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通街区

清水河街道探索物业城市服务合作模式,破解城市管理痛点

  •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罗湖大件事
  • 时间:2021-08-05 09:11

罗湖家园网讯:8月2日,清水河街道与深圳吉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举行物业城市服务合作签约仪式。这意味着,该街道将以城市环卫服务为切入点,将辖区城市服务与基层社区管理相融合,推动物业城市改革合作共赢。

这是清水河街道开展“物业城市”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的落地措施。具体来说,通过“物业城市”治理模式,将多部门管理需求“整合归一”,由物业管理企业统筹管理,构建“多对一、一管多”的业务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全域治理。

着眼城市管理痛点,将物业服务经验应用到城市服务领域

何谓“物业城市”模式?清水河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该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物业运营企业,开展城市管理和服务专业化运营,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多头管理、专业不精、智慧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该负责人补充道,近年来,物业服务场景日趋丰富,“智慧社区”建设使物业服务企业对技术应用特性更为熟悉,从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量级有所不同,经验可以借鉴。一些大型品牌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多业态、模块化的管理系统和工具,一定程度上可以移植进入城市服务领域。

“物业城市管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本着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以落实物业管理、生活垃圾条例为契机,建立和完善物业城市服务监督机制,推动物业城市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谈及“物业城市”改革试点工作,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如是说。

搭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让城市管理变得更“智慧”

据了解,清水河街道在此次“物业城市”改革试点中,将通过“一平台两管理三服务”,探索“物业城市”服务专业市场新路径。

“一平台”指搭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化+APP平台,实现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可移动系统性管理,全方位实现街道业务运营管理,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管”。

“两管理”包括市政一体化管理和社区综合管理两方面。其中,市政一体化管理指聚焦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市容巡查、社区公园、零星工程、河道巡查等市政一体化管理,统一运用管理与技术综合手段实现全面调度管理,建立政府部门、街道与物业公司的无缝对接机制,实现“全物联、全指挥、全分析、全服务、全考核”管理新模式。社区综合管理则依托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党建+社区安全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建立隐患风险点物联感知网络,实行河道、“三小场所”、用电安全及设施设备安全智能化监控,同时整合现有执法、应急巡查力量,通过平台统筹管理,协助街道开展精细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日常管理工作,构建街道内的“科技围合”安全防线。

“三服务”涵盖加强社区民生服务、城市专项设施服务、城中村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其一,社区民生服务指整合党群服务、民生微实事、社区政务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居民自治服务等各类公共资源、专业服务的社会力量,强化基层的党建服务核心,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生态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社区人文交流;开展人力资源合作,建立辖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促进市民再就业。

其二,城市专项设施服务包括围绕各类专项设施(交通枢纽、园区、河流、社区公园等)建立平台化产品,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动态管控;承接清水河重点更新单元片区及辖区公园等市政公用配套的物业管理。

其三,城中村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指除传统卫生保洁、安保外,利用股份公司现有资源(如土地、厂房、物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解决停车管理、物流快递、物业服务、水电抄表、房屋租赁托管、托老、托幼等生活需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罗湖大件事 记者 陈杏花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