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围绕先行示范区的“民生七优”的标准,做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未来,罗湖将在供给侧持续发力,构建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继续擦亮罗湖“医改”“教改”品牌,另一方面盯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罗育德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我们围绕先行示范区的“民生七优”的标准,做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比如说我们在渔民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将所有养老、医疗、公共图书馆等资源集合在一块,也将我们的政务服务和我们社区服务进行整合。
针对罗湖最先开发,但早期规划不足,导致的民生短板和历史旧账,我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特别注重“一揽子”补齐,已完成规划批复的更新项目中,将新增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18所学校、16个社康、49万平方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等。
我们还从2018年开始,推出了“找短板、补欠账、惠民生”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十大领域,累计投入约200亿元,实施了136个民生项目。
未来,我们将在供给侧持续发力,构建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继续擦亮罗湖“医改”“教改”品牌,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周边片区城市更新,以及深圳中学周边用地整合工作,做大做强优质民生资源。
另一方面盯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包括就业、养老、托幼等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多办成一些民生好事、实事。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