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突出强韧性优品质,坚定不移完善城区建管,在提升发展形象上取得新突破
- 来源:
- 时间:2021-10-27 09:36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进一步精心打磨、仔细雕琢,打造湾区一流、品质卓然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区。
提升城区品质。推动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持续推进沿街建筑外立面综合整治,完成77条道路品质提升。新建19处立体停车设施,增加泊位3000个,深化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进一步破解“停车难”。推动城中村、老旧小区“瓶改管”工程“应改尽改、能改全改”。推进大望梧桐片区水质保障工程,新改扩建污水泵站2座。“一点一策”推进内涝积水点综合治理,建成区40%以上面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完成35公里碧道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建成“无废城区”。
优化生态质量。落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成效,PM2.5年均浓度降至18微克 /立方米以下,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加快推进笔架山河、清水河、布吉河(罗湖段)上游复明,打造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标杆项目。新建改造10个社区公园、75个社区共建花园,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充分挖潜街角空地、零星地块建设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有温度。做好东湖公园、儿童公园等市属公园接管提升,全方位打造“城畔山水、花漾罗湖”。
涵养文化品位。实施公共文体设施提升改造行动,积极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建成“一馆一中心”、粤海体育休闲公园等重大文体项目,新增文体设施空间1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基层文体场馆改造升级,有序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基层“10分钟文体圈”。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交流合作,推动深港澳三地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文化机构共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联合港澳开展“岭南文化”集中推介展览。整合“三山四湖”自然资源,深挖改革开放、现代都市等人文资源,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