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座零碳文体公园来了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3-12-28 10:14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深圳首座零碳文体公园——翠湖文体公园正式开园,不仅成为罗湖“大东湖公园群”的重磅落子,也为“千园之城”的深圳再添亮眼之作。
▲翠湖文体公园近日开园。
作为献给罗湖居民及深圳市民一份的新年“大礼”,该公园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从功能设计到景点名称征集,全程响应“民声”、广集“民意”、汇聚“民智”,以实际行动和高质量建设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零碳”游园
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翠湖文体公园位于罗湖区东湖街道,东临深圳水库,北接淘金山,是全市“山海连城”通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整个环深圳水库绿道上的重要节点,建成后与东湖公园、翠竹公园等共同构成大东湖公园群,总面积达24.7万平方米。
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翠湖文体公园改造工程依托自身生态优势,以绿色低碳为核心,通过建立前瞻适宜的技术体系,从低碳能源、低碳建造、资源循环、生态碳汇、低碳运营五大方面,实现公园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建立可感知的零碳游园体系,建成了深圳首个零碳文体公园。
所谓“零碳公园”是指在规划建设、更新改造、运营维护以及人们在其中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至少为零甚至为负排放的公园。在节能减排方面,翠湖文体公园可谓“大有来头”。
低碳能源方面,采用“光储直柔”新型能源系统,全园布设了三处光伏发电以及两台储能柜,实现公园用能的蓄存和调节,预计可节省外购电力30%以上;低碳建造方面,尊重自然和生态,设计绿色建筑,选择低碳材料,采用透水铺装、生态草沟等多种海绵设施,全园径流控制率达80%;资源循环方面,利用自然水源并建立水循环系统,基本实现园区灌溉、景观、消防不需市政补水;生态碳汇方面,通过种植凤凰木、人面子、红花羊蹄甲、宫粉紫荆、马缨丹等上千棵碳汇树,打造高碳汇植物群落景观,每日植被碳汇1272.34千克;低碳运营方面,搭建智慧公园管理系统和碳排监测与成效展示系统,市民可在翠湖驿站的智慧屏上对碳排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建立零碳游园科普互动小程序,实现低碳场景全匹配,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2022年10月,罗湖区提出打造低碳先锋城区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25年,罗湖将率先在全市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翠湖文体公园此番开园,也标志着罗湖在低碳先锋城区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
“开门”建园
全过程邀请居民参与
如何将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图”,一步步转化成为可见可及的“实景图”?作为“为民办实事”清单项目之一,翠湖文体公园项目秉持“开门”建园,自建设伊始到高质量完工,全过程邀请居民参与。
前期,罗湖采取实地走访、深入调查、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听民意、集民智,为公园建设献计献策,不断优化设计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突出公园的主题立意,罗湖城管还专门发出征集令,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园的18个景点进行景点名称投票,共收到投票8000余份,征得网友优质投稿40条。
翠湖文体公园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功能与配套服务设施,设有生态溪流区、儿童活动区、核心广场区、综合运动区、疏林草坪区、休闲山林区等区域。
想欣赏山水的有最佳视线观景亭翠湖烟雨,想运动健身的有悦动球场悦动廊桥,想在都市中体验田园生活的有农耕乐园,想遛狗遛猫的有萌宠乐园,想露营办“趴”的有拾光草坪,想开展科普的有翠湖课堂,想喝杯咖啡畅想生活的有翠湖驿站,想举办大型活动的有翠湖广场。
可以说,在公园的18个景点中,总有一款会成为您的心头好。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编辑 李慧