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定向越野+亲子共绘,深圳多区创新普法形式点亮童心!
- 来源:深圳扫黄打非
- 时间:2025-08-11 11:50
为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深圳各区持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模拟法庭、定向越野、非遗麦金画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法治观念,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南山区
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
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近期,南山区西丽街道大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奇趣‘魔法袋’”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
活动精选真实校园冲突案例进行改编,剧情紧密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取自于近年来的热门电影,人物台词巧妙嵌入学生欺凌的行为类别,遭遇欺凌的识别方法,欺凌行为对受害人和施害人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学生欺凌等内容。
社区儿童青少年通过观看学生欺凌案件视频,参与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开展小组议事会等环节,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白年龄不是违法行为的挡箭牌,应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现场以某案例学生欺凌事件为引,介绍学生欺凌案件的法庭审理程序,通过观看《走进少年法庭》视频,了解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法律知识和学生欺凌行为的刑事后果,通过角色扮演,全程参与民事侵权纠纷案件庭审,了解未成年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沉浸式感受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的不同体验,体会欺凌行为对未成年人自身和其家庭深远的不良影响。
活动最后,社区儿童青少年纷纷写下参与活动的收获和成长。“不要成为欺凌者”“学会了欺凌的危害,如何对欺凌说不”……
此次活动为大磡社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一次感受法律威严和正义的机会,不仅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更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抵制学生欺凌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宝安区
100组家庭参与法治之旅
近日,西乡街道臣田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法润臣田・亲子携手共成长”定向越野活动,辖区共100组亲子家庭加入这场充满趣味与意义的法治之旅,在欢乐互动中学习法律知识。
本次活动以《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核心,精心设计“亲子同心套圈”“法治迷宫”“家训创意涂鸦”等6个游戏环节,通过创意游戏将法律知识融入亲子互动中,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为增加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活动还设置了知识竞赛环节,以加深大家对《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深刻认识和了解。活动还向社区10支模范亲子家庭授予“普法先锋队”旗帜。“一项项有趣的活动内容,既考验默契,又传递法治精神,让学习成为一场快乐的冒险!”一家长代表分享道。
社区相关人员表示,希望通过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家长依法履职能力,也让孩子在游戏中树立法治意识,从而营造家庭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光明区
亲子共同制作普法手抄报
近日,翠湖工联会精心策划的“小手绘法治·童心护翠湖”亲子普法手抄报工作坊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讲解员以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常识,孩子们踊跃提问,家长也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随后,亲子家庭围绕课堂内容展开手抄报创作,家长耐心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彩笔描绘出心中的“法治世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亲子协作的温馨,更传递了法治精神的深刻内涵。
活动以寓法于乐的方式,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可感。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普法形式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了法治观念。据介绍,社区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教育融入家庭生活,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龙华区
非遗麦金画法治主题展
近日,龙华街道松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堂内,“非遗麦金画法治主题展”精彩亮相。此次活动由松和社区党委携手麦金画非遗传承单位共同打造,10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化身“法律明白人”,带领社区儿童在“非遗+法治”融合中,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法律课堂之旅。
步入展厅,十余幅以法治为核心创作主题的麦金画作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这些作品巧妙地将民法典条文、法治象征等抽象概念,通过非遗传承人灵巧的双手,转化为金箔与麦秆交织的立体画卷:天平秤上饱满的麦穗,寓意着司法公正的根基;金色盾牌构筑的“权利守护墙”,象征着对公民权益的坚实保障;而那幅高空抛物警示图,更是以传统工艺演绎现代法理,让法治精神在古老的非遗技艺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活动最富特色的一环,当属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他们结合麦金画的视觉元素,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生动的情景普法。“大家看这幅肖像权作品,它提醒我们,未经允许拍摄他人照片可能侵犯他人权利!”“瞧这栋高楼麦金画,哪怕一颗小螺丝从高空坠落,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志愿者将民法典中关于肖像权保护、高空抛物入罪等条文,巧妙地融入生活场景问答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争相举手,积极参与到“法律迷宫闯关”的游戏解谜环节,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规则意识悄然扎根心田。
“用麦秆作笔,以金箔为墨,法治教育同样需要匠心独运。”松和社区党委负责人说道,“这次活动突破了传统普法的形式,借力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情感共鸣,再结合党员志愿者的专业引领,让法治知识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据悉,这批承载着法治精神的麦金画作品将在社区内持续巡展,化身为一个个流动的法治文化课堂,让“非遗+法治”的创意普法模式,在松和社区绽放出更持久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