推出全市首个以社区为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排名机制,以厨余垃圾量作为考核指标,通过落实各个社区主体责任,全力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并率先组建垃圾分类网格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增强网格化治理工作的社会协同,以社区网格员为牵头人、社区居民为队员,通过群策群力,带动和培养更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践行垃圾分类,促进提高辖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接下来,黄贝街道将推动"三大率先"举措走深入实,形成职责清晰、标准明确、奖罚分明的垃圾分类工作闭环,并通过推进义务监督员制度和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夯实监管力量,引导居民养成自觉分类习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李娴 实习生 许文静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