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打造“三力三区”②|实现深港深度开放、互联互通 罗湖全力建设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时间:2024-01-24 11:21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4日讯(记者 郭含笑)2023年,罗湖区提出打造“三力三区”的发展目标,聚焦消费、深港、现代服务业三个关键。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是当中重要一环。

一直以来,罗湖区坚持联通提速、优势互补,加快建设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抢抓“双区”建设历史机遇,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携手推动融合发展项目加快落地。

港味最浓街区 具备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充足优势

众所周知,罗湖是传统的消费旺区,也是深港两地居民喜爱的目的地之一。罗湖,是许多香港同胞入深圳的首站,也是港味最浓的街区。这里常驻近4万香港居民,拥有港资企业近6500家,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均匀分布,具备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先试的充足优势。

过去,罗湖因香港而兴;未来,罗湖更要与香港同频共振、携手共赢。恢复通关以来,罗湖三大口岸累计通关旅客近6000万人次,占深港总通关量将近一半,其中港人通关量占比超过七成。罗湖拥有三个口岸的地利,在居民交流融合、基础设施连接、产业协同互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恢复通关以来,罗湖承接了巨大的跨境人流、消费潮流。特别是香港《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规划了与罗湖对接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为双方带来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口岸是连接深港的枢纽门户,罗湖对三大口岸规划周详:罗湖口岸片区将加快升级改造,优化环境设施,提升通关效率;文锦渡口岸将加快生鲜货运功能转移,实施片区整体升级改造,打造跨境商务精品口岸;莲塘口岸则将推动24小时通关和“港车北上”试点,启动生鲜货运设施改造前期工作,推行跨境货运无人驾驶新模式。除了口岸能级的提升,罗湖也将统筹推进口岸周边交通、环境的改善。包括加快推进地铁17号线和深南东路东延、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探索小运量轨道接驳串联口岸与周边轨道站点、核心商圈街区等。

优势产业互补 积极推动与香港多领域交流合作

一直以来,罗湖与香港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有着广泛的融合发展基础。罗湖提出,推动与香港优势产业互补,加强跨境消费、金融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

2023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2023》,提出四大区域的策略定位和发展主题,新增与罗湖交相呼应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该片区将涵盖约1500公顷土地,未来,将在这里布局商业服务、零售金融服务、医疗服务、休闲消费、食品科技、绿色环境、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并计划兴建政府联用办公大楼、北都大学教育城、现代化科技农业园等。

未来,罗湖将以打造“产业、规则、要素”链接地为重点方向,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展引擎,引导国际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在罗湖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实现“三大发展目标”。

过去一年,罗湖将全球资源配置力作为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题眼,在全球资源要素的汇聚和流通方面狠下功夫。罗湖还将推进口岸沿线商业城、购物中心、工业区业态提升、转型升级,发展集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体验消费业态,满足跨境人流消费新需求。在消费方面,人民南港味商圈呼之欲出,计划引进香港本土老字号餐饮品牌及美妆、药妆品牌,打造港味主题餐饮、消费街巷,让都市国际范与市井烟火气共融。

此外,罗湖继续加强将深港教育交流合作,让粤港澳姊妹学校走向深度融合、形成品牌;推动区人民医院纳入香港病人转诊服务深圳定点医疗机构,加快深港共建“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设人民南片区港医医疗平台,助力香港医生北上发展。

未来,罗湖还计划制定面向港澳各领域人才的专项政策和服务计划,建设深港青年创客中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到罗湖创新创业。“港味”将融进罗湖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港深度融合展示中心、深港妇女儿童交流活动中心、深港家事调解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即将落地;深港政务“一站式”服务将走进口岸周边区域、港人聚集社区;“港澳学子罗湖游”“深港文化月”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港人认同感、向心力进一步加强。

实施五大行动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下一步,罗湖将更加关注跨境设施对休闲旅游、商务往来、货物流通的拉动力,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对人才、资金的吸引力,以及规则对接落地层面的问题,从内到外、从硬到软全方位构建深度开放环境,力图实现深港深度开放、互联互通。力争到2026年,实现深港基建互联互通,打造30分钟城际通勤圈。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深耕“一带一路”,支持企业“在罗湖、为全球”,争取外资企业数量破万。

2024年1月,“罗湖发布”举行“三力三区”专场,介绍《罗湖区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

未来三年,罗湖将实施五大行动。实施产业发展能级跃升行动,将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商贸消费、现代物流、国际商务服务、生命健康、职业教育、数字影音等特色产业。具体来讲,如,推动港资医疗综合体落地;联动香港职训局,探索引入香港优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对接香港新界北新市镇,建立深港现代物流产业据点;依托口岸片区深港跨境客流集聚优势,打造罗湖枢纽商业中心;加快B1地块产业园区规划,探索深港共同在B1地块打造跨境合作示范园区。

实施要素跨境高效畅行行动,将双向发力,不断完善跨境连接基建,加快推动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积极推进罗湖口岸设施提升,不断探索跨境直升机、通勤巴士、慢行专用口岸等通关和出行方式。不断丰富“跨境+”系列改革,探索湾区标准互认、深港征信互通、法律服务衔接,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探索在口岸片区建设深港数据互联的“深港跨区创新中心”。探索推动电子证照、公证文书、数字证书跨境共享应用,配合落实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实施国际人才引才留才行动,将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建成集“创新就业+人文生活+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引入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到罗湖开展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港籍学生班。培育深港社工服务品牌,开展深港家庭新里程服务、深港长者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等,设立“港人职工服务专窗”和政务服务点。今年我们也将加快深圳河莲塘深港主题碧道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并向公众预约开放。

实施国际交往枢纽建设行动,将用好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持续加强对港沟通联动。支持深港深度融合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两地智库机构开展民间交流。持续扩大岭南文化艺术季、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节等活动影响力,做大做强“罗湖深港文化月”品牌IP,联合办好深港醒狮争霸赛、深港澳太极拳交流赛等深港文旅体育赛事活动。

实施重点区域先行开放行动,将全面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再工业化发展需求,运用多种方式,挖掘盘活低效空间、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在项目全周期、全链条中不断增加“港风港味”;积极联动国家省市重大平台合作,全力争取相关政策在三大重点片区率先适用。同时,做好城区IP推广,树立罗湖“年轻活力之城”的新形象。

罗湖是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变革的城区,罗湖将加快创建“三力三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积极发挥好服务香港、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与香港携手并进、同心协力,构建服务全球的世界级要素市场体系,满足两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