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漫步街区,文博会在家门口等你

  • 来源:晶报
  • 时间:2024-05-21 16:19

罗湖家园网讯: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今年迎来了20周岁的生日。

大浪覔文化创意园成为第二十届文博会分会场。

2004 首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作画现场。

2006 大芬油画村分会场作画现场。

2007 外宾在大芬油画村分会场参观。

2009 数百人的现场写生场面引人注目。

在首届文博会就诞生的文博会分会场模式,不仅是文博会主会场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更是深圳各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展示交易平台。20年来,从首届的1家增加到今年的52家分会场,这些多姿多彩的分会场如同众星拱月,与主展馆交相辉映,绘出深圳一年一度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光时刻”。

文化赋能商业

近日,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认定第二十届文博会分会场的通知,认定52家单位为第二十届文博会分会场,位于龙华区的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再次出现在名单之中。

覔文化创意园是以市级文化创意园为目标打造,以文化融合商业为宗旨,以中国最美书店品牌为核心,集人文、艺术创意、阅读、夜间经济等多主题形塑与深化的区级特色产业园区。往前追溯,要从1991年一家在宝安石岩创办的、仅有10多平米的友谊文具店说起。2001年随着图书行业的兴起,文具店更名为友谊书城,打造成了深圳实体书店行业旗帜鲜明的老字号品牌。在面对行业不景气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友谊书城寻求突破,以“城市家庭大书房”为品牌定位,以书为本,以书为媒,通过“图书+”的业态创新,融合文创、咖啡、教育、文化活动等业态,于2014年推出首家覔书店。此后,从深圳出发,覔书店在全国范围开设了31家门店,在深圳、东莞等地的门店多次荣获“中国最美书店”称号,不断发挥深圳出品的文化影响力。

在去年第十九届文博会上,由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承办的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分会场活动就在覔书店后浪新天地店正式启幕。活动以“寻妙觅趣 美在龙华”为总主题,设计多个有颜值、有趣味、有交易的多业态子主题活动,集名家见面签售、战略合作签订、文旅产业展示、商文旅融合主旨演讲等多元化活动为一体,分会场现场更是上千家知名文创品种汇聚,上万种好书新书展销,十多家战略合作伙伴现场签约。

其中最吸引深圳市民的一点在于,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分会场大咖云集。2023年6月3日分会场开幕当日,著名作家、“中国好书”获得者胡学文便携新作《跳鲤》闪亮登场,举行了“普通人的光彩人生”主题分享会,与现场的读者粉丝一起畅聊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为现场读者带来不同一般的阅读体验。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介绍,大浪覔文化创意园从2016年起就作为文博会分会场,力求每一次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和丰盛的收获。“今年的活动有四大亮点,分别是以集中式动漫产业项目签约拉开活动大幕、以国风唐韵彰显文化自信、以主旋律‘出圈’动漫创作新主流和以大量经典以及潮流IP原创和与联名产品齐聚来呈现文创新价值。”

据悉,本次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分会场策划了以“动漫创未来——龙华区首届动漫文化展”为主题的活动,以“1+5+N”为活动框架,拟邀请国内外多个知名IP版权商、多家国内重点出版社、知名文创品牌、文化行业各界大咖等齐聚龙华,开展为期十天集动漫展览、项目签约、知名作家签售会、主题书展、IP联名周边展、COS大赛等多类型子主题活动,将展览、交易、交流、比赛、体验等多元文化体验融合在一起,集中展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态势和前沿趋势。

作为文博会年轻的分会场,何玲认为,文博会极大激活了文化创意产业细胞,同时给予了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区内商业很好的赋能,该园区所在地已被龙华区推选为龙华经典商旅融合路线。“文化为商业赋能,文化融合商业、驱动商业、繁荣商业,在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区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实践。”

从单一走向多元

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原深圳高交会馆拉开帷幕。同一时间,在15公里外的龙岗区布吉镇大芬村,也是好戏连台,海内外宾客云集。作为当届唯一的分会场,大芬村接连推出美术产业发展论坛、千人油画创作表演、美术作品博览及展销、“大芬画意”专题文艺晚会、书画精品拍卖会等一系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大芬油画村从1989年开始起步,但真正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是从首届文博会所在的2004年开始的。为了迎接首届文博会,龙岗区、布吉镇和布吉村三级投资1000多万元对大芬村进行了二期环境改造;大芬油画村美术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大芬油画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人还登上了央视,参加《对话》节目录制……

文博会不仅为大芬村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透过文博会这扇窗口,2005年大芬油画村油画销售额翻了一番,油画经营市场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此后的每一届文博会,大芬村从未缺席。依托文博会,大芬油画村被打造成为集展览展示、特色文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代表深圳国际化文明城市形象的国际艺术街区,远期将建设成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东部新引擎,珠三角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2006年5月18日,第二届文博会盛大开幕。这一届,文博会分会场从1个扩展到了6个,水贝珠宝项链街区成为“六分之一”,国内外宾客组团前往水贝珠宝观展打卡。水贝珠宝不仅赚足了目光,更为商家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也由此和大芬油画村一样迈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

而后,罗湖区又在2012年第八届文博会筹备期间,将笋岗片区的工艺美术专业市场和水贝片区的珠宝市场强势整合,分别以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和深圳珠宝集聚区的名义申办文博会分会场,赢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可,也取得了良好的办展效果。

其中,深圳珠宝集聚区由水贝珠宝和田贝东方珠宝联合举办。集聚区主要从事国内外黄金珠宝首饰的设计研发和展示交易,集中了14个珠宝交易中心和1600多家黄金珠宝生产经营单位,占据当时全国黄金珠宝近50%的市场份额,整体品牌地位得到业界公认。

集聚区的出现,使得地域相邻、主营业务相近的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走上“整合营销”的“集团军”作战之路。之后,集聚区式分会场模式也推广到深圳其他区。在第九届文博会上,集聚区分会场由2家扩展到了6家。聚区式分会场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九届文博会期间,各分会场总成交金额达821亿元,占文博会总成交金额的49%;分会场共举办活动444场,占文博会各类配套活动总量的74%。

在今年的52个分会场名单中,深圳珠宝集聚区依然榜上有名,如今该集聚区包含了水贝壹号、水贝银座、金展珠宝、京基水贝、水贝万山、水贝金座、水贝国际、特力珠宝、水贝珠宝多家企业,实现了强强联手、强者愈强。

20年,从1到52,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分会场的数字变化勾勒出文博会拉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轨迹。通过分会场的申办和筹办,大量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了一批市级及市级以上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了一大批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其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分会场成为推动文博会发展、促进交易、提升质量的重要支撑。

2015年12月,在深圳文化创意园区发展高峰论坛上,时任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说:“文博会大旗11年屹立不倒,分会场功不可没。分会场像树根一样,把营养源源不断地吸收进来。文创产业重塑了深圳地理,地缘因素将成为文创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分会场:400项活动等你来

分会场作为文博会主会场的有机延伸和重要补充,对深圳文化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扩大行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文博会认定的52家分会场中,福田区7家,罗湖区4家,南山区12家,宝安区9家,龙岗区13家,龙华区6家,大鹏新区1家。近期,晶报记者从文博会分会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分会场策划近400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交易功能突出、公众参与度较高的展示交易活动。

据悉,本届文博会各分会场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切实落实深圳“20+8”产业集群工作部署,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对数字文化产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全面探索数字创意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展示数字创意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推动项目合作交易,努力营造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雅昌艺术中心举办“数智技术赋能,呈现和合之美”艺术活动、户外剧场“未来协奏曲”人工智能音乐会、红楼梦文创与数字呈现、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数字艺术展等活动,展现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等多种元素融合的新场景。DCC文化创意园以“开源共创”“人工智能+”“人机共生”“艺术想象”为主题,展现开放复合、模态多元的智慧社区盛景,策划复合型会馆、实验性装置艺术展场、艺术雕塑造景体验场等七大模块,呈现多场景堆叠融合的4D异形空间,展示“文化+科技”的全新业态。

今年,各分会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活动策划上更加突出文博会的产业属性和交易功能,越来越多的分会场立足自身文化产业资源基础,策划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新品发布、项目投融资、订货对接等活动,充分彰显文博会的产业属性,强化文博会交易实效。如罗湖珠宝集聚区分会场借助IP、电商等多渠道赋能产业创新和项目交易,强化珠宝产业与IP平台战略合作,策划珠宝电商看货会、交易季、采购季,便利一站式珠宝批发采购,助力企业品牌打造,拓展营销渠道。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紧密结合当下AI热潮,展示以AIGC为代表的智能应用程序对文化创意领域的冲击与变化,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签约,开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签约仪式和重大项目引进、代表企业入驻、产品和项目交易签约。

多家分会场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策划多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活动,多方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宝安区宝立方分会场以非遗主题商业空间为亮点,与广东百师园携手打造“时尚空间美学-非遗主题博物馆”,通过“百位大师主题非遗展+非遗科普教育”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非遗工艺的美学价值,推动实体商业的“文化突围”。华侨城甘坑新镇分会场以甘坑古镇、二十四史书院、都市田园为主阵地,围绕“国风·国潮”发布沉浸式国风体验活动和二十四史书院沉浸式穿越剧,并举行甘坑古镇采青节,以品牌活动集聚人气,促进文旅消费。

同时,多家分会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交流合作,策划深港澳文创市集、数创成果交易、产业交流、青少年研学体验等活动,彰显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活力,推动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如大视界国际影视文体产业园策划举办“2024湾区动作影视周”,邀请国际知名动作影视导演、武术指导、动作特技演员齐聚一堂,开展动作影视发展与创新交流会、青年影视文化人才大师班分享会、新媒体短剧高质量项目交流大会、“影向未来”科影融合体验展等11项活动。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以“同根同源深澳共绘同心圆”为主题,通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优质文化企业引进、深澳直播节、深澳女企业家交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促进深澳两地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献礼澳门回归25周年。

此外,本届文博会分会场包括华侨城创意园、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华侨城甘坑新镇、招商蛇口文创集聚区、大鹏所城等首批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文化内涵丰富,业态多元,是著名的旅游打卡点。其中,南头古城、招商蛇口文创集聚区特色文化街区还是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些分会场将会通过活动,集中展示出深圳文化旅游融合和文化消费的特色和亮点。

来源:晶报 记者 林菲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