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法网有柔情——深圳政法英模代表背后的故事

  •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4/21 15:32

    分享到:

张玉

王惠奕

余秀齐

曾艳

刘海峰

英雄者,国之干。

根据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3月26日,深圳召开政法队伍英模事迹报告会,张玉、王惠奕、余秀齐等5名优秀干警组成的政法英模事迹宣讲团讲述了发生在自己或同事身上的感人事迹。本报记者采访了这5名英模代表或其同事,听他们讲述英模炼成的故事。

张玉:心怀责任炼成7枚勋章

身着“战狼突击队”战袍,胸前挂着7枚功勋章的张玉是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一枚枚功勋章的背后,都是张玉不可磨灭的记忆。

2008年,入警不到3个月的张玉赴汶川抗震救灾。“在瓦砾中的一点动静,大伙听到后立即用木棍撬。撬断了就用手挖,指甲渗血却感觉不到疼。”张玉说,他们在大雨中救出一名伤者,但被压太久,呼吸困难,双眼紧闭,一旦睡着可能再也醒不过来。这时,老队员带头唱起《团结就是力量》,歌声响彻十几公里路,这名伤者被“吼醒”后送给医生救活了。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歌声一直伴随着张玉的从警之路。在特警团队,有个训练项目叫综合体技能:首先在110米内穿越8种高低宽窄不同的障碍,200米冲刺,爬上七层楼,记下一组乱码数字,再从楼顶索降,百米冲刺后翻滚300斤的轮胎5次,背起60公斤假人狂奔50米,分解组合枪支快速射击,最后将楼顶的数字写在终点的黑板上。整个过程不能超过6分钟。“特警面对的往往只有一次机会,老天往往只为我们睁一次眼。”张玉说,特警练兵备战每天都在上演,但他却不希望被经常使用,因为每一次出警都意味着大事发生。

罗湖的一宗警情让他印象深刻。当时,一男子扬言要点煤气炸楼。张玉团队抵达后,顺着绳索空降到男子房间窗外,没想到男子却爬上楼顶试图跳楼。制止暴力的战斗变成救援和抓捕。32楼,一根20厘米宽的横梁,人站上去都觉得眩晕。张玉和一名队员为不惊动男子,沿着横梁匍匐前进,抓住谈判专家吸引男子注意力的瞬间扑了上去,抱住他摁倒在地。

在战斗中把队伍炼成钢板一块,却无法回避队员有血有肉的事实。“这些兄弟姐妹和我连续在队里过了8个年三十,比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还多。”张玉说,支撑他临危受命、反恐防暴、维稳处突的,是“责任”二字。

王惠奕:撑起法与爱的金色天平

20年前,王惠奕还是个扎着马尾的青涩的法学毕业生。如今她已成长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王惠奕对入行的第一课印象极深。刚入职时,一对摆修鞋档的老夫妻呼天抢地要告政府,说政府把13岁的智障女儿抢走了弄丢了,却提供不了证据。王惠奕原以为案情简单到直接按法律规定驳回起诉就好了,没想到法官带着她跑了一天,收容站、孤儿院、学校跑了个遍。一沓沓笔录、一个个证人出现在庭上。孩子没找到,老人还是撤诉了。

“胸前法徽上的金色天平,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托。”王惠奕说,当法官,不要怕麻烦,公平正义不会无缘无故,而是为老百姓多一些再多一些的努力里。70多岁的蔡先生,案件历时十年历经四级法院多次审理,他多次上访,说要自焚。王惠奕十余次查清事实,一个月“5+2”“白+黑”,写了几万字的审理报告,最终仍未支持蔡先生。

想到蔡先生可能难以接受判决结果,王惠奕主动约他到法院。4个多小时里,他拍桌子,王惠奕就给他倒茶水;他高声不满,王惠奕就认真听他说;他说累了,王惠奕就和他说判决的理由。送蔡先生离开法院坐上出租车,他终于说:“王法官,虽然你判我输了,但你是我见到的最认真最负责的法官。”

从事行政审判,王惠奕认为,在个案裁判中实现公平正义还不够,要努力做好法治国家的大文章。交通案件中,王惠奕发送的司法建议促使政府部门对全部文书模板进行检视,更正了58处错误;税务案件中,王惠奕的建议促使政府部门完善执法流程,进一步保障老百姓说话的权利。

余秀齐:白衣为甲书写警魂仁心

前不久,看完《你好,李焕英》的女儿走出电影院,突然紧紧抱住余秀齐,在她耳边轻声说:“你好,余秀齐。”女儿的话,让余秀齐瞬间热泪盈眶,思绪涌上心头。

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四级高级警长余秀齐是2020年连续在岗58天坚守封闭执勤的唯一女民警,也是一名医护人员。除了统筹管理防疫物资、开展体温监测和进行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等防疫工作,余秀齐面临更棘手的工作是疫情防控管理。2020年2月27日深夜,戒毒人员郑某突发疾病被送到卫生所,当时已昏迷。余秀齐一边抢救,一边查找郑某的病历,初步诊断为心梗发作。但卫生所的设备无法满足抢救需要。余秀齐立刻想到了战友,他们展开远程会诊,郑某最终转危为安。

连续58个日夜的封闭执勤,余秀齐所在的医疗组接诊戒毒人员1396人次,处置发热病患13例,进行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235人次,实现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零感染、零病例。

封闭执勤任务结束后,本该高兴的余秀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掉了泪。“那一刻,我就是没忍住。”她说,在封闭执勤的最后十多天里,她每天都在悄悄地哭,因为对家人满是愧疚。封闭执勤期间,余秀齐无法照顾患胃癌的父亲,也没见上婆婆最后一面。余秀齐的丈夫是看守所民警,夫妻俩聚少离多,2020年上半年整整4个月17天没见一面。

2020年11月,余秀齐到医院体检,结果显示为消化系统肿瘤指标超过正常值8倍。三周前复查,这项指标已是正常值的15倍。余秀齐说,同事亲友让她调理好身体,但穿上这身警服,她经常忘了自己忘了家人。

那天走出电影院后,女儿泪流满面。“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说‘妈妈不会有事的,妈妈永远爱你’。”余秀齐说。

曾艳:照亮迷途少年前行之路

“第一次捐血,把健康的血给有需要的人们,这是我能为陌生人提供的一点点爱心……”这条温暖的朋友圈来自一名少年,一名曾屡次盗窃且有自杀倾向的少年。

这名少年的蜕变,和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曾艳的系统帮教分不开。2019年,曾艳第一次在看守所看到了多次盗窃的阿强(化名)。时年16岁的阿强情绪低落,身上满是自残的伤痕。心理测评表显示,他有重度创伤压力症状和中度抑郁倾向。曾艳还发现,阿强童年悲惨,为了上网而盗窃,但金额不大。

经过3个多月的危机干预、行为偏差引导,阿强表现良好。福田检方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阿强很快找了工作。然而一周后,他再因多次盗窃被抓。曾艳说,得知这个消息特别沮丧,但她迅速整理情绪,反思帮教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开展帮教补救措施。刑满释放后的阿强回了老家,曾艳持续跟进。2020年10月,阿强再次来到深圳,第一件事就是献血。

在许多少年的心目中,曾艳就是暖心的邻家阿姨。一个曾带着20多个“小弟”到处“打家劫舍”的孩子,在曾艳团队帮助下考上了知名大学;高二“学霸”因涉嫌非法侵入计算信息系统中断学业,经过帮教后考上了国外大学。曾艳收到“学霸”写的信,看着看着却发现,落款竟是“您的孩子”。那一刻,曾艳泪流满面。

截至今年3月,曾艳和她的团队已帮教涉罪未成年人301人,帮助139人重返工作岗位,其中1人获得“天使投资”资金100万元的资助,帮助57人重新就学,12人考取大学。

刘海峰:48万公里巡逻路浇筑忠诚警魂

2019年8月6日,鹏城悲痛送别平凡英雄刘海峰。上周全市政法队伍英模事迹报告会上,刘海峰的故事再次感染着现场320名干警。讲述者西乡交警中队民警黄林峰是刘海峰的学生、同事。他说:“整理海峰的资料时,我哭了N场。”

刘海峰曾在深圳警校当了19年教官。入警前的黄林峰进靶场接受手枪射击训练,动作要领听懂了,实弹射击却不到一半命中。“本以为他会对我这样的学生失望,没想到他非常耐心帮我分析原因。”黄林峰说,刘海峰一步步纠正他的动作,第二次射击全部命中。后来黄林峰才知,刘海峰不论对谁都很有耐心,一年要上1200节类似的培训课,成为深圳警校至今无人能打破的授课纪录。

2011年初,刘海峰转岗成为一名交警。岗位变了,信念没有变,高速公路成为刘海峰的战场。2017年10月2日14点开始,受虎门大桥堵车影响,广深高速公路车流倒灌,拥堵不断向深圳市内蔓延。大拥堵使得车主焦躁,交通事故频发。刘海峰带领队员穿梭于水泄不通的车流中,一边处理交通事故,一边安抚车主情绪。前来换班的民警三番五次催他去休息,刘海峰的回复都是那句口头禅:“没事,我来。我扛得住。”那次大拥堵,刘海峰足足战斗了30多个小时。

在交警的8年时间,刘海峰巡逻里程超过48万公里,勤务时长平均每天超过10小时,广深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18年仅死亡1人,创造了建队以来的最好成绩。

2019年7月24日傍晚,酷暑炎炎,正在路面巡逻的刘海峰突感身体不适,他强忍剧痛回到驻地,微信上“谁会刮痧”的求助消息竟成绝笔。因抢救无效,刘海峰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

女儿圆圆原本等着爸爸带她去旅游,刘海峰为此请好的假却已化为泡影。圆圆因此写下一张“不要撕此日历”的字条,贴在家里的挂历下,日期定格在那悲痛的一天。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文 杨少昆/图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