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通街区

松泉社区:小餐箱“载”出社区大文明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 时间:2025-09-09 21:05

罗湖家园网讯:在东晓街道松泉社区,一抹抹醒目的黄色在街头跃动——一群骑手正忙着归置路边乱停的电单车,引导居民规范停车。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松泉社区一道温暖的日常风景线。

以“家风工作室”为支点,松泉社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家风促治理”的基层治理路径。自2024年揭牌成立以来,该工作室秉持“以家风促治理、以家训育新人、以家力量共建幸福共同体”的理念,通过整合多元资源平台,激活家庭这一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推动社区善治向纵深发展。美团骑手陈锦奋,正是这一实践中的生动注脚。

车轮丈量善意 骑士家训书写“救急单”

从业六年来,陈锦奋的电动车轮已碾过82883公里。他不仅坚守岗位,将一份热乎饭准时送到居民手中,更将家风家训融入社区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2022年,在一次送餐途中,陈锦奋偶遇小汽车侧翻事故,车身受损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给订餐顾客发去短信,随后徒手将两名伤者从车内救出。这段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在网络刷屏,陈锦奋也因此荣获“深圳市见义勇为”称号,也让更多人看到“黄骑士”背后的英雄本色。

日常工作中,社区里的民生事被他视作“加急单”。去年7月的一个暴雨天,陈锦奋发现路边大树被狂风刮倒,便立即向社区上报险情,自己则站在雨中当起临时安全员,扯着嗓子提醒过往路人避开危险区域;抽时间为社区独居老人送饭、路上扶起摔倒的老人、遇交通意外主动疏导、烈日下给环卫工递水……这些善举的背后,是80岁的老党员母亲郑石榴常念叨的家训:“出门在外,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这句朴实的话语,让陈锦奋始终将“搭把手”视为责任。他先后获得“社区安全巡逻员”“文明先锋骑士”“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让“家风促善治”的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

“独行侠”到“红先锋”:餐箱载起基层治理新力量

从“深圳市见义勇为”到“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从罗湖区“最美家庭”到两新组织“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陈锦奋收获了诸多荣誉,但他服务社区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自豪的身份——预备党员。“以前是带着母亲的家训做事,现在更要把党的温暖送到居民家门口。”这句朴实的话,成为陈锦奋新的行动指南。

作为社区家风建设的榜样,陈锦奋将个人善举升级为团队行动。他牵头组织骑手伙伴成立“骑手志愿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归置乱停电动车、帮独居老人买药送餐、看望困难家庭、协助社区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这支队伍用行动将责任落实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这种“骑手帮社区”的模式,如今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探索,真正让“小餐箱推起了大文明”,让新就业群体从社区“过客”变为“自家人”。

陈锦奋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更是松泉社区“以家风促治理”成效的生动缩影。社区通过榜样引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家风建设和社区治理。据统计,“家风工作室”项目启动以来,松泉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比例同比提升50%,其中青少年及年轻家庭的参与率从不足20%跃升至58%。当“家风”融入社区治理,当“小家庭”的温暖汇聚成“大社区”的幸福,基层善治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记者 蔡雄彬 通讯员 方泽波 编辑 闫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