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出台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 202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60%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20/12/04 11:0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无障碍设施,是每个人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年迈的老人、孕妇、儿童、残障人士甚至是拿着箱子爬上爬下的年轻人等。不仅如此,无障碍城区建设,是城区幸福指数的生动注解,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无障碍城区建设如何做?是摆在每个城区面前的命题。

罗湖在无障碍城区建设中勇于担当,先行探索高密度建成区无障碍建设路径。作为无障碍城区建设工作中重要一环的罗湖区残联,近三年来在无障碍城区建设上辛勤耕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编制了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

罗湖区残联举办“深共享无障爱罗湖在行动”关爱活动。

近日,罗湖区双周发布“有爱·无碍——罗湖区出台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专场,罗湖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迅介绍了该规划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们也将不负上级和区委区政府的重托,稳步推进无障碍城区各项建设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城市道路系统、停车系统、公交系统、轨交系统、公共交通枢纽、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公共洗手间,202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60%,2030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75%,203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85%。

东门行政服务大厅无障碍厕位测评。

规划要素全

打造无障碍城区罗湖模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罗湖作为高密度建成区,肩负着先行探索无障碍城区建设的使命。如何打造无障碍城区?罗湖区率先从顶层设计着手,依托深圳市无障碍促进会,邀请到孟建民院士所在的深圳大学本原研究中心启动了无障碍城区规划工作。

规划立足于罗湖区未来发展实际,通过国际、国家、城市和城区等四个层面的相关文献解读与分析,基于城区整体规划现状及其无障碍建设特征调研,从理念、制度与器物三维共建维度切入建立系统性规划体系,通过“了解现状—提取问题—明确思路—形成目标—制定策略—规划方案—控制要素—保障监督”路径逐层深入,规划涉及设计标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交通发展、信息无障碍等方面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促进城区无障碍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规划设计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真正了解有需要人士的需求,让残障人士能够独立出门,让有需求的人士便利生活。基于此,在《规划》编制前期,罗湖区残联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00多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全区无障碍现状调研,深入10个街道83个社区对居民小区、市政道路、公共交通枢纽、公共建筑、公园绿地等处,通过主客观问卷与大数据采集等方法,深入挖掘现状特征与建设需求,为后续城区无障碍建设现状问题的有效排查奠定基础。

清水河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室内轮椅坡道测评。

“依托前置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方法,我们从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地道、人行天桥、停车场(库)、公交车站、轨交车站、公共交通枢纽、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公共卫生间等多个方面展开抽样调研,并结合罗湖区十个街道的行政划分,形成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障碍清单。通过数据分析,多维度挖掘障碍排查清单的数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路径,形成了具有罗湖特色的无障碍城区发展模式,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注入新元素。”刘迅说。

一系列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去年10月,在《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市残联、深圳市规划国土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高度肯定了此项规划,认为规划要素全面具体、内容详实、数据扎实,践行了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响应了深圳市无障碍城市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的部署,从理念、器物、制度等三方面描绘了罗湖区无障碍建设的蓝图,填补了我国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编制的空白。去年11月,在广东省残联来深“如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先行示范区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罗湖区残联作无障碍建设经验介绍发言,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点赞罗湖。

南湖街道行政服务大厅无障碍填单区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测评。

惠及人群广

打造安心的交通出行体系

此次规划不仅聚焦了残障人士,而且扩大到老人、儿童、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从他们的需求出发,确保每个市民出行安全、舒适、方便,尤其是满足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孕妇、病人等特殊群体的需要,让残障人士能够放心出门,有需要的人士更便捷,提升罗湖区城区无障碍建设水平和质量,提升城区形象。

此项规划聚焦了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道路系统、无障碍公交系统、无障碍居住区、无障碍公共建筑、无障碍公园绿地、无障碍公共广场、无障碍公共卫生间、信息无障碍规划方案,且规划对于现状存在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已有设施的如何完善、规划或者建设中的建筑物中如何设计这些设施等等。

“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因为工作,我常常会和很多残障家庭相处、交流。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不放心残障人士独自出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鲜少看到残障人士的身影。其实并不是数量不多,是他们很多时候,都不太敢独自出门。人行道上会不会有障碍?坐车会不会不知何时到站、如何下车?公共洗手间是否方便使用?当种种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出门,也就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他说。

提到出行,就离不开交通设施。罗湖区无障碍道路系统规划优先解决城区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无障碍设施不足、不规范、不连续的问题,重点推进罗湖区与周边城区各级道路、城区内各街道各级道路人行空间的无障碍衔接与标准化建设,有效衔接城区重要公共建筑、居住社区、交通节点与公共空间等关键节点,打通交通节点,确保“重安全”“行得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筹人行道路与自行车道、公交车道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与物理设施整合,打造罗湖区高密度城区背景下高品质、重体验、全覆盖的无障碍慢行交通系统。“罗湖区今年多了很多漂亮的人行天桥,这些人行天桥的改造,就加入了无障碍建设的元素。最为熟知的就是田贝天桥,天桥有无障碍电梯,让有需要的人士出行更方便。”

此外,常规公交系统占据罗湖区公交出行总量的60%,也是各类无障碍需求人士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无障碍建设也是无障碍城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规划要求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公交站点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公交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在通过无障碍专项施工图审查方可进行施工,并在无障碍专项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逐步提升城区无障碍公交站点占比。

《规划》也重点关注到公交站点与其上位人行道路实现无障碍接驳,并衔接周边其他交通节点的无障碍系统,方便各类障碍人群抵离站点。如重点关注站台空间、盲道系统、标识导引与轮椅席位等要素的整合设计,在满足各要素既定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公交站点无障碍功能的整体实现。应对运营公交车辆开展无障碍改造,将语音与字幕报站系统、上下车辅具、轮椅停靠位置、无障碍座位等无障碍设施设备逐步纳入车辆基本配置,提升城区无障碍公交车辆占比。

在轨道交通上,罗湖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地铁站点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地铁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逐步将无障碍车厢纳入地铁车辆的基本配置,重点设置无障碍座位、轮椅停靠专区、低位安全抓杆、无障碍标志、上落车临时辅具、语音与字幕报站系统等设备设施。无障碍地铁站点应重点关注盲道系统、服务设备、标识导引、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与无障碍卫生间等控制要素的整合设计。

罗湖火车站低位售票口无障碍测评。

仙湖天桥三角区域无障碍测评。

内容维度多

打造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

除了出行外,如何为无障碍需求人士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生活环境?从他们的居住环境、休闲环境等多维度整体规划,做了详细的说明。

规划要求新建居住区或建筑配置足量且合规的无障碍住房,并逐步推进残障人士既有住房的无障碍改造,重点改造住房出入口、通道、家具、厨房与卫生间等空间的无障碍设备设施,增设紧急呼叫系统,提升残障人士居家无障碍比例。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应重点关注其出入口、绿地、道路、服务建筑与停车场(库)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孕妇、老人、婴儿车等各类无障碍需求群体顺利参与社区活动。

城中村作为城市快速、高密度发展的现实遗留,存在着居住密度大、居住环境差、公共空间少、无障碍设施缺乏等问题,是罗湖区推动居住区无障碍建设的重点对象之一。规划紧密衔接“十三五”城市更新要求,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契机,积极探索城中村无障碍建设新模式,逐步提升无障碍住房比例、优化城中村人行网络、配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公园绿地与广场、增设无障碍标识导引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与服务制度等,逐步提升城中村居住环境品质,提高城区无障碍城中村的比例。

同时,罗湖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既有公共建筑无障碍现状未达标者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尤其针对政府对外办事大厅、医疗建筑、文体场馆、口岸建筑、银行建筑等重点公共服务建筑。口岸建筑与体育建筑作为最具罗湖特色的公共建筑,其数量较多且使用频率较高,应优先推动其无障碍建设工作。

罗湖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既有公园绿地无障碍现状未达标者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并通过无障碍施工图审查与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城区应定期对辖区内公共建筑、公共广场开展督导巡查,确保其各项无障碍设备设施正常投入使用。

科技含量足

打造万象生活的智慧城区

无障碍设施除了上述提到的设施外,罗湖的无障碍城区建设也借助5G万物互联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智慧的应用,让无障碍设施功能更全面,更有利于使用。例如深圳榕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智慧交通、残障人士无障碍智慧出行服务相关系统及产品的研发、生产、信息无障碍软件技术服务,利用高科技手段为残障人士的智慧出行提供便捷、顺畅、无障碍的出行服务,真正实现更安全、更快捷、更畅顺无障碍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此外还有手语机器人、电动爬楼梯轮椅、可穿戴智能导盲系统等设备,也都在积极对接中。

规划对于新建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公共设施如何进行改造呢?区残联紧紧抓住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通过创文开展公共场所、生活小区无障碍设施提升、完善、督导等行动,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注入推动力。

具体而言,充分发挥罗湖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职能,定期召开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工作部署会,明确区教育局、工信局、城管局等15个区直单位和10个街道办的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任务,督促25个单位全年常态落实16项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工作。

同时争取街道和社区的支持,开展生活小区无障碍微整改工作,以点带面力促无障碍环境提升到位。截至目前为止,共为53户重度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进家庭改造,安装轮椅坡道、扶手、大门、厨房间低位灶台等设施,并选取黄贝街道新秀社区工作站为试点,指导物业小区开展无障碍建设整改工作,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为残疾人营造更为便利的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罗湖积极开展专项督导整治提升无障碍环境。如为更好地发挥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服务残障人士、方便残障人士的积极作用,区残联对罗湖区首批20个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再次进行督导,复查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和有无违规使用情况。经再次督查,罗湖区首批公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每周组织无障碍督导队到文明城市创建无障碍设施考察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落实。督导员走过的每一步、落下的汗水,都变成了文明之花,为无障碍需求人士送去了点滴温暖。今年以来,区残联共督导了102批次,涉及27家责任单位,发现问题128宗,现已整改落实98宗,另外30宗在整改落实中,组织开展“回头看”79场次。

制定规划期间,罗湖区残联不断与其他的在全国范围内无障碍城区建设进展较好的城区展开了多次的交流,对标国际上做得好的先进地区,在无障碍城区规划上先行先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海天出版社一同,出版了《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一书,希望罗湖能够延续创新精神,将这份经验输出,在无障碍城区建设方面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接下来,罗湖区将按《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全面推动罗湖区无障碍建设。202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60%,2030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75%,203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85%。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 吴小玲 姜曦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