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罗湖医改的本质:以健康为中心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1-08-20 09:13

罗湖家园网讯:翠竹街道社康中心位于深圳市罗湖区贝丽南路,它也被定位为“未来社康”。翠竹社康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罗湖医改近六年来的一个缩影。2015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探索,罗湖医改拉开帷幕。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坚守“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改革目标,罗湖医改在国内率先探索和实践了最彻底的医疗资源整合形式,为医改的创新开辟出一条崭新路径。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首批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南都记者赵炎雄摄

目前,罗湖医院集团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围绕着如何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平台,让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视角

一名全科医生的成长

2009年,韩翠平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成为了一名全科规培学员。三年后,规培结束,她来到罗湖区木棉花社康中心,成为了一名社康医生。

第一次去木棉花社康中心时,韩翠平说自己下了公交车,走了很长一段路,转了几个弯后,眼前出现的是一个100多平米的小社康。从三甲大医院到小社康,韩翠平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那时候社康一天就十几个门诊量,居民偶尔来社康开药,全科医生是什么,很多居民也是不了解的,更谈不上信任。“韩翠平说,转机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罗湖医改开始了,5家区属医院,23家(2015年数量)院办院管社康中心一起,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社康,以及在社康的全科医生等到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在之后近6年的时间,韩翠平从一名普通全科医生成长为副主任医师,目前是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副主任。在医院集团的支持下,2019年,韩翠平等6人一同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骨干全科医生培训,而这几年来,来自澳大利亚、丹麦、瑞士等世界著名的全科医生专家也来到罗湖讲学。“从一名普通医生,到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全科医生,只有在深圳,在罗湖才有这么好的机遇。”韩翠平说,因为医院集团对社康、全科医生的重视,她在2018年获得深圳市基层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得“罗湖好医生”、“罗湖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评选罗湖好医生时我特别激动,罗湖一共评20名,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可以和很多大咖一样,有机会拿到这个奖项,我感受到集团对全科医生的支持。”韩翠平说,在社康做医生,也感受到居民的变化。从对全科医生不太认可,到主动签约家庭医生,从一天整个社康只有十几个门诊量,到现在每个医生一天常规接诊三四十例,甚至百余个病人,社康的体量、承载量都在增加。

韩翠平也在日常工作中,意识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不是一句空话。”我经常给社区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做健康教育,现在控制好,才能降低风险,慢病管理好了,才能花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韩翠平说,罗湖区开展的癌症筛查项目,也让很多居民实现了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

这些在韩翠平看来,都得益于罗湖医改的发生。

作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社康中心,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将被打造成为一个标杆,居民想要的医疗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实现,加上医院集团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市民就医更加便捷,也更加实惠。

纵深

实现办医导向从保疾病转向保健康

2020年12月底,罗湖医院集团凭借“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捧回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社会类银奖。而在这之前,2020年10月,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作为深圳医疗界的代表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获得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孙喜琢表示,“此次虽然是个人获奖,但实际上代表深圳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对罗湖医改的充分肯定。”

罗湖医改从2015年开始。2015年8月,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成立,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改革目标,开启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在国内率先探索和实践了最彻底的医疗资源整合形式。截至2021年,集团由罗湖区人民医院、罗湖区中医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5家区属医院,36家院办院管社康中心以及1个研究院(深圳市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组成,是一体化紧密型唯一法人代表的医院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罗湖医院集团在国内首个践行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办医导向从保疾病转向保健康,其改革经验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罗湖医院集团构建强大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做强做实社康中心;全面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建立覆盖全社会、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与街道联动,共建共享,打造全国“健康社区”样板。近6年来,罗湖区社康中心从改革前的23家,到现在的36家,目前还在增加,全科医生从74名增加到358名。此外,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还成为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每年将培养30名以上全科医生。

孙喜琢认为,以健康为中心,这是罗湖医改本质上的特点。罗湖医改不仅仅是“三医联动”,即医疗、医药、医保的联动是不够的,罗湖医改需要多部门联动,全社会联动,才可以实现医改目标。

“市民的健康不是单纯卫生部门的事,比如说,市民有没有安全的交通环境、安全的生产环境,能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安全的饮用水,孩子有没有从小养好良好的健康习惯,能不能给居民提供健身场所,这涉及到教育、体育、农业、市场、水务等方方面面。”孙喜琢说,进一步深化罗湖医改,需要“三医”以外的各个部门联动,部门要一起共同努力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孙喜琢认为,罗湖医改追求的不是治好几个病人,而是让病人能够长期健康的生存。

“罗湖医改未来,也就是‘健康中国2030’要求,让人民更健康。”孙喜琢说,罗湖医改的方向,无需争论,就是以罗湖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计,这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完成的。

抗击新冠疫情,罗湖医改的实践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检验。得益于罗湖医改5年多的努力,在抗疫的战场上,罗湖一次次通过考验。

罗湖医改让辖区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运作体制发生了显著改变。罗湖医院集团的成立,强力保障了集团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源调配力度,通过一体化调配集团人员和物资,做好发热门诊接诊、口岸防控、驿站防控、核酸采样、心理疏导、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

“重基层,强社康”是罗湖医改的重中之重,基层的社康做大做强,让家庭医生来到每个辖区居民身边,是罗湖医改的最大成就之一。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罗湖区就有14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投入疫情防控,其中,474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与社区工作站、警务室联动,围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居民健康监测管理”“企业复工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四个关键环节,推进了社区联防联控,确保了社区居民健康。

新冠肺炎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核酸检测,尤其是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避免聚集性感染。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冠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其核酸检测日检测量达40万例;独立完成全区两轮全员核酸检测、各种专项检测及其他检测共计615万例;日检测量及累计检测量均位居广东省公立医院首位。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罗湖医改的一个成果,如果没有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成立,也就没有这一连串的数据,没有这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

“医防融合”也是罗湖医改的重点之一。早在疫情发生之前,罗湖医院集团与罗湖区疾控中心已经实现无缝衔接,两者建立了“医卫联动、职责共担、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为罗湖医改提出的“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目标共同努力,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巨大合力,高效协同完成“哨点监测、疑似病例处置、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人群管理、确诊病例转送、出院患者管理”等工作的衔接与闭环。

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防控体系,2021年7月16日,罗湖医院集团正式组建“平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队,扩充罗湖区的应急保障队伍,确保一旦出现暴发疫情,及时到位,快速流调,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首批流调队伍共40人,队员来自集团下属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慢病院以及社管中心,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习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相关专业。

孙喜琢介绍,疫情的防控主要在溯源,有效、迅速的溯源,进行封闭式管理,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而流行病学调查需要疾控人员来做,专业性很强,再加上短时间内涉及到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溯源,疾控平时不会有这么多的专业人员,所以决定抽调80名具有公共卫生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如果有疫情发生,这批队伍就归疾控管理,配合流调工作的开展。

知多D

翠竹街道社康中心

翠竹街道社康中心有四层楼,占地9860平方米。一楼是全科诊疗区、代谢性疾病诊疗区、儿童近视防治区、抢救室、药房、医学影像区。二楼是健康体检区,从婴儿到老人,体检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三楼是预防接种区、口腔保健区、妇女保健区等。四楼是高危儿康复中心,名中医馆和康复理疗也在这里。

翠竹街道社康中心作为深圳全市业务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齐全的社康中心,已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科培训基地、国际ICF言语康复示范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康复博士生实践基地、广东省儿童康复“服务基层”战略联盟会长单位、儿童智能康复技术示范单位、深圳市儿童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吴斌 王道斌 李榕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