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为基、民生为本!2025计划表请查收丨罗湖区八届三次党代会②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 时间:2025-01-13 11:16
罗湖家园网讯:1月10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科学谋划2025年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代表中共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左金平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范德繁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全市“五个中心”建设,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建设具有罗湖特点和罗湖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高标准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产业为基】
构建产业发展矩阵
六大行动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今年,罗湖将坚持产业转型首位意识,实施“六大行动”,着力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做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
“新质新域”,开展产业结构升级行动。罗湖将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推动更多持牌金融机构集聚,推动商贸业向数字化、国际化、专业化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施特色产业“登峰计划”,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向现代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头部旅游企业加快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全力建设医美“一街一区”;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壮大新兴产业、提高新兴产业占比,力争创新载体数量、新兴企业数量、产业增加值增速“两年倍增”,产业营收总规模、GDP占比“三年倍增”;实施未来产业“苗圃计划”,瞄准细胞与基因、6G网络设备等新风口、新赛道,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
“集聚集群”,开展产业布局优化行动。罗湖将以整体布局统领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一轴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格局,打造红岭金融总部发展轴,打造口岸经济发展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笋清科技创新组团、商旅文融合发展组团、蔡屋围-东门现代商贸组团;以产业园区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探索“政府引导+国企实施+市场运作”的园区开发运营模式,有机整合培育孵化、研发创新、人才培养、贸易交流、新型制造等多元功能;以主题楼宇加速产业细分领域集聚发展,“一楼一主题”明确产业定位,“一楼一策”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关联服务性企业在楼宇内集聚,实行政务服务“楼内事、楼内办”、企业服务“上门办、线上办”,加快主题楼宇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丰富多元”,开展产业形态焕新行动。罗湖将做强总部经济,形成“中央商务总部+专业化总部”联动发展格局;做大平台经济,加快建设内外贸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全球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基地、产业互联网平台;做旺口岸经济,打造罗湖口岸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口岸医疗服务集聚区;做优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经济的“算力基石”与“数据宝库”;做精绿色经济,建设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园和一站式体验中心、新能源汽车集聚区;做火赛事经济,推出赛事“+餐饮”“+住宿”“+低空”等组合产品;做美甜蜜经济,建设高颜值婚恋主题街区,打造“罗湖甜蜜生活”线上服务平台;做亮银发经济,构建“银发+”系列服务产品展销体系;做活飞地经济,完善“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委托+代工”“反向飞地”等合作模式,提高飞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系统全面”,开展产业要素强基行动。罗湖将以汇聚资源为导向强化平台支撑,着力在B1地块、大梧桐、文锦渡口岸、清水河等片区打造深港产业合作、生态旅游发展、跨境商贸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四大平台载体;以构建生态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建设集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以高适配性为导向强化空间支撑,深入实施产业空间挖潜“五大行动”,打造“产业空间超市”;以长期耐心为导向强化资本支撑,构建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以精准协同为导向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免申即享”“反向办”服务和“政策计算器”功能;以牵引赋能为重点强化场景支撑,打造一批示范牵引作用强的应用场景;以引才聚产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实现“引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项目、做大一个产业”;以开放共享为重点强化数据支撑,实施“数据要素×”行动,争取建设数据产业园,集聚壮大数据产业。
“精准优质”,开展招商引资提质行动。罗湖将健全招商机制,实行产业部门和招商先锋队融合新模式;优化招商生态,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综合成本“洼地”,形成“引进一个、招来一批、集聚一群”的雁阵效应;拓展招商渠道,开展基金招商伙伴专项行动,打造“区域全覆盖、产业全关联”的产业基金生态圈。
“贴心高效”,开展企业成长护航行动。罗湖将构建全方位、全维度、全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诉求服务要“一跟到底”,推动从解决一个事到一类事转变,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转换;助企发展要“一链到底”,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库,建立跨境出海服务平台,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应享尽享;孵化培育要“一贯到底”,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以全生命周期的扶持培育体系推动企业小做大、大做强。
【民生为本】
耕耘群众幸福指数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更是社会和谐之本。今年,罗湖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久久为功耕耘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罗湖的幸福成色更足、质感更优。
协同推进内外供需联动,激发高聚能活力。罗湖要加快推进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升级改造和内涵焕新,推动“科技+消费+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出圈;要建设一批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快盘活一批存量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益;要加快三大重点片区开发,构建“一街道一特色产业”的均衡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区域协同;要加强设施“互联”、要素“互享”、产业“互促”、交流“互融”,深化深港合作。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塑造高品质城区。罗湖要开展区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十五五”规划,持续推进以产业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全力推动地铁5号线西延、11号线二期红岭南站开通运营,锻造功能完备的集约城区;要持续推进街区精致化建设,深入开展口岸、车站、商圈等重点场所交通秩序整治,坚持“严格执法”和“柔性管理”相结合,雕琢精致精彩的魅力城区;要持续推进“八园连通”,稳步推进暗渠化河道复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涵养山水共荣的绿美城区;要打造特色街区和艺术空间,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深耕独具韵味的气质城区。
全面优化基层善治机制,铸就高效能治理。罗湖要全力推动体系化创优,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提速推进智慧化赋能,壮大城区“智慧大脑”,创新智慧应用场景,推出一批AI数字人,构建7×24小时“随时办”政务服务体系;要大力促进社会化增效,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激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不断夯实民生幸福基础,创造高质感生活。罗湖要增强幸福的力度,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深化健康罗湖建设,完善宜居安居体系,新增保障房2000套以上;要积淀幸福的厚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要镌刻幸福的精度,打造“智慧赋能”集群式党群服务矩阵,布局一批智能健身驿站、城市书屋、共享自习室等“小而精”的特色服务设施;要提升幸福的温度,织密“救助网”、织牢“慈善网”、织紧“助残网”不让任何一个罗湖人在幸福路上掉队。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高质量党建。罗湖要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一以贯之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要一以贯之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完善“区-街道-网格-小区-楼栋”五级链式组织体系;要一以贯之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深化完善具有罗湖特色的知事识人工作体系;要一以贯之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号召,奋楫赢未来,实干铸辉煌!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满怀豪情再出发,加速产业转型,加快动能转换,拼出发展新篇,奋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记者 刘嘉敏 李慧 闫科企 编辑 郭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