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区规划建设100个低空基础设施
-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 时间:2024-10-28 09:49
罗湖家园网讯:10月25日,记者从深圳市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决策部署,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以低空基础设施引领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圳市罗湖区日前已正式发布《罗湖区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旨在全面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6年,全区低空基础设施规模达到100个。
图为用于“飞享梧桐”观光项目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许露琪摄
据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湖区将按照“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跨域融合”的要求,体系化构建低空起降设施体系,构建大型起降枢纽--中型起降场站--小型起降点的三级起降设施体系,支撑文旅观光、空中交通、无人物流、公共治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全维度应用场景。
图为罗湖区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梧桐云巴“山顶线”。(资料图片)
根据规划,罗湖区将通过推进5大类10项任务,全力打造载人、载物、无人机公共服务起降点“三张网”。具体而言,一是打造覆盖多元场景的载人起降点网络。聚焦文旅观光,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应急避难临时等领域,目标到2026年,建设载人飞行起降设施达到32个;二是构建彰显罗湖特色的载物起降点网络。针对医疗物流、生产性物流、即时配送等方面,目标到2026年,建设载物飞行起降设施达到48个;三是完善协同共享的无人机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政务无人机运行监测平台,统筹全区无人机政务使用需求,提升使用效率,目标到2026年,建设无人机公共服务类起降点达到20个;四是推进低空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推动eVTOL起降点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融合布局,探索推进城市治理起降点与通信铁塔、多功能杆等市政设施复合建设;五是建设低空飞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预警、反制设施设备,支撑保障应用场景,并将开展深圳市低空安全管控阵地试点。预计到2026年建成低空安全管控阵地5处。
据了解,罗湖区低空基础设施将实行分级分类建设,以社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对不同类别、不同能级和规模的起降点,采用政府(国资)投资或市场化投资的建设运营模式。其中,针对罗湖区低空经济发展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的枢纽类载人起降点,以及医疗救护类、应急救援载人起降点原则上由政府(国资)投资建设,作为公共设施向各类运营主体开放。一般的载人起降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医疗物流类、生产性物流类、即时配送类起降点、无人机公共服务类起降点,由运营企业自投自建。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阳腾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