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高质量发展,先锋罗湖如何破题?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4-12-19 09:10

罗湖家园网讯:12月18日上午,“改革:先锋罗湖的破题之路”主题发布会上,罗湖区改革2024年十件大事正式揭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新时代新征程各领域改革提出新要求,改革成为2024年关键词之一。

今年以来,罗湖2024年提出了“服务强区、先锋罗湖”的城区定位。聚焦孵化原创改革品牌,在政府管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不断探索,聚焦“三个注重”,创新推出“发现-策划-推进-总结”的建制式改革模式,积极打造罗湖样板。

一起来回顾罗湖区改革2024年十件大事,看“先锋罗湖”如何走出以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路。

一、制定《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先锋的实施方案》及413项重点改革任务

9月26日经区委八届六次全会审定通过《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突出对标对表、罗湖特色、问题导向,从13个领域、60个方面、提出413条改革措施,明确未来五年罗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二、整合全区十余种物业类型,集成式探索国有公共物业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改革

首创国有公共物业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改革,于8月8日印发改革实施方案,探索资源整合、社会化运营、空间置换等物业利用模式,预计2025年可直接减少财政资金投入7000万元,将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相关经验作为地方政府改革探索优秀案例刊发于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

三、首创“费改保”模式,探索将购买服务费用转化为购买保险的保费支出,深化保险创新发展改革

10月17日,罗湖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保险改革创新举措发布活动顺利举办,首创“费改保”模式,探索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将购买服务的费用转化为购买保险的保费支出,引导保险融入城市治理各环节各领域,实现前端控降社会风险,后端兜底经济补偿,覆盖住建、应急、街道综治、民生服务等4大领域、20余个场景,创新“小散工程”安全生产责任险等40个险种,是率先落实近期国家金融政策的重要举措。

四、深化数字人民币建设改革,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加快产业集聚

10月28日,正式上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行通过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发放、使用、结算居家养老消费券。近年来,罗湖坚持在培育多元化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应用规模、实现产业集聚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破解跨境消费、贸易结算等方面问题,成为罗湖改革金字招牌。相关改革经验刊发于2023年《改革内参》,并在全市改革工作大会上作为唯一发言区汇报相关经验。

五、开通全市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办理点,发挥“即买即退”服务便捷优势

12月16日,全市首个陆路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在文锦渡口岸启用。此前消费者若想申请离境退税,购买商品后需至蛇口码头或宝安机场进行海关验货并申请退税,给消费者带来不便,降低了“即买即退”和“离境退税”的政策效果。此外,港口/机场不符合大部分香港消费者深港往返的陆路出行习惯。全市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办理点在文锦渡口岸开通后,将在“即买即退”基础上真正打通退税服务办理距离消费商圈远、成本高等堵点,实现吸引境外高端消费、支持消费中心建设等目标。

六、落地全市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率先响应国家层面金融政策

10月15日,罗湖落地全市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率先落实国家扩大股权投资试点政策,为耐心资本更好支持“硬科技”发展提供多样化渠道,推动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为抢抓系列金融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罗湖围绕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创新应用、支持特色金融发展三方面,出台首个区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政策涉及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服务4部分。

七、引入社会化力量,探索党群服务中心多元化运营改革

9月12日,东湖街道金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正式启用,宣告探索党群服务中心多元化运营改革正式拉开序幕。金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政府+公益+商业”运营新模式,通过“场地换服务、空间链资源”方式,党群日均人流量同比激增至580%,预计每年财政支出节省约48万-60万元,反哺社区约20万-50万元。未来罗湖还将因地制宜,逐步在水贝社区、莲塘社区、黄贝岭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多元化运营改革。

八、以东晓街道为试点,构建“一中心一平台一张网”基层智治体系

11月25日,《罗湖区智慧赋能基层治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印发,以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为试点打造智慧社区标杆,探索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张网”基层智治体系,推出15分钟无人机航拍全覆盖巡山巡林、“一键”反向寻车、“会说话”的巡检机器人、鹰眼镜头等智慧治理场景,以技术赋能、场景保障,提升智慧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基层智慧治理新路径。

九、推出以人工智能赋能辅助性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12月2日,《罗湖区以人工智能赋能辅助性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案》经区委深改委审议通过,是罗湖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全新探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辅助性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在政务运行、公共服务、党建、基层治理、城管、人员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智能应用场景,为加快“三力三区”建设提供高质量辅助性人力资源支撑。

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激发国有经济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11月22日,新设直管企业深圳市罗湖产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罗湖国资国企改革迈上新台阶。强化风险防控及监管,提升国资监管水平,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鼓励股份合作公司与区属国企合作开发集体用地,统租纳管集体物业,提高集体资产利用效率。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空间筹集平台,开展产业战略投资,深度参与空间盘活及招商引资,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来源:南方+ 记者 曾南希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