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双轮驱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4-10-28 09:30
罗湖家园网讯:到2026年,载人飞行起降设施达32个,载物飞行起降设施达48个,无人机公共服务类起降点达20个……10月25日,罗湖区发布《罗湖区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将体系化构建罗湖区低空起降设施体系,构建大型起降枢纽—中型起降场站—小型起降点的三级起降设施体系,支撑文旅观光、空中交通、无人物流、公共治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全维度应用场景。到2026年,全区低空基础设施(起降点)规模达到100个。
罗湖正在加快构建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传统优势+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
近期,新兴产业势头强劲,传统优势活力迸发。10月11日,“AI赋能,共创未来”——罗湖区人工智能深度合作场景发布会宣布,罗湖19个领域49个场景将全面焕新,首批主推11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10月18日,2024年水贝电商直播季落下帷幕,总成交额突破4亿元。
接下来,罗湖区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区,一方面,以“楼宇集聚、片区集群”为路径,推动传统优势的服务业向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发展,创建罗湖“世界服务商”品牌。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新产业,抢位布局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打造新增长极。
改革转型动能澎湃
珠宝、金融等服务业提档升级
服务业占全区GDP比重高达94.2%,其中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75%;金融业总资产占全市约1/3、增加值占全市近20%;商贸业增加值占全市商贸业比重超14%……如何将传统产业的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近日罗湖动作频频。
以水贝为代表的罗湖珠宝产业走上数字化融合升级之路。在2024年水贝电商直播季期间成立的水贝夜校,集“产教、研、学、创”为一体,通过搭建实训平台,为黄金珠宝行业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并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融合升级,赋能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7日举办的2024东方意象时尚盛典,吸引38所著名设计院校的学生及独立设计师参加珠宝设计邀请赛;8月,“大美东方·黄金珠宝创新设计大赛”吸引近150位来自国内外黄金珠宝产业界与设计、文化艺术界精英汇聚一堂……推动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由传统的加工制造基地向现代化高端产业基地转型。
同时在经历改革转型的还有罗湖的金融业。金融业一直是罗湖区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罗湖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目前聚集了超过100家市金融持牌机构。
10月17日,罗湖区再推出两条新政策:《罗湖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10条举措》覆盖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三大金融领域,围绕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创新应用、支持特色金融发展三个方面推出政策措施;《罗湖区深化保险创新发展改革工作方案》则以“费改保”为核心,提出三个改革思路和18条具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罗湖区后续将以1亿元资金兑现“费改保”新场景。“‘费改保’的推出,在创新治理模式的同时,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罗湖区金融服务署副署长陈佳能表示,“费改保”为政府安全应急管理“工具箱”增添重要工具,促进社会治理降本增效。
“这18条措施将为保险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驱动险企提供更多元、更高品质的服务,推动罗湖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王胜表示,政府管理领域的难点堵点,可以通过保险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保险+科技+服务”的风险减量管理思路,为老旧房屋、道路边坡等基础设施提供综合保障,创新海洋保险、低空保险、新型能源保险等特色产品,为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提供全面风险解决方案。
太平财产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斌亮认为,“费改保”模式为险企创新惠民利企的产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有利于险企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
新动能势头强劲
拟打造49个AI应用场景
对无人机拍摄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智能预警山林火灾隐患;AI“高空探头”通过抛物线算法,解析定位抛物位置、追踪抛物源头,以溯源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利用AI赋能商贸发展,提供智能报关、智能融资等,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在罗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罗湖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蓝海”。8月,罗湖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成为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之一;《罗湖区促进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推出“十个一”具体举措;“璞跃中国—大湾区创新中心”项目签约,人工智能领域3个重点项目即将落地;聚焦粤海城“专精特新”产业园、润弘大厦,在罗湖全域积极谋划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特色楼宇……
推动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是罗湖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指出,要举全区之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以全域全时全场景为牵引,创新推出政府侧、企业侧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好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打造应用广泛、能级领先、要素集聚的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先锋城区。
一方面,创新推出政府侧、企业侧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罗湖有独特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创新发展部主任张昊认为,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民生服务一直走在前列,教育、医疗场景和服务内容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可拓展性、可落地性相对较强;同时作为全市知名的金融强区和商业旺区,服务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珠宝等行业均具备了较强发展基础,适合与AI大模型开展强强联合式的深度应用。
“我们计划按场景成熟度分级、分批次打造项目,首批会主推11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罗湖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曾德怀介绍,聚焦智治生态、智享生活、智造生产三个方面,先行选取“AI+社区治理”“AI+低空治理”“AI+教育服务”“AI+医疗服务”“AI+金融服务”“AI+黄金珠宝”六大场景项目,着力打造成显示度高、带动性广、获得感足的AI创新示范应用。
另一方面,以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为发展高地,罗湖动能强劲:以清水河总部新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片区为基础,以罗湖投控软件产业园等为载体,打造“总部基地+研发孵化+产业集群”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罗湖投控将借着政策的东风,以粤海城T2、润弘大厦T1、云启大厦为阵地打造一批专业楼宇,以空间、基金、产业生态、服务为抓手,助力辖区人工智能要素集聚。”罗湖产业招商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欣怡说。据悉,罗湖投控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集企业孵化与科技研发于一体,总产值超130亿元。目前已集聚软件企业31家,入驻了包括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子公司、21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
筑巢引凤来。罗湖计划在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持续3年、最高投入2亿元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大模型创新应用项目给予采购金额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规模达10亿元的产业促进基金,软信和人工智能就是一个重要投向。
当前,罗湖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团队,在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根据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名单,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罗湖区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84家,1—5月营收同比增长14.1%。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建成广东省软件定义互联网SDIoT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灾害数字孪生实验室等34个创新载体。
“我们将积极响应罗湖区的政策导向,充分利用行动方案所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深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咨询总监张巍说。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 郭悦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