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民”系列报道⑯|卢启贵:待患如亲 柳叶刀圣手助力骨科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5-07-18 10:48
罗湖家园网讯:“关节痛涉及的不仅仅是骨头问题,还有关节内软骨、韧带、关节囊以及周围肌肉肌腱甚至远处关节的影响问题。我就曾经遇到一个病例,可以说什么问题都有,都要想办法解决才能让他恢复正常……”从医30多年了,一直专注于四肢运动损伤与骨关节病诊治,罗湖区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卢启贵拿着一个膝盖关节的模型,耐心地给记者讲解骨关节的奥秘。
他对待工作一直都充满耐心和热情,专业知识丰富,对患者也温情满满、有问必答。面对诸多患者苦恼多年的疑难杂症,在制定了手术方案之后,他总把专业知识、多年经验娓娓道来,让患者对自己的病症了解得更深入,消除对即将进行的手术的惶恐。他是罗湖区中医院“亲切度”排前列的“明星医生”,历年来收到的诸多锦旗除了在赞其仁心仁术之外,更肯定其总在为病人着想,“待患如亲”。
卢启贵是主任医师、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联合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同时,他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与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他先后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香港玛丽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六院进修学习;多次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访问学习,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撰写专著2部,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级专业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
挑战“不可能” 高坠之后的19岁少女站起来了
从 2001年来深圳至今,卢启贵一直致力于运动损伤和骨关节病的诊疗和教学教研工作。他擅长膝骨关节病的综合治疗及膝、肩、肘、腕、踝、髋等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治,在膝关节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说起从业以来遇到过最复杂和难处理的病例,他说应该是2020年遇到的那个高坠多发伤的少女。
那年,19岁的少女小李(化名)意外从20层的高楼直接坠落,所幸中途遇到一块广告牌,有了这个缓冲,她虽然颅脑损伤、肝脾肺破裂、全身十几处骨折和脱位,一度失血性休克,单在医院ICU病房就住了近1个月时间,但最终还是“死里逃生”保住了性命。
经过多次大手术与抢救,5个月后,小李生命体征逐步稳定,但是骨折初步治疗后还存在诸多问题:双腿布满了多次大手术的伤痕,其中一个膝盖关节脱位、多处韧带断裂,四条主要韧带断了三条,踝关节挛缩、变形,下肢神经受损,以致于只能脚尖点地扶拐移动,根本无法正常行走。随后,她被家人送来求助卢启贵团队。
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卢启贵四处查阅文献,但发现类似病例很少。他多次和团队研讨,认为小李的诸多状况是一个复杂的难题,需要分步骤,把问题一个个解决。
经全方位评估后,卢启贵和罗湖区中医院相关学科及骨伤科其他亚专业骨干一起,制订了周密的手术及术后康复计划。随后,卢启贵先后主刀实施三个步骤的手术,为小李进行关节脱位与畸形的矫正、多韧带修复、踝关节挛缩矫形修复等一系列疑难复杂的多专业协作手术。手术后,卢启贵几乎全程守护着她的术后康复,从石膏固定到支具固定,再到扶拐迈步行走,每一步都给予详细指导。
团队还为小李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康复方案:踝泵锻炼、抬腿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等速训练、神经肌肉运动训练等。同时,作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卢启贵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理筋手法以及清宫理筋手法给小李进行推拿理筋治疗,帮助她加速康复进程。
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小李终于可以独自站立行走了!不久之后,小李康复出院,恢复了正常生活与工作,听说近期已经结婚生孩子了,她和家人给卢启贵送来了锦旗,感激医生们无微不至的照护,高超的医术给她带来的正常生活。
膝关节“歪斜”消失了 困扰多年的18岁少年终于能跑了
卢启贵是深圳最早运用关节镜手术的骨伤专家,从平乐骨伤科医院到罗湖区中医院,他多次外出学习和国外访学,迅速掌握了关节镜手术,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痛苦小、疗效佳、恢复快。统计表明,至今,他已经主刀过10000多台关节镜手术,填补罗湖医院集团的骨伤诊疗技术的多项空白,多次实施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半月板治疗手术与肩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等,成功帮助大量关节损伤的患者告别伤痛。
大多数治疗膝关节问题的手术并不复杂,卢启贵和团队总能手到擒来。但2023年,他接诊了一位被母亲从湖北老家接来深圳看病的18岁学生小万(化名),他感觉,这次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要花比较大的精力来处理。
这个学生曾经是个活跃的体育爱好者,6年前打球时不慎扭伤右膝,随即出现右膝髌骨外脱位、关节肿痛。在当地医院手术后,一年之后取出了内固定钉,但他的右膝髌骨还是会反复向外脱出,而且膝关节看起来还慢慢歪斜了,走起路来姿势也不正常,在人生最紧要的发育过程中,他的膝盖发育有点滞后。
听闻卢启贵在运动损伤医学方面的高超医术,他随后被在深圳打工的母亲接来求助。卢启贵诊疗评估之后,认为其髌骨脱位原因非常复杂,不管是髌骨、股骨、胫骨、还是周围的韧带等都有问题,而且还有发育畸形需要一并解决,属于“二次翻修”及矫形手术,存在较大难度。
“他的手术方案也相当复杂,包含了5个手术,需要截断股骨部分骨头矫正力线,胫骨结节部截骨延长髌韧带长度,对膝外侧韧带、肌肉等进行松解,对内侧韧带进行重建,还要对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关节进行匹配,这是个非常精密的手术,像用手术刀在膝关节上下左右四处的骨头、韧带等处进行‘雕刻’,才能解决这个严重的髌骨脱位问题。”卢启贵说。
在最终敲定手术方案、做好了充足的术前准备后,卢启贵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经一段时间康复之后,小万的右膝外翻畸形被纠正了过来,膝盖功能也恢复了正常。
手术后7个月,他复诊的时候,在医院走廊里竟毫无障碍地慢跑起来,脸上笑容满满。手术一年之后,小万下肢恢复良好,慢跑、下蹲、屈伸都无任何障碍。卢启贵和团队再次手术,将他体内的螺钉、钢丝等取出,帮助他彻底告别了青春期因为膝盖的怪异带来的别人异样目光,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巧用3D打印新技术 解决23年前车祸旧患
从医30多年,卢启贵一次次用自己的医术和对患者温暖的关怀,帮助一个个患者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回归正常生活。2023年,就有一位50出头的女士在卢启贵的高超手术之后,解决了23年前车祸带来的旧患。
年轻时,这位女士不幸遇到车祸,导致右股骨粉碎性骨折,她被送进当地医院,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是手术后多年,她右大腿逐渐变形、膝关节僵直,不能正常活动。随着年龄渐长,就医前1年来,她经常性发现膝关节肿痛明显,腿部重度内翻畸形,行走困难,现在已经不能正常生活行走了。为此她四处跑医院经多处保守治疗,疼痛都没能缓解。多方打听之后,她赶到罗湖区中医院求助卢启贵。
卢启贵对其进行评估和检查之后,按照这位女士的畸形腿部,用3D 打印技术设计了下肢力线,通过精密计算3D 打印了一导板。“有了新技术我们就要好好用,用3D打印技术,提前做好导板,确定算好手术刀下刀的角度和方位,保证万无一失。”卢启贵说。
手术中,卢启贵根据3D 打印导板的卡槽处下刀,对这名女士精准进行截骨置换关节手术,把20多年来形成一定弧度畸形的右膝盖矫正,形成跟正常左脚一样的力线,并恢复了膝盖的功能。手术后第二天,这名女士即可下地走路了。一年之后,在再次感谢卢启贵的高超医术和亲切关怀时,这名女士发来自己走路的视频里,她走路迅速而稳定,简直是走路“带风”了。
卢启贵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精进医术,提升为病人解决问题与痛楚的能力。多年来,卢启贵带领团队在上万例的患者诊疗基础上,融合西医修复诊疗、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的软组织诊疗和体育界的运动康复四大膝痛诊疗体系,形成了“体医融合膝痛四联诊疗体系”,把造成膝痛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全部考虑在内,从“微创手术—软组织处理—中医外治—运动康复”的序贯理念进行治疗,让治疗的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为膝痛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卢启贵认为,关节疾病目前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症状轻者可能只是疼痛,严重的可出现关节活动障碍以及关节畸形残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述疾病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
他提示,当出现反复关节疼痛、酸胀,或因天气变化引起关节不舒服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为最大限度保护关节健康,应该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如何最大限度远离关节疾病?卢启贵建议,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膳食,坚持适当的运动,不进行非专业的超负荷运动,对重度肥胖和食用烟酒的问题要及时做好健康管理。
他强调,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防止关节受潮、受凉,尤其在气候变换及出汗、酒后、睡眠时,警惕风寒潮湿侵袭致病。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