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诗
- 来源:
- 时间:2018-06-15 08:33
《红楼梦》被很多人称为是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里面除了吃、喝、玩、乐,称得上是绝对贵族级享受以外,还有一些相对专业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音乐、戏曲、建筑、服饰等等,当然,还有中国文化中最不能缺少的诗词。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楹联,大观园刚建好,贾政就带着一众清客相公和宝玉去游园,给每一处题门首和对联。后来住进大观园的每一个女子都是才情卓著,还动不动就起个诗社出个主题,大家一起作诗。尤其是里面宝黛钗几位主角,更是诗才了得。所以,红楼诗词就自然成了全书非常重要的部分。一直以来,对于红楼梦诗词也有很多争议,有的人认为曹雪芹的诗词功力非常了得,有的人则认为曹雪芹的作诗水平一般,众说纷纭。
其实,对于红楼诗词,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态度。不能一味说好,甚至象好多人说的“胜过了唐诗的水平”;但也不能一味的说坏,抱着这样观点的人甚至认为“红楼梦里无好诗”。
曹雪芹毕竟是一个小说家,《红楼梦》毕竟是一本小说。诗词也好,戏曲、音乐、绘画等等,都只是作者用来填充小说骨架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血肉。血肉的好坏,并不是一味的要高质量高水准,而是要符合具体骨骼的要求。所以,红楼诗词也是合适最为重要。
比如,香菱学诗的时候,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写过诗的初学者来说,就算有黛玉这样的高才做老师,也不可能一张口就吟出李白那样高明的句子来呀。所以香菱的第一首诗就显得不那么精妙了。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拦。这是香菱略微读了几首诗后写的第一首诗,虽然十四寒的韵并没有错,平仄也基本符合规范,但是由于读的好诗少,却显得词汇贫乏,有拼凑之嫌。而且通篇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看不出自然与人的感官关系,没有情感输出的诗词,自然不能算是好诗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是香菱经过了刻苦忘我的学习,还有黛玉不倦的教诲指导之后,在梦中作出的一首诗,基本上可算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了。不但写出了月色,也隐含着自己的人生境遇。这是作者写红楼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个人所写的诗词,除了符合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之外,还多少会隐含一些个人的境遇状况,或者隐含了每一个人的命运结局。
《红楼梦》里的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的诗词都有很鲜明的个人特性。比如多情高洁的林黛玉,出口一定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这样清洁仙气的句子;而一心追求高飞的薛宝钗一定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积极向上的句子。更难得的是连贾环这样不通诗书的公子哥,曹公也能给他硬来两句诗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要有如此高明的诗才要照顾到每个人的个性已经实属不易。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要顾及小说的整体骨架,而在诗才上能收放自如,也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这两点上来说,曹雪芹的红楼诗词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我们不能用看待李白杜甫的眼光去要求曹雪芹,更不能把红楼梦里的诗词拿出来和唐诗宋词去比较。
《红楼梦》里的诗词,是绝对不能单独拎出来看的。就像是草上的霜、梅花上的雪一样,整体看来美丽非常,可一旦扒拉下来,就不成样子了。
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从这些诗中,可以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从中可以读出对我们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