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委员说|赛育峡:建议罗湖率先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时间:2024-01-22 16:35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2日讯(记者 吴艳 李慧 邱婕 闫科企)再生资源回收是推动城市碳达峰达标的重要抓手,根据我国“十四五”循环再生规划,2025年营收有望达到5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3月,市里印发《深圳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完善资源循环利用设施、提升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等举措。罗湖区八届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绿美罗湖”建设,积极推进“双碳”工作,打造低碳先锋城区。在此关键时期罗湖更要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发展大局,在全市率先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
罗湖区司法局副局长赛育峡表示在对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区域分布、品类、处理模式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摸查后,发现罗湖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回收企业“小散乱”,不正当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二是产业未形成体系,资源整合能力弱;三是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行业技术进步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赛育峡建议以“充分盘活辖区再生资源,将过往纯财政投入转为‘小投入撬动大收益’的方式”为目标,建议如下:
(一)加强基层回收网点建设,完善回收体系。
目前全市基层回收网点数量较少,罗湖作为居住密度较高的早期建成区,对生活、生产垃圾的高效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更为迫切,建议罗湖区城市管理部门,充分研判各街道、社区人口密度、商超数量、环境承载力等要素,以现有网格为基础,合理布局回收设施,扩大回收覆盖率,实现“能收尽收”。在推行一定期限后,通过总结经验,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在全市率先推广施行。
(二)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整合产业链资源。
罗湖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软通动力以及专门开发再生资源回收软件的闪鸟科技等企业,建议罗湖区产业部门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企业,搭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数字化应用平台,与城管部门布局的回收设施相结合,对再生资源的回收、运输、交易、再利用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缩短流转过程,快速完成全过程循环利用。既能完善行业监管,又可为纳统、双碳指标计算等提供抓手和依据。
(三)制定低值可回收物扶持政策,促进再生资源回收。
废塑料、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因经济价值不高,大部分被作为垃圾焚烧、填埋,建议罗湖区城市管理部门会同产业部门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通过兜底补助方式,撬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深圳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的政策、法规提供基础依据。
赛育峡在发言中说道,“‘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罗湖区必将在‘绿美’建设中继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