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活动 2022年专题 新闻动态

禁毒教育、急救培训、防灾减灾......这个暑假深圳为孩子们准备了超硬核“安全大礼包”

  • 来源:深圳扫黄打非
  • 时间:2025-08-11 11:49

暑假期间,深圳各区各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禁毒教育基地探秘、急救技能培训、防灾减灾科普等形式,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政企社多方合力,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筑牢了安全防护网。

罗湖区

制作 “禁毒锦囊妙计卡” 解锁自护新技能

7月24日,罗湖区翠竹街道禁毒办组织开展了手工DIY“禁毒锦囊妙计卡”活动,将防毒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随身法宝”。

据了解,活动主要内容为将抽象的禁毒知识“装进”锦囊,变成能随时调用的防御工具。为了让禁毒知识真正内化为孩子们的自护能力,锦囊妙计卡采用了三重创新设计:一是将“明确拒绝”“转移话题”等抽象的拒毒技巧,转化为能直接看懂的行动指令;二是整合家长、社工、报警电话等支持资源,帮孩子们构建起立体的求助网络;三是通过亲手制作的过程,增强他们对自身防护的掌控感。

活动中,禁毒社工带领青少年回顾了禁毒知识,随后通过分组竞答巩固核心内容。“奶茶包可能是毒品!要说‘我过敏’然后离开!”……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社工借此引导大家提炼出“冷拒绝、巧转移、快离开、勤求助”的拒毒四式,并梳理出父母、老师、社工、警察、禁毒热线等五大支持资源,为后续制作“妙计卡”注入实用内核。

此次活动通过“知识梳理—创意转化—实物承载”的闭环设计,让禁毒技能从认知层面落地为行动指南。青少年制作的“禁毒锦囊妙计卡”将伴随他们走进校园,成为随时可启用的“自护密钥”。

南山区

情景剧+小剧场 筑起安全防护网

7月30日,南山区大磡社区党委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创新推出“童心情景剧·安全小剧场”活动,作为2025年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实践。活动通过生动的人偶剧场和互动教学,为社区儿童议事会成员筑起安全防护网。

大合照

情景剧扮演

活动以原创人偶情景剧拉开序幕:憨态可掬的“社区安全小卫士”通过家庭用电超负荷、燃气泄漏、溺水风险等场景,直观揭示生活中隐藏的危险。安全老师同步讲解安全规范,引导孩子们识别家庭水电气使用误区。同时,通过急救技能现场实操,儿童化身“安全小卫士”,在急救导师指导下,孩子们两两一组,用模型道具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站位与发力技巧,以及学习用三角巾为“伤员”包扎头部伤口。

学习包扎

活动最后,孩子们围绕“社区安全隐患防护”展开议事讨论。针对露天电线裸露、小区水池护栏缺失等问题,议事员们提出“设立安全巡逻小分队”“设计卡通警示牌”等建议,纷纷为社区治理提出“金点子”。

学习心肺复苏

本次安全剧场将抽象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显著提升了儿童风险辨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作为儿童议事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活动既强化了孩子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信心,也为构建“儿童安全友好型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光明区

亲子探秘禁毒馆 零距离揭露“毒陷阱”

7月24日下午,马田街道联合辖区企业,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亲子活动。企业职工携子女一同走进禁毒教育基地展馆,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一抹意义非凡的色彩,也为家庭禁毒教育和社会禁毒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中,社工以虎门销烟事迹引入,讲解了禁毒历史,让大家了解禁毒工作的艰辛与成果,并结合图文展板、仿真毒品模型及多媒体设备互动,讲解了毒品种类、特征及伪装成“奶茶”、“巧克力”、“跳跳糖”、“电子烟”等暗藏的“毒陷阱”,有效提高亲子们在暑期的防范意识。同时,现场设置的“吸毒后的你”模拟体验区,参与者通过模拟设备体验自己面容因吸毒产生的憔悴、衰老等变化,以此让亲子们深刻体会到毒品对人体的严重摧残,沉浸式体验深化了大家对毒品危害的理解,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成效。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直观展示和互动体验形式新颖、冲击力强,对新型毒品的危害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今后会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毒品。

活动共30名亲子参加,发放资料共30余份。此次暑期亲子禁毒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家庭的假期生活,更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将禁毒知识传递到每个家庭,为构建企业、家庭、社会联动的禁毒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防灾减灾 科普同行

地震突然来袭,你知道该往哪里躲吗?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9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在深圳科学技术馆(光明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 科普同行”主题暑期地震科普公益活动。活动涵盖“动态地球”展区参观学习、地震救援装备展示、科普公开课等形式,并特邀全国道德模范、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进行授课。据统计,累计有15000人次参观场馆,近1000人次参与应急装备展示和科普公开课环节。

活动首站来到“动态地球”展区,现场向市民普及地球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成因等科学知识,围绕地震知识展开随机采访和有奖问答,指导市民正确使用“南粤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同步发放《“震”空间避险记》科普读本和宣传折页,倡导市民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有奖问答

▲发放宣传资料

现场设置了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展区,展出可视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以及破拆装备吸尘干切救援锯和顶升装备液压千斤顶等设备。众多市民近距离观摩并实际操作救援装备,了解这些装备在地震救援场景中所发挥的作用。现场循环播放防震减灾系列科普视频,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市民参观地震救援设备

在防震减灾科普公开课上,石欣队长以“地震时的‘生存课’:从恐慌到从容的自救指南”为主题,结合自身参与土耳其地震、缅甸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地震三要素、震级和烈度、深圳地质构造特征、不同场景应急避险技巧和自救互救技能等内容。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授课

▲市民领取主题奖品

▲听课现场

▲市民认真听讲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多样化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千家万户,切实守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